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传媒>>传媒专题>>全国新闻学子优秀论文评选>>第十届全国新闻学子优秀论文评选参评论文

[学子论文]中美媒体关于恐怖事件的头版报道分析

——以“9·11”事件和昆明火车站事件为例

王姗姗

2014年09月16日16:03    来源:人民网-传媒频道    手机看新闻

摘 要:今天的世界充满着恐怖主义,全世界一个又一个的地方成为恐怖分子制造血腥事件的场所。关于媒体对恐怖主义的报道一直以来也备受争议。本文试图从中西比较的角度,通过分析美国媒体关于“9·11”事件以及中国媒体关于昆明火车站事件的头版报道,来窥探中美媒体是如何报道恐怖主义事件的,以及对媒体报道恐怖事件在内容和设计上的批评是否确凿。

关键词:恐怖主义;头版报道;“9·11”事件

近年来,在中国频繁发生了数起暴力恐怖袭击事件,恐怖分子不断地从地下冒出来,在全国范围内制造祸患。

2014年5月22日,新疆乌鲁木齐市沙依巴克区公园北街早市发生一起性质极其恶劣的严重暴力恐怖事件,2辆无牌照汽车冲撞群众,此后两辆汽车发生爆炸起火,造成31人死亡,90余人受伤。

2014年4月30日,色地尔丁·沙吾提等两名犯罪嫌疑人在乌鲁木齐火车站实施犯罪引爆炸弹,造成1人死亡,79人受伤。

2014年3月1日, 8名统一着装的暴徒蒙面持刀在昆明火车站广场、售票厅等处使用长刀砍杀无辜民众,致29人死亡,140余人受伤。

2014年2月14日,新疆阿克苏地区乌什县发生暴恐袭警案件2名群众和2名民警受伤,5辆执勤车损毁。警方击毙8人抓获1人。3名疑犯在犯罪时发生自爆死亡。

2013年12月30日, 9名暴徒持砍刀袭击新疆喀什地区莎车县公安局投掷爆炸装置。

2013年12月15日,新疆喀什地区疏附县萨依巴格乡公安局民警抓捕犯罪嫌疑人时,突遭多名暴徒投掷爆炸装置并持砍刀袭击,造成2名民警牺牲。

2013年11月16日,9名暴徒持刀斧袭击新疆喀什地区巴楚县色力布亚镇派出所,致2名协警牺牲、2名民警受伤,暴徒被当场全部击毙。

2013年10月28日,3名暴徒驾乘吉普车闯入长安街便道,沿途快速行驶故意冲撞游人群众,撞向天安门金水桥护栏后起火,致2人死亡,40余人受伤。

……

从最近发生在中国恐怖活动来看,其特点在地域上,不再局限于新疆、西藏等地,而是扩散到全国范围内;袭击对象也由特定群体转向无辜的人们,那些脆弱的、易受伤害的妇女儿童,还有从事日常工作和生活的普通百姓。大部分受到攻击的无辜者与激发这类恐怖活动的意识形态没有丝毫的关系。暴力行为所采取的手段恶劣、残忍,对现在社会自由、民主与文明造成了践踏。恐怖主义正在冲击着法律、秩序以及和平的根基。

在这场不断变化却又严肃、悲惨的恐怖之战中,媒体是如何与恐怖活动“共生”的呢?他们是如何报道恐怖主义活动的呢?他们的报道活动是否规范?是否应该就媒体报道恐怖主义活动方面制定规章制度?如果可以的话,应该必须由政府来负责吗?又应该如何去操作?这一系列的问题就目前中国的形势来看亟待解决。

本文试图从中西比较的角度,分析美国媒体关于“9·11”事件以及中国媒体关于昆明事件的头版报道。关于比较对象的选择是基于如下考虑:一是,“9·11”事件是刚刚进入21世纪在美国境内发生的最为重大的恐怖袭击事件,而昆明事件是今年中国内地发生的第一起较为重大的暴力恐怖袭击事件;二是,经过几十年的实践,美国大众传媒己经拥有相当丰富的报道恐怖主义事件新闻的经验和教训,而中国在这方面似乎还没有多少经验,因而通过比较分析,看是否能够对我国起借鉴作用。

一、“恐怖主义”的概念

“恐怖”一词出自拉丁语TEPPOP,原意为“害怕、惊恐”。恐怖活动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和罗马时期。古罗马的凯撒被刺和中国战国时期的荆柯刺秦王都被看着是历史上有名的恐怖活动事件。

