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评述:文化之道,文以载道,以文化人,广于传播,见于领悟。著名文化学者于丹以心得的形式,向大众传播经典,从而备受关注。对此,她以淡定平和的态度泰然处之,乐观且包容。无论是“古典精髓”还是“现代智慧”,她都能信手拈来;不管是世界各地的千余场文化讲座还是校园里的三尺讲台,她无愧于自己,更无愧于听众和学生。天赐禀赋加之勤修不辍,她为我们呈现了中华文化之美,而我们也更愿意积极地继承与弘扬。因为我们发现,原来我们可以与传统文化如此之近,且传统文化又时刻影响着我们,因此,我们定要推崇应用,倾心传承。然而,我们需要一些时间和几许耐心,去追求心中的“静”与“和”,去完成我们的精神成长。带着对传统文化进一步认知的渴望,我们采访了于丹教授。这是一次心灵感悟,也是一场文化盛宴,直抵心灵,感受颇深,本期刊出,以飨读者。
人物简介:于丹,女,著名文化学者,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首都文化创新与文化传播工程研究院院长、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著名电视策划人,同时也是古典文化的普及传播者。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文化视点》等栏目,她通过《论语心得》《庄子心得》《论语感悟》等系列讲座普及、传播传统文化,以生命感悟激活了经典中的属于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在海内外文化界、教育界产生广泛影响。她先后在我国内地、港台地区,及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巴西、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国家地区进行千余场传统文化讲座,得到广泛的好评,并掀起了海内外民众学习经典的热潮。著有《于丹<论语>心得》《于丹<庄子>心得》《于丹?游园惊梦——昆曲艺术审美之旅》《于丹<论语>感悟》《于丹<趣品人生>》及《于丹<重温最美古诗词>》,其中《于丹〈论语〉心得》一书获得了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版权金奖,简体中文版累计销量已达600余万册,多次再版,已被译为30余种文字在各国发行,目前外文版销量已达40万册。
传统文化的价值在于延续与应用,于丹一直在努力。
本刊记者(以下简称“记者”):于丹教授您好!很荣幸采访到您。您著有《于丹<论语>心得》《于丹<庄子>心得》,并迅速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等栏目普及,在文化界、教育界产生广泛影响,掀起了海内外民众学习经典的热潮。那么,作为研究者和传播者,您认为研究中国传统文化有哪些价值?
于丹:你好!很高兴与贵刊交流。其实,我这几年做的事情就是让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能够在当代有更好的应用,这是我一直在努力的一个方向,因为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历史,很多内容已经过时了,并不适应当下的社会生活。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在于两点,第一,传统文化是有生命的,对我们个人是有益的;第二是可以走向国际化。想让中国文化能够影响更多的人,只有在这两种维度上把文化提炼出来,我们才有可能让它一直活着,一直传承,而且和中国人现在建构幸福的能力关联在一起,这就是我努力的方向。
记者:中国传统文化是属于老百姓的文化,只有老百姓不断领会,不断推崇,中国的传统文化才会真正的源远流长!您能否谈谈我国当前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于丹:传统文化所涵盖的面其实很广,传统的思想、文艺、习俗、建筑等等都在里面。和谐包容的中国传统文化已经融入了我们的生活,它是中国人血液中的一种基因,就看我们是否信任它,能不能hold住它。我们现在所做的工作,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在替一个世纪还债,因为我们上一个世纪颠覆的东西实在太多了,从 “反右”到“文革”、再到“批林批孔”,在价值没有建立的时候,拜金大潮就涌进来了,但是 “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不识字的老奶奶都会告诉子孙这样的道理,都会告诉子孙不能伤天害理。为什么我们今天GDP上去了,物质生活繁荣了,但是伤天害理的事情却频繁出现。中国人道德价值的底线究竟在哪里,特别是中国的仁、义、礼、智、信,能不能够接续到我们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中,这中间怎么让它有一种血脉的传承,我想这是需要我们更多的知识分子走出书斋,走进社会生活里面发现问题,然后再去解释的。我一直觉得,中国人讲究“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就是我们的“天德”,是人的进取;“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是“地德”,是包容。《周易》上这两句话其实是教了人怎么样对自己更多进取的要求,怎么样对他人更多包容的态度。《论语》中说“仁”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无非就是推己及人,自己想要好的话,对别人也要好一点。孟子说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对于温暖世道的冷漠,人心信任的提升非常有帮助。今天,在如此庞杂的信息阵里面,判断真伪是非,这些古训还是能够起到一定作用的。中国文化是属于老百姓的文化,而不仅仅是象牙塔里的精英文化,我们要做的是让中国人信任自己的文化,用中国人的善恶是非观进行判断,那么文明就真正得以传承。
记者:在弘扬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过程中,老百姓也起着相当大的作用,然而老百姓对传统文化、对古人思想的理解是否存在难点?
