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首頁人民網首頁傳媒頻道|人民網研究院

--2016武漢大學篇

歷年獲獎名單

  

2016人民網獎學金獲獎名單:
鄧景夫、楊娜、鐘婧圓、鮑蔚萌 、楊張若然、周可涵
2016人民網優秀論文獲獎者名單:
一等獎:何地、宋任智、曾龍
二等獎:鄭忠明、王敏、李潤陽、葉瓊、
    陳昕怡、陳波
三等獎:賈軍、黃思學、魏志?、黃莉瑤、
    陳新宇、吳倩、鄧涵、鐘婧圓、
    謝靈子、張蓓、成升

優秀論文一等獎(3)

何地

基於風險社會放大框架下的微博使用對公眾風險感知的影響研究
在社交媒體時代,風險信息傳播的傳播過程發生了極大改變,社交媒體的使用對公眾風險感知的影響愈發強烈。本研究以2015年11月震驚全球的巴黎恐怖襲擊事件為例,運用社會網絡分析法,結合風險的社會放大框架對該社會網絡中各種關系進行全面、精確的量化分析,研究事件發生后信息傳播的動態網絡結構。最終結果表明,事件中的風險感知網絡是基於關鍵行動者的動態網絡結構,關鍵行動者掌握重要信息源,中介行動者在風險信息擴散過程中充當意見領袖,使得風險信息在傳播中被放大,能更快的傳播至普通行動者。
詳細 >>

宋任智

美國主流期刊如何構建中國國家形象——以2016年上半年《經濟學人》和《時代周刊》的中國報道為例
自2012年以來,《經濟學人》開設中國專欄,將中國問題置於和美國、英國同樣重要的高度。《時代周刊》每年評選全球最具影響力的100人,其中亦有不少中國人當選。一言以蔽之,英美最具代表性的兩家期刊都對中國給予了充分的越來越多的重視。盡管如此,不少研究指出,英美主要媒體日益流露出反華情緒,霸權主義陰影揮之不去。本文希望通過2016年上半年《經濟學人》中國專欄和《時代周刊》中國報道的全樣本分析,探索出英美主流期刊試圖塑造的中國形象,為今后的對外傳播研究提供借鑒。
詳細 >>

曾龍

從工具到平台:新媒體社會治理功能的再思考
本文引入了政治學上國家公權和社會自治權的概念來研究新媒體的社會治理功能,新媒體出現的重要意義在於實現了大眾媒體由“工具性”向“平台性”的轉變,其本質是對國家公權進行了分權,而對社會自治的主體即公民實現了賦權,從而構建了一個政府力量與社會力量互動溝通、利益博弈的平台,而隻有兩者相互合作才能實現真正的善治。
詳細 >>

優秀論文二等獎(6)

鄭忠明

網絡用戶勞動、數據商品與媒介資本價值
本研究基於一些西方學者關於網絡用戶媒介使用行為作為一種勞動行為的研究,提出網絡用戶勞動參與制造了“數據商品”這一觀點,並具體分析了網絡用戶勞動、數據商品、媒介資本價值之間的關系,這是工業時代資本主義商業邏輯在web2.0這一新型網絡環境下的延續和發展,本質上是媒介資本巨頭借助網絡技術將勞動場所從工廠轉移到社會的過程,繼而將網絡用戶的行為、情感和社會關系數據化、商品化,從而實現價值增長,大數據技術的發展進一步印証了這一轉變對媒介資本價值增長的未來意義。
詳細 >>

王敏

中美“千禧一代”網絡隱私保護意識的對比研究——基於中美462名在校大學生的調查
近年來,大學生因隱私信息泄露而被騙甚至釀就悲劇的事件層出不窮,尤以2016年8月至9月間的案例最為引人注目。例如,准大學生徐玉玉因個人信息泄露被騙學費后猝死,正引發廣泛關注和討論之時,另一名女大學生也因學費被騙走跳海身亡,與此同時,在南京另一名大學生身上,5分鐘被騙走2萬元……開學季,因個人信息泄露而遭受網絡電信詐騙的事件被集中曝光,卻只是冰山一角。
詳細 >>