“恐怖主义”一词,则最早出现于18世纪法国大革命时期。1789年法国大革命后,封建贵族进行了大量暗杀活动,执政的雅各宾派决定“对一切阴谋分子采取恐怖手段”。当时的封建贵族就把雅各宾派的措施称为“恐怖主义”。 但在20世纪60年代之前,恐怖主义从目的、规模到影响诸方面均未造成全球性影响。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几十年间,恐怖主义活动无论是从发生方式还是在复杂程度上都在迅速升级,恐怖主义形成了一股狂潮,席卷全球,对国际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被称为“20世纪的政治瘟疫”。这个“瘟疫”在人类进入21世纪后,不仅没有被消灭,反而有愈演愈烈之势,以至于发生了2001年的美国9·11事件。而在中国也正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反恐时期。

但是关于“恐怖主义”却始终缺乏一个普遍共识。由于专家所处的政治立场、研究方法的不同,迄今为止,对于“恐怖主义”,国际社会无论官方还是学术界,都没有形成一个完全一致被各方公认的概念。较有影响的定义就有100多种,其中有两个是被人们经常引用的:

一是《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的定义。恐怖主义可以简洁地定义为强制性恐吓,或者更全面地定义为系统地使用暗杀、伤害和破坏,或者通过威胁使用上述手段,以制造恐怖气氛,宣传某种事业,以及强迫更多的人服从于它的目标。国际恐怖主义是指跨越国界的恐怖主义。

二是《简明不列颠全书》的解释。对各国政府、公众和个人使用令人莫测的暴力讹诈或威胁,以达到某种特定目的的政治手段。各种政治组织、民族团体、宗教狂热者和革命者、追求正义者以及军队和警察都可以利用恐怖主义。

简单地说,就像保罗·威尔金森在《政治恐怖主义》一书所认为的:恐怖主义是“系统地使用或威胁使用暴力以达到政治目的”。

虽然对恐怖主义至今尚无公认的定义,但是核心的因素仍然有章可循。曾经对1981年以前的109个恐怖主义概念进行过内容分析法研究的著名反恐专家亚历克斯·施米德在自己的研究成果上,提出了较全面的定义:“恐怖主义是随机的或象征性的受害者被当作暴力的工具性目标的一种斗争方式;这些工具性受害者,具有他们被选择作为受害者的主要原因的群体或阶级的特点;通过使用暴力或暴力威胁,该群体或阶级的其他成员被置于一种剧烈的恐俱(气氛)之中;这一其成员的安全感被有意削弱的群体或阶级,就是恐怖打击的目标;基于它的残暴性,受害的时间(特别是和平时期)、地点(非战场)的随意性、或无视常规战争普遍接受的规则,因此对于最多数的旁观者而言,暴力打击目标的受害过程是异常的;这种异常性制造出了恐怖打击对象之外的注意力受众目标;这些受众的一部分可能变成为受操纵的主要对象;这种间接的斗争方式的目的是使恐怖打击的目标固定化,以便产生心理迷惑或屈从现象,或调动次级打击目标(特别是政府)或注意力目标(特别是公众意见),使其行为或态度发生有利于使用斗争方式的肇事者的短期或长期利益的变化。” 由此可见,恐怖主义具有暴力性、异常性、恐惧性、社会性或者政治性、宣传性和犯罪性等特性。媒体与恐怖主义的关系就像是与生俱来的,长期以来,二者之间的“共生关系”始终占主导地位。

二、研究问题及方法

恐怖主义活动具有将事件转化成这类新闻的所有要素,具有极强的新闻价值,比如说,暴力性、冲突性、突发性、异常性、灾难性、影响力大、公众的获知价值等,因此新闻媒体必然会追逐报道,抢夺独家报道与头条新闻,但是在历史上,西方媒体在对其报道的方式、内容上等都存在着矛盾、悖论与各种争议与批评。有学者指出,2001年“9.11”恐怖主义事件发生后,美国新闻媒体展开了全天候的地毯式集中报道,不但如此,在随后几个月期间,媒体完全沉浸于“9·11”事件及其后果之中。虽然像“9·11”这样如此重大的恐怖主义行为的确引起了美国媒体的重视,但是,也只是相当少的一部分恐怖主义报道上了报纸的头版。

研究问题:

本文试图了解中美报纸对恐怖主义是如何进行报道的,以及对媒体报道这类特殊事件在内容和设计方面的批评是否确凿。

据相关研究,在报道内容方面,对恐怖主义的报道中,记者往往使用四种传统,这些被采用的方式“有助于决定该事件传达的含义”。这四种方式为:①事实记录——“平静客观地传达信息”。这类手法在对恐怖事件的最初报道中最常见。②煽情主义——“用强调警告、威胁、激动、气氛和恐惧的手法来展现”新闻。③特写——“含有重要象征意义并往往注重个体,例如英雄或平民、受害者或恐怖分子”的叙事手法。④教导方式——“强调对事情发生的方式和原因的解释和教育”。