于丹:我们了解传统文化、理解古人思想,一部分是通过文献资料来解读和领会,当然还可以通过各类影像、图形的宣传,包括一些潜移默化的方式,长辈的言传身教以及我们自身的耳濡目染等等。“中国梦”公益广告系列宣传画做得就不错,中国特色浓郁,老百姓熟悉的剪纸、泥塑、年画、版画等都被应用其中,像“华夏圆梦,天下归心”、“报祖国恩,报父母恩”、“勤劳,福多”、“仁义诚敬孝,大德耀中华”等等,就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润物细无声的弘扬和宣传,它是可以感染中国老百姓的。普通老百姓对此有感悟的话,那么影响的范围将会更广,在子女、亲友以及所接触到的人中间都会传递开来,从而影响更多的人,那么文化的传承和传播就变得有意义了。
至于有些人觉得古文晦涩难懂,其实语言本身不是障碍,现代人要在一定的语境中理解古文的意思。大部分古籍都会被翻译成现代文,在现代语境下,理解古人的思想要义,能在生活中有所感悟、有所借鉴,那么我们就是有收获的。包括《<论语>心得》在内的很多书中有大量的故事都是当代化的,要理解古人思想,我们就要换一个时代坐标,站在当下,找准定位,明确自身的社会角色,完成个人系统的转换。在当代社会生活中做到孔子提倡的“忠”、“信”、“习”,即“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用现代思维审视自己的生活。文化具有传承性,在每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中都能隐约看到它的影子,其实,这讲的也是传统文化的继承性。无论是古书籍中的经典思想、礼仪规范,还是影视、宣传画中对中国现实和梦想的展示,实际上都是讲人如何生活在社会中,如何内化自己,然后见之于行为。
每一个瞬间的领悟都是一次思想的洗礼,于丹一直在思索。
记者:您的著作以及您的理念对当下年轻人的思想会有影响吗?对他们的改变是什么?
于丹:现在的年轻人有活力,有思想,站在时代的最前端,虽说他们最容易接受新鲜事,渴望创新和变革,但其实他们的内心也更有主见。我不愿意说非要改变年轻人,我们都是从年轻走过来的,实际上每个人都要面对自己的精神成长,这种成长就是随着不同的年龄,他对世界的热情会有更多的思考和理性,他会综合当下的生活和古今中外的思想给自己的行为赋予一种解释,并且在这个解释中获得是非判断,然后去完成他一生的精神成长。人如果真明白了成长比成功更重要,那他就不会盯着外在的某一个瞬间别人的评价,而更多的要看自己内心的思考与判断,我觉得这是一生的感悟和功课。
记者:中国的汉字反映了中国人的观念,体现了中国人的精神。于丹老师对汉字的理解已经到达“可意会也可言传”的高度。您能否结合《汉字英雄》谈谈中国的汉字文化?