李潤陽

宣傳2.0:《人民日報》在微博場域中新聞框架的轉變——以農民工議題報道為例
本文以農民工議題報道為例,比較了《人民日報》及其微博“@人民日報”的新聞框架,發現“@人民日報”在概念、議題、敘事三個層面分別更傾向於採用“價值框架”、“社會框架”、“互動式問題框架”。也就是說,與母報相比,“@人民日報”更加面向社會生活、傳遞社會價值、凸顯社會責任,且重視與受眾互動,而直接的正面宣傳有所減弱。本文認為,“@人民日報”對母報新聞框架的轉變源於網絡中傳播權力的重組,尤其是用戶被賦權,從而使黨報宣傳理念有了新的表征。
詳細 >>

葉瓊

遠離環境:《人民日報》和《紐約時報》關於巴黎氣候大會報道的比較研究
巴黎氣候大會引起了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所簽訂的《巴黎氣候協定》(Paris Agreement)更是在《哥本哈根協議》(Copenhagen accord)的基礎上邁出了關鍵性的一步。本文主要採用文本分析的方法,對《人民日報》和《紐約時報》關於巴黎氣候大會的報道進行分析,對比中美兩家媒體在報道主題、報道內容、議題選擇、消息來源、意見表達上的差異。研究發現,在關於巴黎氣候大會的報道中,兩家媒體的報道都較少關注環境保護本身的問題﹔《人民日報》主要將巴黎氣候大會與中國的大國外交聯系起來,更關注政治議題,而《紐約時報》則更關注經濟議題,關注巴黎氣候大會給整個傳統能源行業帶來的巨大影響。
詳細 >>

陳昕怡

國家形象與個體人格:新聞報道對我國運動員形象的建構研究——以人民網2016年裡約奧運會報道為例
本研究基於新媒體蓬勃發展的背景下,以我國運動員的媒介形象建構為研究對象,選擇我國最權威、影響力最大的網絡媒體人民網的2016年裡約奧運會報道為研究樣本。使用扎根理論和內容分析法做分析,研究我國運動員的媒介形象建構。研究發現,我國運動員的媒介形象有著勵志堅毅、個性鮮明、魅力十足、實力與顏值兼備的特點﹔媒體對運動員的形象建構存在有明星化、娛樂化的傾向。
詳細 >>

陳波

技術革新與視覺融合:基於新媒體技術呈現的別樣新聞圖景
媒介技術與新聞呈現密切相關,技術革新驅動新聞表達重構。文章圍繞技術革新對新聞呈現的影響,探討了新媒體技術給新聞呈現帶來的新變化。文章認為,媒介生態系統的變革和用戶信息疲勞要求媒體通過對新聞文本的視覺化呈現來吸引用戶的注意力,傳播技術的進步與發展則為新聞文本的多元化呈現提供了更多可能:大數據與可視化使新聞呈現從信息模式轉向數據模式,文字與數據的雙核驅動讓新聞更直觀、更具說服力﹔基於H5技術的交互式新聞表達是一種超線性新聞呈現,可以讓用戶根據自己的興趣選擇相應的新聞文本,H5新聞豐富的表現形式能夠激發用戶的好奇與好感﹔游戲化元素可以讓枯燥的新聞選題變得有趣,VR技術則帶給用戶獲得前所未有的沉浸式體驗,兩者皆讓新聞好看更好玩。
詳細 >>

優秀論文三等獎(12)

賈軍

從用戶突破:移動互聯網環境下中國報業的平台轉型之路
近10年的報業數字化轉型至今未看到有效拯救報業斷崖式下滑的可能性。基於互聯網發展的平台型傳媒逐漸居於傳媒行業的主導地位,信息生產傳播方式發生改變。本文認為報業過去的轉型實踐是內向平台化發展,無法與用戶建立連接,是一種與平台型媒體形態逆向的倒融合,提出報業在去紙媒轉型過程中,維持其內容優勢的出路在於建立用戶連接,圍繞用戶需求提升內容生產效率和服務價值,同時對組織結構進行重構性改革。
詳細 >>

