人民网>>传媒>>传媒专题>>传媒期刊秀:《新闻爱好者》>>2014年第7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整合性呈现——

对央视“海采”的深度解读

武 伟 张雯雯

2014年07月23日15:19    来源:新闻爱好者    手机看新闻

【摘要】央视海采报道选取深贴民意的话题,实现了大众与新闻传媒的交流互动。话题设置反映大众需求,以民众生活为核心,延伸至政治、经济、文化、道德思想等各领域。海采以个体、家庭为起点,着眼点在于社会的稳定团结以及国家的和谐昌盛,构建了凝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文化机理及人文路径。从抽象化的理念到具体被访民众的个体话语,央视主动设置议程将民众协商驻足于大众传媒的话语空间中,以此最终达到聚集民意、促成社会合意、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整合性呈现的目的。

【关键词】海采;人文精神;社会合意;核心价值

2012年国庆节期间,央视连续九天在《走基层百姓心声》特别调查节目中播出了主题为“你幸福吗”的系列报道,引发强烈的社会反响,一时间“你幸福吗”成为街头巷尾百姓热议的话题。随后央视又先后策划播出“老爸老妈最在乎什么”“爱国是什么”等系列报道,持续引发民众关注。直至2014年春节期间推出的“家风是什么”“时间都去哪儿了”等系列报道一度成为舆论热点,所引发的讨论热度至今不减,并在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中持续发酵。

综观这些话题,无不关涉百姓的切身感受,同时又具有极强的社会辐射力和衍生性,一经媒体报道,便能引发大众广泛的情感认同和参与热情。同时报道所采取的海采方式,将话筒和镜头对准了普通百姓,其鲜活亲切的报道方式和语态更契合当下观众的接受心理。这些报道所引发的良好社会效果是央视持续开展“走转改”活动所取得的成效,也更加证明深入基层、倾听民声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走基层不能停留于形式,更要深挖内涵,深刻领会其精神指征。

深贴民意的话题设置

央视海采报道的每一次策划都是对民意表达的肯定与尊重,在具体的实践中,社会各个阶层的民众如学生、工人、公司白领、小摊贩、退休老人、普通游客、文化名人等成为节目的话语主体。虽然经过选择和编辑,但在播出时尽量保持受访者的真实原貌,语言表述鲜明自然,与传统新闻报道的模式化话语呈现方式相比,具有极大的突破,实现了民意与大众传媒更加顺畅的互动交流。

海采话题设置善于准确把握大众的需求,并通过优势传播平台形成媒介舆论强势。记者深入生活提炼话题,关注时代脉动,形成与百姓生活的共振,以民众生活为核心延伸至政治、经济、文化、道德思想等各个领域。如“幸福是什么”“家风是什么”“时间都去哪儿了”等看似较为抽象的话题,却极具开放性,在既定话题框架下奏出的是多声部的交响曲。这些话题就像切入社会生活的横切面,折射出百姓的思想情感状态和价值诉求。一个个受访对象虽然是私人话语表达,但是经过央视电视新闻播出后,便凝聚成一幅鲜活生动的大民生景象,更因其与广大百姓的关切性而衍生成民众广泛参与讨论的公共议题。对于我国现阶段的发展来说,社会转型和改革阵痛所带来的诸多问题与矛盾,还需要持续深入的改革与制度建设才能逐渐改善,在此期间大众传媒需要充分发挥沟通协调功能,促进社会各领域、政府、民众间的良性互动。央视海采巧妙地通过新闻议程设置安排话题、引领舆论,通过电视传播平台使得民意诉求获得话语表达空间。

传播核心价值的文化机理

维系社会伦理秩序,凝聚社会价值共识是主流媒体的自觉担当。审视近几年的海采主题,可以发现这些话题都具有深刻的人文色彩。2014年春节期间“家风是什么”的话题更将大众带入最质朴原始的亲情伦理的思考与审视中。由家庭成员所构成的亲情伦理关系自古便是我国社会构成的基础,家庭是中国伦理型社会最基本的形式。

从本质上说,中国传统文化就是以“孝”为核心的伦理型文化。“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对父母的关怀是每个人在成就其人生价值的过程中必须实践的一种道德修养。2013年重阳节期间,海采话题“老爸老妈最在乎什么”之所以能引发广泛的社会关注,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准确地契合了中华民族的传统伦理情感诉求。“孝也者,其为人之本欤”(《论语》),中国传统文化中就将家庭亲情视为人存在于世的最基本原因。该报道不仅以受访者之口道出尊重老人、关怀父母的民族传统美德,更引发观众的思考,召唤集聚于每个社会个体之上的亲孝观念,最终的落脚点则体现在对自我生命之源的敬畏。通过普通大众参与积极探寻人之为人的内在德行,使个体明晰生命来源与文化延续的意义,使“报本反始”成为中国和谐家庭伦理关系中所要求的成员的终极使命,这都充分表现出主流媒体对社会伦理的真诚回应以及自觉的文化担当。

