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批示“讲好故事,事半功倍”之后,胡占凡台长也要求央视新闻中心把以往走基层报道的一些成功做法延续下来,核心问题是要舍得投入,有人力的投入,有机制的投入和时段的投入,要求记者长期跟踪,要用纪录片的手法,切忌简单的新闻报道手法,要把故事讲得有思想、有感染力……
新闻无非就是动态性新闻和非动态性新闻,我们在报道非动态性新闻时,开头注意先讲一个与新闻主题有关的人物故事,通过这个人引出所要报道的新闻,进而一步步展开、深化新闻主题,使本来抽象、枯燥的非动态性新闻,因人物的介入而变得容易赢得听众和观众的注意,以人情味提高传播效果。
李希光是国内积极倡导新闻写作故事化的学者之一,他认为“新闻是故事,任何一条好新闻,它必然是一个好听的故事,人类从有自己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那天起,就在讲述故事。文字记叙的也是故事,从荷马史诗到司马迁,到唐玄奘,到马可·波罗,不管中国人、外国人,包括莎士比亚,都是在讲美好的故事,新闻也是故事,只不过新闻的时效性更强一些”。
从小处着眼,彰显大主题。我们的记者要善于选题,多选取日常生活中的场景故事,多选一些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题材,通过新闻背后的内幕情况、曲折动人的新闻故事、引人关注的人物命运、衣食住行状况的微小变化,来反映新近发生或发现的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的重大变革。即使是一些涉及国计民生的大事,也要通过一些与民众生活息息相关的生活情景的描写来展现。这样,故事化的新闻报道就与受众产生了天然的接近性。
大家非常推崇的《华尔街日报》,它精于讲故事,尤其是故事人物、语言、细节的安排,记者着力“炼字”、“炼句”,直接引语力求简洁,言约意丰,中间还不时穿插事实或者背景;细节的运用精准到位,除了必要的解释性语言之外,根本找不到记者本人的身影和声音;有声有色的情节,使新闻故事亲切逼真,读来如临其境。
但是,这种所谓“纯客观”的西式报道,记者都不是漫无目的地、随意地讲述故事,因为故事的选择、细节的取向都会掺杂主观的因素在里面。经过精心挑选出来的故事,特别是负面报道中选择的人物和故事,每一个都反映着新闻记者的政治立场、世界观和思想倾向。文无思想不彰,相同的故事,让不同的人来讲,故事思想性的深刻程度必然不一样。万事万物几乎所有东西都可以克隆,唯有深邃的思想别人没法克隆,因为这需要长期的修炼和养成。
好的故事化新闻能聪明地表达宣传的主题、体现出新闻的人文关怀,带着受众一起去思考。故事是为思辨服务的,一篇充斥着大量故事情节却缺乏思辨主线的文章,缺乏应有的报道深度,充其量只能算做“实录新闻”。只有首先在众多故事中提炼出思辨性的主题,然后把各种新闻故事呈现在一种可以表现其真正意义的脉络中,才能使故事化报道做到既报道新闻,又引导舆论。
我所翻阅的新闻类报刊,讲故事讲得好的当数《南方周末》和《经济观察报》,它们始终以与众不同的姿态出现在读者面前,把新闻事件更加真实、生动地呈现在读者面前,以一种倾诉的口吻跟读者聊天,而不是在教育读者。几千字的文章,包括一些大的经济事件,我们不费力气地就顺利读下来,在不知不觉中了解了事件的始末,并接受记者的观点。这就是故事化新闻的传播作用:在受众无知觉并不排斥的状态下引导舆论,并获得受众的青睐。
喻国明教授曾说:“新闻的真正价值是,它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影响受众,并且这种影响力能够在多大程度上进一步影响社会进程、社会决策、市场消费和影响人们的社会行为。”故事化新闻的本质就在于以人为主体,把情感因素融入到理性的思索与平实流畅的故事叙述中,使受众在接收新闻事实的同时,能感受到一种强大的力量,这种力量便是社会道德与文化的基本载体。把新闻做得有思想、有感染力,体现着媒体对受众的关注与人文关怀,也是主流媒体社会责任意识的一种体现。
(作者为山东广播电视台副台长)
来源:青年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