于丹:我一直参加河南卫视的《汉字英雄》,做他们的汉字先生。《汉字英雄》是一档以汉字来诠释中国人观念的一档节目。在这个电脑盛行的时代,在这个“提笔忘字”的时代,《汉字英雄》重拾汉字之美,让很多中国人重视汉字,重新认识汉字。
汉字是中华文化的根,是充满灵性与韵味的精神符号。中国的汉字特别有意思,也很值得研究,值得品味。从字源、字形以及其演变过程来说,都是值得赏析的。从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草书、楷书到行书,汉字的演变承载着汉字的文化信息,散发着中国历史文化的气息,浓缩了各朝代的风貌与风骨。如商周甲骨文简单质朴,春秋战国金文圆润凝练,秦朝小篆规整圆转,汉代隶书飘逸隽永……这些汉字不只是一种符号,它传递的是文化,也是精神。
再比如“六书”,也就是我们现在常说的象形、指示、会意、转注、假借和形声,为分析汉字的形体结构梳理了脉络。此外,汉字的结构,如左右结构、上下结构、半包围、全包围等都体现中国的方块字文化。方块字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尤其是我们现在常用的楷体字,充满了刚正之气,方正之美。我们中国人也追求这种方方正正,崇尚“正人君子”,赞赏“正气凛然”,就连在建筑中也体现出对称、整体和谐、统一方正的原则,汉字结构满载中华文化。
汉字是表意文字,汉字的字形和字义密切相关,例如,汉字有很多“宀”,下面的内容都是和家庭有关系的,“家和万事兴”,为什么祸害的“害”字下面有个“口”,家门之下管不住口舌纷争,它可能就是一种祸害。汉字中有很多的竖心旁和心字底,中国人只有养好这颗心,回到内心的状态,才有可能左右外在的生活。比如快和慢为什么是“忄”旁,因为人的愉快呀、快乐呀、欢快呀、心情好的时候节奏就上来了,而人一旦傲慢了,怠慢了,这种时候节奏就慢下去了,这些都是由心而生的。更何况中国人说的慈悲、忏悔、惭愧、感恩,不是心字底就是竖心旁,这还是要多用点心的,只用脑子是不够的。再比如说,道理的“道”字,里面是一个首要的“首”,外面是一个“辶”,也就是说由脑来决定的路才叫道路,脑袋决定的“理”,才叫道理。中国的天地大道是由头脑定了方向,脚才能够走得通的路。其实所有这一切都是中国人的观念。我一直希望是把汉字作为我们笔下能留得住的一片乡土,在这样一个都市化的进程里,让中国的孩子来了解汉字的结构,了解祖先的观念。所以我也很希望原来讲中国的传统思想,后来讲到中国的诗词歌赋,讲到中国人的各种生活方式,一直到现在讲一讲汉字给我们孩子更多触摸文化的理由和途径。
情结传统文化,我们采访了于丹教授,感触最深的就是于教授思路非常清晰,文化底蕴特别深厚,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诠释已经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地。
人生路漫漫,且停亭中且停停!《今传媒》愿与于丹教授同路相知、感悟生命、传播文化!
采访中,我们试图厘清传统文化的脉络,找寻它的根,追寻它的落脚点。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中国血液的一种基因”,代代相传,它是植根于普通大众心底的一种文化姿态,一份虔诚的信仰,一时间付诸于行动的意志表征。访谈在浓厚的文化氛围中进行,可以感觉得到,于丹教授能准确地拿捏评论的温度以及叙述的角度与进度,语言中流露出的气定神闲与淡定从容,让我们不自觉地沉浸在她的讲述当中,聆听她对时代文明的阐释以及对新一代年轻人的教诲。
回味整个采访,我们发现于丹教授言语间饱含着她对传统文化深深的热爱、自信和执着,正所谓“道不远人”,在于学与用。我们也相信这位谦和的文化学者将以她的热忱和责任担当,为传播和分享中国文化的思想精髓继续做出努力。
采访结束时,于丹教授还通过记者为我刊赠送了她的力作《趣品人生》,并亲笔签上了于丹赠《今传媒》!
感谢于丹教授对《今传媒》的鼓励和支持!此次采访,以《今传媒》为桥梁,为读者与于丹教授建立了思想沟通的平台和对传统文化的价值认同。我们也希望和于丹教授有更进一步的合作与交流,共同把中国的传统文化传承并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