家治方能国治、家和方能国富的传统思想已然成为我国大众伦理道德认知的起点。2014年春节期间“家风是什么”的系列报道,重新唤起现代社会对传统“家庭”的关注。选择在春节期间进行播放,可以借助回家团圆的年俗营造话题传播的情感场域,促成观众对新闻解读的主动参与。中国自古便有“子不教,父之过”的古训,良好的家风必定离不开优良的家庭教育。央视以“家风”作为传播突破口,深刻阐释了家庭与个体之间休戚相关的联系。贴近民生的系列报道尤其要了解民众的民族文化心理习惯,我国传统文化不仅注重群体观念,更加注重群体成员之间的和谐统一。成就中国民族心理基础的“太和”文化体现在家庭中便是“家和万事兴”。从该系列报道的内容来看,很多受访者对“家风”的阐释也是围绕着“和”的理念展开,通过新闻报道呈现广大民众追求家庭的幸福和谐、团圆和乐的心理。

这一系列报道通过电视媒体以及社交媒体的持续发酵,社会舆论不断升级,强化了广大观众对于家庭的归属感与认同感。随着报道的深入以及话题的进一步升级,精英话语也不断参与其间,以家论国,“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成为话题的落脚点。央视海采新闻报道以个体、家庭作为报道的起点,但是其着眼点在于社会的稳定团结以及国家的和谐昌盛。将“社会”“民族”“国家”等宏大抽象的符号转化为情感色彩浓重的“家庭”意向,使其具有具象化、生动化、亲近性的表征,从而对民众在情感归属、思想观念认同上取得理想效果。“以家为国”“以国为家”,通过报道促进大众个体、家庭与社会之间同生共荣的和谐关系,是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机理。

凝聚核心价值的人文路径

“人文精神是指以人为本、体现人的本质属性的精神,是揭示人的生存意义、体现人的价值和尊严、追求人的完善和自由发展的精神。其核心是主张人的主体性,强调人的价值和尊严,重视对人类的无限关怀。人文精神要求我们注重对人本身及生存状态的关注,注重对人的存在价值,尤其是心灵情感的关怀,追求社会公平,关注个人权利与尊严。”[1]“走转改”活动的核心就是要求新闻报道要贴近群众,将群众观点、群众路线贯穿于新闻传播活动的始终,这就要求电视新闻报道要牢牢把握“以人为本”这一原则。

海采突破了传统新闻话语传播方式,在聚焦大众话语的同时注重打捞社会中“沉默的声音”,使包括社会边缘人群在内的所有阶层的社会能见度得到进一步提升。是停留于表面的新闻信息传播,还是通过报道引发大众的深层次思考、树立某种信念,这关系到新闻媒体的社会责任。海采在一定程度上将话语权归还普通民众,去积极打捞社会的沉默话语,给予所有社会成员发声的机会。伴随社会转型的深化以及新闻体制改革的深入,如何关注社会焦点热点、对社会弊端进行批判式报道,并真正赋予社会底层弱势群体一定的话语权,是当下新闻媒体的改革焦点之一。在每一期的采访中,几乎都会涉及对小摊贩、农民、外来务工人员的访问,他们通常具有较强的同质性及集中性,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呈现出群体性贫困特征。此类群体成员通常具有较强的追求利益的观念,如果处理不恰当,极易成为引发社会动荡的因素。由于长期处于“失声”的窘境中,社会弱势群体更容易通过强制性表达来实现自我的利益诉求。海采将镜头对准具有利益诉求的社会群体,赋予其话语表达空间,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沟通民意、彰显公平的作用。在2014年“两会”期间策划推出的“我最期盼的改革”,让民众可以通过媒体充分表达愿望与诉求,尝试搭建政府决策与民意诉求的通道。

我国社会主义的文化精髓生发于优秀的传统文化,根植于我国民众的血脉之中。“人文精神作为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是电视传播中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国电视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指征。”[1]“以人为本”“民惟邦本”,以海采的方式在电视中呈现对具有传统文化心理基础的问题展开广泛讨论,不仅使社会个体成员突破了自我本位的信息接受视角,通过新闻传播转入到对自身社会化实践的审视中,更重要的是此类海采可以有效促进核心价值观在我国民众中的濡化过程。从大众个体而言,濡化的过程即通过大众媒介不断地填补自身的信息空白,使得个体可以更好地认识社会与自我,以完成社会化改造的过程。而从社会群体的角度进行审视,此类具有主流性、大众性、广泛性的海采报道形式本身就建立在整个社会族群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之上,其标志着社会成员进行价值指认的方式与手段,同时大众收看节目,并对主题内容进行参与讨论,实质上可视为是对自我身份认知与对社会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形成过程。

