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传媒>>传媒专题>>传媒期刊秀:《今传媒》>>2014年·第8期

城市化进程中的新媒体研究

尹帅平

2014年08月05日08:31    来源:今传媒    手机看新闻

摘 要:城市化进程,加速了资源的流动、重组和社会结构的变化。媒体尤其是新媒体的崛起正在成为城市实体空间的流动性延伸,弥补了传统媒体互动性、即时性的不足,也成为了城市底层人民的话语开放平台。二者相互促进,城市化为新媒体的发展提奠定了物质基础,新媒体整合碎片化的空间成为城市发展的第二空间。

关键词:城市化;实体空间;新媒体;城市传播

城市化,简单地说就是非城市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变的过程。在处于社会急剧转型期的当下中国,城市化所表现的大规模人口流动现象背后实际隐含着社会结构的变化、社会观念和价值的变动与重组。这其中不乏媒体的参与、作用,媒体形成的“都市话语”启蒙了城市化进程中非城市人口的都市意识。除了大众媒介长期以来的沟通情况、整合资源之外,以新的传媒技术为基础而出现和应用的新媒体把媒介建构的都市意识延伸到社会的各个角落,不断地改变着社会的形态和交往方式,社会形态和交往方式的改变又带来整个社会知识结构的改变和权利的分化与重组。新媒体与城市、城市媒体互为载体、互为补充、互相作用、和谐共生,实现了城市内外的信息延伸与文化交流。本文主要从新媒体的功能角度分析城市在城市化进程中的关系问题。

从功能性角度来说新媒体是相对与传统媒体的一种新的媒介形态,它除了有大众媒体的沟通情况、提供信息、检测环境等功能外还具有强大的互动性和自主性。不同的新媒体形式穿梭在城市中,呈现城市的缩影,而城市中的新媒体根据运动形式的不同分为固定式、移动式和半移动式,如楼宇电视、LED显示屏等为固定形式的媒介,以移动电视和手机为代表的新媒体则为移动式。电脑和iPad为半移动式,既可以移动使用也可以在固定位置使用。新媒体的运动方式与城市规模和城市化进程的程度相互影响,城市的规模和发展程度决定了新媒体的普及、应用,反之,新媒体的发展也促进城市走向信息化、开放化和现代化。

一、社会转型与新媒体转型

长期以来,大众传媒扮演着信息沟通者的角色,然而在城市化的特殊语境中,传统媒体并不是万能的“在场”,相当数量的进城务工人员受广播电视节目接受终端的限制,也没有接触报纸、杂志的习惯,手机成为他们与外界沟通的唯一重要方式。鉴于此,新媒体急需在社会转型期,根据不同的受众和受众的不同需求转变自身的角色、形态等,并且使这种转型常态化。

新媒体的角色转型:新媒体从信息传播者的角色转向“社会解压阀”的角色形象。为城市各阶层提供媒介话语的开放平台,成为各阶层表达自身需求与利益提供便利,促成不同群体之间的交流对话。如城市政府微博的开通,人们有了更加便利的获取政策信息、监督执法机构、维护自身利益的官民互动渠道。然而,目前国内的微博局限在自身附带的“公共性”功能,并没有正式成为维权的官方渠道而纳入城市社会建设系统。

新媒体形态的转型: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存在的一种基于新技术而诞生的媒体形式,其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为满足不同受众在不同时段、不同地点的信息需求,发挥新媒体即时性的传播特点。不同表现形态的新媒体之间的互动、新旧媒体之间的互动、以及城市媒体与新媒体之间的互动,都成为新媒体在城市化进程中媒介形态转型的主要表现。

城市为新媒体提供了信息源,也为新媒体存在和发展提供了主要场域。新媒体应城市受众的需求而诞生也要应城市化的发展步伐而从形态、角色、性质等方面进行转型,满足不同受众阶层的信息需求和利益表达。

二、城市空间的延伸与新媒体的互动

空间是地理学的研究范畴,空间分为三个层次:“第一空间是可感知的有形世界,偏重于物质性和客观性。第二空间是变动不居的意象世界,话语的建构成为第二空间的形成关键。第三空间是物质与经验的交错地带,是对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的结构和重构。[1]”

城市本质上是以第一空间的形式存在,因此城市构成了媒介消费的地点。人们在不同的场所消费媒介信息,如公交车站、商场、公园、电影院等。不同的场所有承载信息的不同媒介,如公交车站有公交站牌广告信息、电影院有海报宣传和专业的电影荧幕等等。智能手机的普及化,人们的媒介消费不再局限于地点所提供的实体空间内的媒介消费,手机媒体为随时随地跨时空媒介消费成为可能。媒介消费出现了空间转向:电子媒体时代和新媒体时代的空间转向。

电子媒体时代,媒介介入城市传播中,成为城市资源整合和城市形象传播的主要窗口,人们通过接触传统媒体了解异乡的风土人情和自身难以触及的外在世界的信息和体验,城市空间在某种程度上得到延伸。城市品牌形象的传播、建构以及城市影响力的扩大大多依靠大众媒体的直接宣传和隐形传播。 媒体构建了“作为符号的地点”,毕竟实体空间有限而难以完全到达,新媒体让这种符号的传播范围更广,传播体验更加真切。人们通过文字、图像、声音、视频等多媒体组合形式消费着媒体呈现出的符号,“而符号所创造的意义不限于其所指代的体验中自然生成的一部分”[2]。互动式地体验和感受异时异地的景观和文化,城市空间在新媒体领域得到空前的延伸。这种延伸使城市由各种流动的空间组成,流动的空间超出了城市的物理空间范畴,使城市在各种异质空间中构成想象的共同体。城市空间的延伸需要与新媒体的不断互动推动三个层次的空间相互作用、相互转化,形成城市化进程中新的空间形态。而新媒体也需要不断地更新传播形态和信息传播模式才能为城市空间的扩张提供更加优良的传播环境。