另一个关于恐怖主义报道的分析方面是报道所采用的形式,形式是“用来组装信息并决定整个新闻所传达的意义和信息的表现手法”。在报道形式方面,奈斯比特界定了四种报纸表现形式:①追悼型版面——使用大量黑色来突出画面。②艺术性版面——主要在于突出画面。③标题型版面——占主导地位,统一使用黑色大字标题。④报道型版面——用正常方式刊登全文的报纸。

基于此,本文所要了解的具体问题是:

1、媒体是如何再现恐怖主义袭击的?具体来说,就是美国和中国发行量排名靠前的报纸在事发后第二天是如何在设计、内容和图片上分别对“9·11”事件和昆明事件进行报道的?

2、传统的对媒体的批评,在对美国本土和对中国今年这一特殊的暴力恐怖袭击是否有效?具体而言,就是报道是否趋同?是否煽情严重?是否缺乏相关背景?主要表现了哪些主题与内容?

研究方法:

此次分析主要是采用内容分析和比较分析的方法。所覆盖的美国报纸媒体是根据世界年鉴2002年的报纸发行量排名前70位的报纸,但并不是所有的报纸都可以得到,因此,最终选出了60家报纸作为分析对象;而中国报纸媒体则是选择了排名前30的报纸,因为没有找到更多范围的排名,没有依据不好任意添加。这些报纸基本上代表了地理上遍布整个国家的报纸。

首先,通过对报纸头版的设计,对报纸进行总体研究,包括设计类型、图片数目和大小、图表、报道数目和标题的设计。其次是文字内容,包括报道的类型、报道的重心等。最后,对头版的图片进行分析,因为图片不仅是一种有力的表达方式,在通常的情况下,头版都是标题搭配相关图片的新闻,但在这种情况下,图片是否会排除在正文之外,对图片的分析包括图片内容、类型、来源等。

三、结果分析

本文分三部分对美国“9·11”事件和中国昆明火车站事件的头版报道进行了探讨,有关媒体对恐怖主义事件报道的整体设计、文字内容和视觉报道(图片)的分析将在下面详细论述。

整体设计

根据奈斯比特设计的标准,对头版在总体设计上是否具有悼念、艺术、标题和报道的特点进行了研究,所衡量的是这些报纸是否具有这些特点而不是某种占主导地位的表现。“其他”这一类中较为普遍存在的是新闻布告——一系列用短语表达主要概念的新闻条目。

从以上表格的结果表明,在大多数被研究的报纸中,92%的美国报纸和83%的中国报纸头版都使用了黑色大字的标题来报到事件。而美国报纸头版有77%使用了图片,中国报纸却只有30%,并且对事件的文字报道也显示了比较大的差异(美国70%,中国30%)。所有报纸中都较少使用黑色边沿来营造庄重的气氛。

所考察的另外一个设计要素是事件报道的标题。在头版中,标题对于传达主要观点非常有用,在非常时期,标题的大小向读者传达了信息的重要性。副标题也同样将主要内容以压缩的形式来引起读者的注意。这些信息可以富有感情色彩,也可以是事实或者两者兼有。

在研究的报纸中,美国媒体在报道“9·11”袭击事件时,标题的数目从一到九不等。中国报纸标题的数目大部分是一个主标题加副标题,多的有七个标题,比如《春城晚报》。

大多数报纸在处理标题时都选择了简洁。美国报纸中,20%的报纸仅用了一个字(指单词,下同)的标题来传达事实(袭击、灾难、恐怖、屠杀)和情绪反应(愤怒、恐惧、害怕)或者暗示(战争)。另外20%的报纸使用了两个字的标题,但是最常见的是三字标题(战争爆发Act of War、死亡日Day of Death、邪恶日Day of Evil),占了所有报纸标题的三分之一。长的标题算是例外,仅有10%的报纸的标题在六个字或以上。最长的用了12个字。

在中国报纸中,字数在10~20字之间的占大部分,为63.3%,其次为20~30字的20%,30字以上为10%,最少见的是1~10个字之间的,仅占6.7%。标题字数最少为8个字,最多达60个字。由此可见,中美两国报纸在标题字数的使用上还是存在较大差异的,这也许与语言本身的特点有关,但我想更多的可能是与美国媒体更倾向于煽情、引起注意、故意制造轰动效应有些许关系。