塑造民众价值共识

电视作为大众媒体的社会属性,决定了它既是社会规范的集中反映者,也是社会规范建构的积极参与者。将电视镜头对准大众,经过后期对采访的选择、删减、编辑直到节目播出,实现了一个社会规范建构的电视化(符号化)过程。在对不同民众的回答筛选中蕴藏了深刻的价值判断标准,如有学者对“幸福是什么”为主题的海采进行了细致的文本分析,结果表明出现在电视屏幕上的147名民众的回答中,正面回答占58.71%,负面回答占3.87%,其余皆是较为中性的回答。信息选择过程构建出了大众化规范化角色、规范化行为,完成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与构建,达到了建设规范化社会的目标。

电视新闻话语集中凸显“形成规范、反映价值”的功能,“幸福是什么”“老爸老妈最在乎什么”“爱国是什么”“家风是什么”“时间都去哪儿了”“我最期盼的改革”等从话题策划上就已经体现了对传统的价值规范与道德认知的侧重。在传递信息和表达民意之外,从更深层的角度说这是一种观念的表达以及价值规范的构建。围绕着“幸福”“和谐”“孝亲”“爱国”等关键词的不断深入讨论,表现出特定的意义传达,在后续的社会性解读中进一步彰显出浓厚的社会意识和民族意识。

传统的电视新闻话语具有模式化特征,习惯以宏大叙事表达新闻主题,此类新闻报道注重新闻本身的价值塑造以及舆论引导,轻视大众的个体经验与思想。换句话说,传统的电视新闻话语习惯“以‘先验性’的概念和抽象的表达,代替‘劝服性’的修辞和语言策略”。[2]此类报道的社会价值引导呈现为宣教式的灌输状态,表面上看具有强大的舆论引导能力,实则很难取得较好的传播效果。海采改变了新闻报道中刻板直白的传播模式,利用电视媒介将主流价值蕴藏在大众交流的话题中,促进了文化归属与情感认同,成功实现话语策略的转变。

社会成员对特定的社会发展、秩序、规范、价值形成“合意”,整个社会才能呈现和谐稳定的发展状态,不断进行社会化实践的大众的价值理念、行为方式才能具有规范性的判断标准,如此才能构建真正意义上的和谐社会生态环境。形成社会合意是大众传播的一项重要功能,电视海采通过具有象征性的话题向大众提问,又在大众面前给出“答案”,比一般的新闻信息传播更具普遍性和规范性意义。通过海采,新闻传播者与大众之间对社会及个体的发展状况形成了共同的基本假设。虽然“爱国”“和谐”“团结”“孝亲”等在我国是具有传统意义的价值规范,但是这些概念性的表述需要获得“社会化”的“合法性”才能成为“合意”。这些社会共识本身与社会核心价值之间就具有一致的诉求。

社会合意一旦达成,“共识”就会变成大众对原初事实进行“符号化”的框架,而且透过这个框架对不同的社会事件一再作类似的诠释,内化为理解世界的观念法则和结构体系。这种观念法则和结构体系支配大众产生相应的思想意识,同时还会促使其进行与之相应的实践行为。海采的社会价值构建功能体现为将具有民众心理文化基础的价值观念凝聚为讨论主题,将已经存在的民族传统“共识”转化为大众对社会、个体进行表达的“意义化”框架,通过广泛的传播再将此框架内化为广大民众看待世界、认识社会与自我的观念法则。简单地说,在以往的新闻报道中呈现的宣讲式价值灌输转变为以大众话语及文化共识为核心的情感式认同,生硬单调的模式化新闻报道与舆论宣传转变成了客观、公平、亲切的大众话语,用真实和饱含深情的话语实现了舆论引领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

近两年来,央视的海采报道所引发的社会反响以及对新闻报道的关注,让我们看到了“走转改”的切实成效,也是深化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积极实践。作为主流媒体,必须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同时以关切民生、倾听民意为自觉要求才能提升公信力和舆论引导力。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各领域纷繁的话题中,主流媒体立准某一主题,从宏观把握到微观实施,从抽象化的理念到具体被访民众的个体话语,新闻媒体主动设置议程将民众协商置于大众传媒的话语空间中,以此最终达到聚集民意、达成共识、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整合性呈现的目的。

(作者单位:武伟,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张雯雯,四川大学新闻传播研究所)

参考文献:

[1]欧阳宏生,徐明卿.论电视传播中人文精神的重塑[J].电视研究,2012(5).

[2]徐国源.新闻:从改变语态开始[J].中国电视,2006(11).

分享到:
(责编:董慧(实习生)、宋心蕊)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