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传媒>>传媒专题>>传媒期刊秀:《中国报业》>>2014年·第9期

“两张皮”如何融合

 王君超

2014年09月22日13:45    来源:中国报业    手机看新闻

新闻是实践性很强的人文学科,很难设想只懂新闻理论和新闻史,而不懂得采、写、编、评、摄、录的学生,将来如何适应“真刀真枪”的新闻工作。几年前,新闻界曾有“博士生不会写导语”的怪现象,与此同时,也经常听到一些名记者不会写学术论文,致使新闻工作经验无法上升到理论层面的说法。凡此种种,都说明“理论与实际脱节”不是陈词滥调,而是一个残酷的现实。

那么,作为未来新闻工作者“摇篮”的新闻院系,如何从实践教学做起,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融合?

创新的实践教学

近年来,新闻学界有个错误的理解,即认为实践教学纯粹是学生的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有其一定的合理性,但新闻实践教学的起点,则是教师。没有具备丰富新闻实践经验的教师规划与指导教学设计,实践教学就会流于空谈。

新闻学教师是需要资格的。这个“资格”首先就是丰富的新闻工作经验。如果缺少新闻从业经历,可以通过到新闻单位“参与观察”(挂职、学习)来弥补。有的教师做过多年的记者、编辑、评论员,但是已经“淡出江湖”多年,那么应当与新闻单位保持良性互动,参与其改版、策划、节目研讨会,或者经常性地带学生进行实地采访。

但是,即便一所新闻传播学院不乏拥有这样“资格”的教师,因为教学、科研任务繁重,也不可能经常性地指导学生进行新闻实践;而在实习阶段,则完全将学生交给了新闻单位,很少有教新闻课的老师进行同步辅导。这种结构性问题,决定了“理论与实践脱节”的弊病不可避免。

如果承认这一点,新闻教学就需要寻找另外一种模式,即寻找理论与实践的“共时性”。《河南日报》两度与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合作,用资深记者和指导教师的“双导师制”来指导学生进行新闻实践,对于创新新闻实践教学模式,优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实际效果,无疑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

此前,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与国资委联合推出的“清华学子进国企”活动,同样采取了由新华社、中青报的资深记者与学院的教师进行“双导师”指导的模式。这种运作模式由业界、学界联手,采用的是“师傅带徒弟”的“手把手”教学方式;而且打破了选题、采访、写作、采访札记的界限,使学生已有的知识积累在实际操作中融会贯通,符合融合新闻(Convergence Journalism)的理念。相比单一的课堂“演示教学”或专业实习,这种实践模式因为选题较为重大,且有固定的发表平台,实践成果便于观测、评估,更能培养学生的综合业务能力。

系统的实践教学

20年前,笔者在做新闻单位“要闻编辑”时,有关部门曾下过一道不准滥用“系统工程”的禁令。媒体充斥“系统工程”的字眼,确有用滥、用俗的嫌疑。但用系统科学的观点来看世界,又有哪一项活动不是“系统工程”?

融合教育(Convergence Education)的教育理念也是如此。目前没有哪一个新闻院系不在强调“实践教学”,但是如果这个“实践教学”是片面的,而不是一个“系统工程”,实际的教学效果就可能“重点偏差”(missing the point)。

“系统”意味着综合开发实践教学资源,“在一个大盘子里考虑问题”。从纵向来看,教学安排、课程设计、教学环节的布置,具体的活动安排,都需要突出“实践”二字;从横向来看,并非只有新闻业务课程才需要进行实践教学,一些理论基础课更需要实践教学。推进“实践教学”,就要综合考虑课程的设置和师资配置,系统调配教学与社会资源。

比如,讲新闻评论,如果没有“在场”,只是关注微博热点或从媒体的报道上截取“由头”,就会偏听偏信、偏信偏评;讲媒介素养,如果不做实际的案例分析和深度访谈,就不会深刻理解“媒介伤害”的发生机制;讲媒介文化,如果缺少对亚文化群体的“零距离接触”,就会对“风格”、“抵抗”和“收编”等一系列形而上的学术概念不甚了了;讲广告课,如果不通过“参与观察”去解码,就无法洞悉其蕴含的意识形态……系统的实践教学理念,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而不是没有理论教学的实践,或者脱离实践的理论教学。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即便是写毕业论文,也可以选择“以作品代论文”的形式,写作(拍摄)具体的新闻作品,之后再进行理论的剖析,将实践教学“进行到底”。

辩证的实践教学

有人极力反对“辩证法”,将其归结为诡辩论的渊蒴。其实,他们要么没有全面理解辩证法,要么是把一些“假辩证法”当成了辩证法。

“实践教学”必须讲辩证法。否则,一味讲“实践”而轻视理论,那么就只能培养出“新闻匠人”,而培养不出“新闻达人”。前者虽然可以把十八般新闻技巧运用得炉火纯青,但由于缺少理论深度,而无法参透新闻的真谛。“新闻达人”即传统媒体时代所说的“专家型记者”。他们不仅具有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而且还具有深厚的人文素养和批判性思维。因此,以流水线的方式生产“易碎品”并非他们的最终目标,其日常工作实践体现着新闻专业主义的要求和人文主义的新闻职业精神。培养这种被港台称为“全人”的新闻人才,才是大学博雅教育,也是新闻实践教学的真正目标。

多年来,新闻学界和业界有一种水火不容的怪现象——业界批评学界纸上谈兵,学界批评业界理论浅薄。记得刚进入媒体工作时,新闻界流传一个“笑话”:一位新闻学教师在一家大报学习,经常把编辑们丢到废纸篓里的标题翻出来,分析一下,然后写进教材。这个“笑话”反映出业界对学界的误读与不屑。他们不知道,新闻生产和生产者都是新闻学研究的对象。那位老师所做的,正是试图拉近理论与实践的距离。因为研究媒体的“显性文本”是容易的,研究“隐性文本”,则必须采取类似的“参与观察”方法或深度访谈方法。

相反,学界对业界也多有“不屑”。例如,他们经常会将“四不像”的稿件和有“硬伤”的版面在课堂上“示众”;经常批评记者分不清新闻与宣传、新闻与评论、新闻与广告,认为网络时代的新闻业质量正经历着严重的下降。但是他们恰恰忘了,一代又一代的新闻人,大部分是由新闻院系输送到新闻岗位的。“科班出身”的新闻工作者出现这样或那样的专业问题,虽然也有新闻政策等结构性的原因,但也反映出新闻理论与实践“两张皮”、理论讲授不深不透的问题。

凡此种种,都是不懂辩证法的表现。“要想咸,加点儿盐”,实践教学也是如此。片面强调实践而否定理论教学,或者片面延长实习的时间,挤压理论教学空间,只会使得“新闻无学”的阴影越来越重。“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未来新闻工作者的“后劲”,实践教学的良好效果,都有赖于理论教学的升华。

基于以上理念,有必要在新闻教学中辩证地进行实践教学——教学中有实践,实践中有教学,实践与教学高度融合,通过实践达到理论教学目的。

(作者: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导)   

分享到:
(责编:张惠丹(实习)、宋心蕊)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