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麼,如何提高弱勢群體的媒介素養呢?
首先,幫助弱勢群體了解媒介。媒介素養教育的重要目標之一是幫助受眾形成對媒介性質和功能的正確認識。弱勢群體應該認識到:新聞媒介是受社會和受眾委托監測社會內外部環境的哨兵,是人民利益和社會良知的代言人,他們的一言一行都對媒體的運行有深刻的影響。弱勢群體不應該將媒介視為解決個人問題的私器,更不能為滿足自己私利而傳播假信息。媒介的存在應該以滿足人民大眾的利益為宗旨的。
其次,提高弱勢群體自由而負責地表達自己意見的能力,培養他們成熟且理性的公民意識。提高弱勢群體的媒介素養,將他們塑造成一個合格的社會公民是前提也是基礎。弱勢群體應該有強烈的主體意識,他們有足夠的言論自由,但是提供給媒體或在媒體上發布的信息必須滿足可証實的條件。對媒體負責也就是對大眾負責,弱勢群體的權利和義務是相輔相成的。
提高弱勢群體的媒介素養絕不僅隻有這兩方面,它還包括要提高弱勢群體對媒介信息的選擇能力、理解能力、評估能力,使用能力等等。但是涉及到保障新聞的真實性問題,上述兩點無疑是首先應該加強的。
雙管齊下,保証弱勢群體新聞報道的真實性
虛假新聞一直是社會難以根除的毒瘤,現在它已經蔓延到對弱勢群體的報道上。解決這個問題,新聞媒體和弱勢群體本身“責任感”的發揮是關鍵。誠如前面所述,隻有媒體擺正為弱勢群體請命與保証新聞真實性的關系,更冷靜地調查分析事實,更堅定的在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間做出取舍﹔隻有弱勢群體擺正個人與社會利益的關系,更專業地了解媒介,更慎重地使用自己的言論自由,如何保障弱勢群體這一社會特殊人群的新聞報道的真實性問題,才能得到一個較完滿的解決。(作者系:電子科技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傳播學)
注釋:
王杰:《“弱勢群體”在主流報紙中的話語建構》[J].《新聞愛好者》2011年第1期(上半月),第31頁
吳填,白友濤:《地方媒體聚焦弱勢群體狀況發析—以〈南京晨報〉為例》[J].《西北第二民族學院學報》2008年第2期,第68頁
[美]利昂•弗林特:《〈報紙的良知〉—新聞事業的原則和問題案例講義》[M].蕭嚴譯.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年1月版,第8—9頁
《被謊報走失女孩家長要追究責任 “寶貝回家”處境兩難》[EB/OL].《人民網》,2012-06-27,http://society.people.com.cn/n/2012/0627/c1008-18393526.html
《釋放“羅賓漢情結”的正面能量》[EB/OL].《人民網》,2012-07-03,http://media.people.com.cn/n/2012/0703/c14677-18428464.html
肖華:《新形勢下媒體對弱勢群體報道的幾點思考》[J].《湖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8年2月,第28卷第2期,第120頁
鄭亞楠:《社會品質與媒介責任—增強輿論影響力之我見》[J].《現代傳播》2002年第5期,第39頁
陳力丹:《自由與責任:國際社會新聞自律研究》[M].河南:河南大學出版社,2006年9月版,第19頁
《一條假消息引發的感動浪潮》[EB/OL]. 騰訊評論,2008-06-07,http://view.news.qq.com/zt/2008/gandong/index.htm
《別再人為拔高抗震英雄了》[EB/OL]. 《揚子晚報》,2008-06-06,http://view.news.qq.com/a/20080606/000017.htm
楊斌成:《人文關懷:和諧社會進程的媒介責任》[J].《今傳媒》2006年第12期,第8—9頁
楊斌成:《人文關懷:和諧社會進程的媒介責任》[J].《今傳媒》2006年第12期,第8—9頁
張開:《媒介素養概論》[M].北京: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06年3月版,第37—38頁
陳絢:《新聞道德與法規——對媒介行為規范的思考》[M].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05年2月版,第241頁
參考文獻:
[1] 陳力丹:《自由與責任:國際社會新聞自律研究》[M].河南:河南大學出版社,2006年9月版
[2] 張開:《媒介素養概論》[M].北京: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06年3月版
[3] 陳絢:《新聞道德與法規——對媒介行為規范的思考》[M].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05年2月版
[4] [美]新聞自由委員會,展江等譯,《一個自由而負責的新聞界》[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年8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