中美标题都主要是用黑色铅字,并且使用了大号字体。一小部分报纸用了黑色或者灰色的背景和白色加深的字体的标题强调了一种庄严的氛围。有的报纸整个头版只有黑色的标题,有大有小,如《春城晚报》,整个黑色字体也表现了一种肃穆。

在标题内容方面,分析的60份美国报纸中,四种话题占据了头版中使用的标题的一般。使用频率最高的两类是引语(“我们的民族看到了邪恶”“没有人可以忘记”)和那些与恐怖有关的词汇(恐怖之日、信仰外的恐怖、恐怖袭击国家),这些类别分别占所有标题的15%。“袭击”占13.3%,也是一个明显的主题(对美国的袭击、袭击美国)。宣称战争(战争!家园的战争、这就是战争)的标题占10%。其他的标题则关注恐怖分子、该行为的罪恶性和后果(痛苦、死亡)或者感情产物(恐惧、愤怒)。也有少数报纸采用共同的标题。

中国报纸中,引语部分全部是引用习近平总书记的工作指示内容,而不像美国媒体引用的内容,这部分标题占46.7%。“暴恐”(暴恐案件、暴力恐怖案件、暴恐分子)占26.7%,“砍杀”(砍人)主题占13.3%,其他还有袭击、死伤等内容的标题,均只占3.3%。由此可见,中国报纸的标题趋同较为严重,而且多为领导指示工作的内容,这与中国媒体一贯的作风相一致,并没有在如此严重的暴恐事件上表现出多少差异。(见表2)

总的来说,美国主要报纸在报道“9·11”事件中存在着多样性,而中国媒体则表现的没那么多样。美国报纸都使用了文字、图片和标题,但其表现形式和文字侧重点不同,而中国媒体大部分只是使用了文字和标题,更多只有标题,文字的侧重点也趋向一致。

文字内容

根据本文中前面提及的四种报道传统,来确定头版中普遍使用的报道类型。这四个方面分别是:平实新闻的事实型;突出感情色彩的新闻的动情型;从人性角度切入的特写;以及从教育角度对事件进行报道的说教型。对所有有文字报道的每一篇报道,从以上四个方面的侧重点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无论中美,大部分的头版报道是事实型信息,其他三种类型的报道相对要少得多。美国报纸动情型的占17%,有些报道侧重于对受害者的生动描写并突出了悲剧本省,而中国报纸则表现的较为不同,这一类型更多的是用警告、威胁来表现国家对此事件的强烈谴责态度等。美国报纸有13%采用了特写的报道方式,而分析的中国报纸没有一篇属于此种类型,这也许与事件发生的时间和严重程度有关。最后一种说教类型,美国所占比例最少为7%,中国媒体也不多,为10%。大部分报道的中心还是放在新闻事实本身而不是就恐怖主义话题来教育读者,基本都是对事件的解释。

本文分析了报道中获取信息来源的方式。美国报纸有14%的报道在正文中没有标明信息源,中国媒体则有27%,其他的报道给出了外部原始信息的出处。如下表所示,中美媒体在信息源的使用上有大致相同的取向,最常引用的信息来源是官员——无论是政府官员还是公共事务官员。美国报纸占所有引用信息中的65%,而中国报纸更高,为73%。由于美国媒体有些报道采用的是特写或者抒情方式,所以,有普通市民提供的信息,占25%,而在这种类型中,中国媒体并没有此种类型的报道,因此也没有此种类型的信息源。中国报纸突出感情色彩的新闻的动情型报道居多,因此,援引国际政治领导人的谴责、声明等信息比较多,所以这类信息源占27%。美国报纸报道引用了来自军队或者学术背景的技术专家提供的信息,这在中国媒体报道中没有体现。美国媒体报道中、实际受害者、亲友等并不多见,中国媒体在此表现相同。另外,中国媒体为标明立场,也引用了国外一些主流媒体对此事件的评论与态度等。(详见表3)

总之,在分析新闻头版报道的过程中,所评定的几项指标存在一致性。在报道类型上,中美报纸绝大多数新闻都是事实型和描述型,在引用消息来源上,也存在一致性,政府和官方是主要的消息来源。

图片说明

此次分析的最后一项是头版中采用的视觉成分——图片。图片一般在头版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和作用,因此研究这点是极有必要的。

所分析的美国报纸头版具有图片,在所有涉及的报纸中含有171张图片,其中仅有两张图片不是照片,一幅是一架飞机瞄准世贸中心的细节图画,另一幅是劫持飞机的飞行计划路线图。其他都是照片形式。而中国报纸,包含图片的报道只占36.7%,只有14张照片。