黃思學

突發性事件報道中傳統媒體新聞客戶端的內容運營邏輯探析——以深圳“12·20”山體滑坡事故為例
本文以深圳“12·20”山體滑坡事故為例,通過內容觀察分析發現,以人民日報和澎湃新聞為代表的傳統媒體新聞客戶端,在處理突發性事件報道時,所遵從的內容運營邏輯主要有:內容源選擇上,利用傳統媒體母體自有資源制作原創報道,並大量轉載權威消息源內容﹔保持與事件發展緊密同步,事故發生初期集中大量報道,后期選擇性關注和推送﹔報道主題上講究“軟硬兼施”,在內容質量和可讀性之間做到兼顧﹔允許自主評論分享,優化檢索與標簽功能,給予用戶自主權。本文試圖從個案到共性,揭示手機新聞客戶端在報道特殊事件時需要遵循的一般內容生產規律和邏輯,為媒體融合下的報業轉型突圍提供思路。
詳細 >>

魏志?

數據新聞將取代傳統新聞嗎?——基於人民網、新華網、財新網的對比研究
自被稱為“大數據元年”的2013年以來,數據新聞在業界和學界廣受關注,雖然為數據新聞定義者層出不窮,但至今仍無廣受認可的一個,但這並不妨礙數據新聞迅速普及,同時其形式、內涵和外延也在不斷變化。筆者以人民網圖解新聞、新華網數據新聞、財新網數字說和搜狐網數字之道四個頻道的數據新聞為對象,試圖通過對這些有代表性的“縮影”進行內容分析來探究數據新聞三年來發展情況,發現數據新聞發展的趨勢,以及其能否取代傳統新聞,同時為其他媒體在進行數據新聞實踐時提供參考。
詳細 >>

黃莉瑤

移動媒介與傳統媒介對“主題報道” 傳播現狀的分析——以《人民日報》及其客戶端對G20的報道為例
做好“主題報道”是新聞媒體關注和探索的重要問題,也是強化宣傳效果急需破解的難題。隨著移動媒介的不斷興起,“主題報道”在移動客戶端的呈現成了業界探討的新課題,本文對《人民日報》與《人民日報》移動客戶端做對比分析,找出兩種不同媒介對特定主題“G20”的報道特點,揭示了移動媒介“主題報道”報道更新即時、互動性強、可讀性高等特征,對比發現傳統媒體對“主題報道”內容嚴肅呆板、時效性差、可讀性不強等弱點。旨在為提高“主題報道”的傳播質量提供參考。
詳細 >>

陳新宇

傳統媒體微信公眾號中有關“霧霾”報道的新聞框架分析
“媒體融合”是近年新聞傳播學領域最熱的主題,也是傳統媒體探索未來發展之路的關鍵話題。微信作為時下做熱門的社交軟件,其附加功能——微信公眾平台已經成為又一個新媒體實踐的陣地。研究以“霧霾”話題入手,借助框架理論,分析2015年傳統媒體微信公眾號就“霧霾”話題報道上的框架選擇。另外,運用關聯分析的方法觀察傳統媒體與非傳統媒體微信公眾號報道框架的關系與差別,從對比中觀察微信公眾號信息傳播的發展狀況。
詳細 >>

吳倩

計算傳播學視域下大數據技術對新聞專業主義的重塑
僅僅停留於對理論的探索一直是社會科學被詬病的一個無奈,對於新聞學來說“新聞無學”也一直是被爭論的議題。但是隨著信息通信技術的發展,計算社會科學的興起以及推廣至新聞傳播學的計算傳播學為新聞傳播學的實踐應用開辟了新的天地。本文梳理了計算傳播學的發展脈絡,並從內容和用戶兩個層面分別以網易“數讀”和今日頭條為例探究了計算傳播學視域下大數據技術對新聞專業主義的重塑。本文的創新性在於將新聞專業主義置於計算傳播學的視域之下探究其在大數據和信息時代的意義。同時為計算傳播學理論和實踐的雙重發展奠定基礎,能夠充分研究、使用這樣一個尚在成長中的理論,無疑是推動學科發展與世界同步的一個良好的立足點。
詳細 >>