三、城市化进程中的新媒体整合功能

目前中国的城市化处于“半城市化”状态,所谓“半城市化”是指“不彻底的城市化状态,这种不彻底不仅仅表现在地区景观和空间结构方面,还表现为城市化进程中大量存在的不完全城市化人口”[2]。这种半城市化与城市化之间的种种差异,使城市化进程中的社会分化加剧,“社会分化影响传播分化,传播分化又加剧了社会分化……社会分化和传播分化具有明显的互动性[3]”社会分化需要传播媒体进行整合,媒体的发展以社会的发展为动力和支撑。传播分化的恶化,导致传播断裂、传播失语和媒体的责任缺失,而媒体作为社会的镜子,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也关照社会民生。除却大众媒介强大的社会整合功能外,新媒体的崛起成为大众媒体社会整合的重要补充形式,“手机的媒介逻辑体现在它塑造了一个间距空间,这个间距空间加速和方便了个人在三个不同场域,包括工作场域、家庭场域、社交场域之间的转化。[4]”无论在哪个场域只要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就能进行信息的制作和传播。每个使用者都成为一个自媒体,在社会突发事件发生时,以最迅捷的速度、最简洁的方式传播此时此地发生的信息,新媒体的这种即时传播成为大众媒体新闻源的同时也弥补了大众媒体信息量和社会动员力量的不足。

四、新媒体与城市文化文本

文化的地域特性往往是一城市文化区别其它城市的根本,城市的发展和品牌的塑造离不开文化的支撑,而以文化为支撑打造的城市语境和城市意境往往成为培养一城市居民实现文化认同和社会认同的最佳途径,新媒体具有文化传承功能,媒介平台的开放所形成的文化传播从实体空间延伸到虚拟空间,形成两个世界的空间转换和文化延伸。

以微博为代表的社会化媒体的兴起,联结了社会不同阶层,无论是否相识都可以形成信息交流圈,不同的圈子有不同的兴趣爱好和价值倾向,圈子和圈子之间又有这样或者那样的交流互动,这种能把全社会资源连接起来的媒体形式最大限度地网聚各方力量,使地域文化全球化扩散成为可能。结合本地新媒体的传播和流动空间新媒体的传播,举办线上线下的文化传播活动或者城市品牌营销活动,吸引更多人参与城市文化的建设、城市文明的传播。打造独特的城市文化文本,吸引外商投资、吸引游人观光,为城市在城市化进程中的发展塑造文化样本、提升城市文化传播力和文化影响力。

五、新媒体与平民话语权

新媒体的高度社会化、交流的低成本和使用的便利性成为底层人民分享社会资源的最佳途径之一。尤其在城市化进程中,城市进城务工农民群体的边缘化和不被认同的身份尴尬,促使他们迫切需要运用新媒体的开放平台和低门槛来表达自己的意愿、宣传自己的劳动力价值。“美国学者鲁宾和柏斯将媒介观众分为‘工具性使用观众’和‘仪式性使用观众’。工具性使用媒介的观众是主动地使用媒介,其目的是以追求刺激、娱乐、信息或知识为主;仪式性使用媒介的观众通常是消极地使用媒介,没有清晰的目的。非城市人口就属于‘仪式使用观众’。[5]”从仪式性使用到工具性使用还需配合城市其它媒体的宣传途径,培养用户的媒介使用意识,提高媒介素养,才能使用户真正成为媒体的主人,实现社会资源的共享和掌握媒介话语权成为可能。新媒体的公共表达和本身的驱使性是使新媒体在社会分层过程中实现话语平等的角色平台。话语的平等突破了距离和空间的限制,沟通信息、疏导情绪、发表意见、进行监督成为新媒体“公共领域”的基本话语职能。现实情境中,新媒体的“公共领域”里依然是精英阶层掌握着话语的控制权,真正的当事主体并没有学会利用新媒体进行信息的扩散和了解相关政策信息以做出行动的调整。所以,城市化进程中,新媒体应积极主动探寻培养和提高进城务工农民和活跃在城市底层平民的媒介素养。

六、小 结

城市化是城市走向现代化和全球化的必然途径,城市作为一种实体空间媒介,城市的建设和发展促成新的实体媒介形态。从这个意义上说,城市化促成新城市形态的诞生,新城市即为一种新的实体空间形态。同时,应新的城市发展的需要产生新生代的市民和进程务工农民这一新的城市生活主体,他们成为联系城乡的重要桥梁,也成为城市流动新媒体的潜在用户。同时,城市转型带动新媒体形态、功能和角色的转型,新媒体的转型应符合社会转型期人们的心理特质和文化偏向,兼顾不同群体的利益需求。打破媒体传播的时空限制,形成实体媒体与流动媒体互动共生的城市传播新模式。

(作者系:陕西师范大学 新闻与传播学院)

参考文献:

[1] 邓庄.城市化进程中的大众传媒[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2.

[2] 方玲玲.媒介空间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1.

[3] 何为,黄贤金.半城市化: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两类异化现象研究[J].城市规划学刊,2012(2).

[4] 马凌,蒋蕾.媒介化社会与当代中国[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

[5] 谭琴.新媒体在“人的城市化”过程中的作用[J].华中人文论丛,2012(2).

分享到:
(责编:董慧(实习生)、宋心蕊)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