图片内容方面,美国报纸使用最频繁的照片是世贸中心在受攻击前、中、后的对比照片;其次是表现悲剧中的人性因素,不仅是那些受害者,也有现场甚者远方的旁观者;再次是以人和建筑同时作为表现内容的图片;最后还有一小部分图片勾勒了纽约的轮廓,主要是从世贸中心建筑群中发出的滚滚浓烟。中国报纸可供分析的图片比较少,图片内容主要有四个方面:武警执勤(封锁现场、持枪巡逻等);伤者救治(医生救治,领导慰问等);事后火车站情形(旅客惊慌撤离,行李散落、秩序恢复旅客进入候车厅等);燃烛祈福。中国媒体并没有采用更多的图片,或许与事件发生的时间有关,昆明火车站事件是发生在晚上9时,而“9·11”时间是发生在美国时间上午。事件的严重程度也有很大的差别。因此,可能事发当时与现场的照片不是那么容易获得。

其次对头版所采用图片的来源进行了分析。美国报纸最常使用的照片来源是美联社,占42%。由于《纽约时报》坐落在恐怖事件发生地,因此也能够提供大量图片。而中国为数不多的图片主要来源是新华社。这也合乎常理。而且图片没有事发当时与现场的图片,因此媒体自行拍摄也成为可能。表4显示了所有图片来源的情况。

所有的图片都是彩色的,由于大部分照片既有建筑也包含该事件对人的影响,似乎存在一个平衡客观事实悲剧与人性悲剧的倾向。大部分图片传达的内容是客观的。另外,在灾难面前,中美媒体也是尽量避免使用大量具有轰动效应的图片。

四、结论

本文是通过研究中美报纸对恐怖主义活动的头版新闻报道,视图解析媒体在恐怖主义发生时是如何表现的。

就美国报纸而言,有些批评证明是有一定依据的。比如,对图片的重视几乎没有给文字留下多少空间来表现恐怖主义背后的原因或者进一步探讨深层的意义。报道的新闻是描述性的或者事实性的,注重事件本身而不是其前因后果。另外,绝大部分引用的资料都是官方许可的。标题倾向于感性而不是事实型或描述型。

中国报纸,则表现的没有那么重视图片,虽然也没有用文字来表现恐怖活动背后的原因与进一步探讨深层的意义。标题倾向于传达事实或描述,这点与美国报纸有所不同。其他两点与美国报纸基本相同。

历来对美国媒体煽情主义的批评在“9·11”事件中并没有给予支持。此事件的报道注重事实报道和对事件的特写,没有走向煽情的极端,只有个别的情况下有所煽情,总的来说,对该事件的恐怖描述处理得比较有职业感和得体。

中国媒体则一贯表现的比较稳定,内容同质化严重,在面对恐怖主义方面也没有表现出与以往事件的不同报道方式的不同,而是采用贯穿整个国家的一致性,无论是在报道的形式上还是在内容上。这点批评是得到证明的。

通过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中美媒体在对待恐怖主义事件的异同之处。二者都有不足,中国媒体在报道可向美国媒体学习的地方可能更多一些,比如说报道形式和内容的多样性与本地化方面;报道的及时与客观方面;图片的适度与运用方面;标题、文字与图片的配合等,而不是仅仅使用导读性的黑色大标题,却没有任何实质性与深层次的内容与信息。

总之,媒体与恐怖主义这是一个越来越值得重视的问题,媒体如何做到既能有效的传达公众与社会所需要的信息,又不被人指责为恐怖组织所操纵和利用的工具,这是一个复杂的难题。因此,因能力有限,本文只是做了一个粗略的分析,有关媒体与恐怖主义的方方面面的研究都应该是有价值的,有关媒体的两难处境的解决之道的研究仍然在继续。

参考文献

[1] 陈刚.反恐背景下的媒体角色及反思[D].2005

[2] 许海滨.当代西方恐怖主义事件新闻传播研究[D].2003

[3] 张家栋.恐怖主义的概念分析[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3.3

[4] [印度]S.温卡塔拉曼.媒体与恐怖主义[M].赵雪波,译.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1月第1版

[5] 胡联合.当代世界恐怖主义与对策[M].东方出版社.2001年1月第1版P3

[6] 崔磊.西方反恐怖主义斗争中的媒体控制[J].新闻大学.2001

[7] 边振辉.媒体与恐怖主义活动的相互影响[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0.2 

(作者系: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分享到:
(责编:张惠丹(实习)、宋心蕊)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