鄧涵

我國網絡旅游新聞研究——以人民網旅游頻道原創新聞為例
隨著現代新聞業的發展,新聞的分類越來越細化,旅游新聞作為一個相對年輕的分類,得到的關注並不多。旅游新聞由於和旅游業聯系緊密,有時候顯得商業氣息濃厚,某些報道也不免帶有些宣傳意味。正因為如此,使得我國的旅游新聞處於一個略顯尷尬的位置。一方面是旅游節目、欄目、專版遍地開花,各大新聞網站、專業網站紛紛在首頁的顯著位置設立旅游頻道,另一方面旅游新聞卻在學術界備受冷落。
詳細 >>

鐘婧圓

微博環境下的突發事件傳播機制分析——基於第三人效果的維度
“第三人效果”描述的是在大眾傳播過程中廣泛存在的一種認知偏差,即人們往往認為他人比自己更容易受到媒體的負面影響。本文以“周子瑜事件”的微博傳播為樣本案例,通過在線問卷調查的方法,研究微博環境下突發事件傳播的第三人效果的影響因素,以及第三人感知和后續行為之間的關系。研究發現:第三人效果在突發事件的微博傳播中同樣存在,而就影響因素而言,信息的社會期望值和可信度與第三人感知之間沒有必然聯系,但人際交流對於突發事件的微博傳播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預測變量。
詳細 >>

謝靈子

基於框架理論看政府的政治信任建構現狀——以茂名反px事件為例
本文通過對茂名反PX群體性事件的政府與公眾話語框架對比,探尋政府在群體性事件中是否擅於利用傳統媒體和新媒體建構話語以降低政治信任被破壞的風險。研究發現,茂名反PX群體性事件中,政府話語框架與公眾話語存在隔閡,代表政府的當地喉舌媒體及政府官方微博沒能有效地利用政府話語協助構建政治信任。
詳細 >>

張蓓

網絡媒體與視覺修辭中的原型激活
人們對圖像的喜愛源於人類自古以來對視覺的偏愛和依賴,網絡技術的日新月異,讓視覺傳播大行其道。此議題通過聚焦媒體的圖像報道文本發現,媒介技術制造的形式上視覺化和文本表達淺白化的泛視覺化圖像,除了能迎合大腦的認知惰性以外,別無其他。要使圖像符號具有語言、文字所不可比擬的話語構造力量,使受眾從感觀意識上升到理性認知,視覺修辭的基本策略是在圖像符號中植入帶有集體無意識的原型意向。
詳細 >>

成升

基於語料庫的人民網對外傳播英文報道特點研究
當前英語頻道(網站)及世界范圍內各大社交媒體已經成為重點新聞網站對外傳播工作中的標准配置,對外傳播陣地已經大大向前推進。結合人民網對外傳播的問題,本文採用語料庫的研究方法,以人民網twitter賬號@PDChina傳播的人民網英文版文章為主體構建了研究語料庫。結合人民網對外傳播英文報道語料庫利用WordSmith Tools 5.0軟件進行了詞頻統計分析和共詞分析,總結了人民網對外傳播英文報道的5個特點,病探討了應用語料庫研究方法研究新聞文本的問題。
詳細 >>

鐘婧圓

框架理論視域下的突發事件微博研究——以“上海外灘踩踏事件”為例
突發事件傳播作為突發事件管理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其效果對突發事件的事態發展以及應對成敗有著直接影響,而微博的興起又給突發事件傳播帶來了大的改變。在突發事件的微博傳播中,作為社會行動者的網民、媒體、政府均以各自的方式建構框架、表達意見。本文研究突發事件的微博傳播,選取“上海外灘踩踏事件”作為研究案例,以微博作為樣本來源,以框架理論為指導,採用內容分析、框架分析等方法,具體分析作為不同社會行動者的媒體、政府、網民的微博框架差異與建構策略。研究發現:作為社會行動者的媒體、政府和網民往往會根據自己的認知理解、知識結構、價值理念、身份特征等提出差異化框架。同時三類主體也會建構同質化框架,說明在微博中,三類主體既有爭議,又有共鳴,處於一種互動的關系之中。
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