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子論文]當前媒介環境下新媒體對舊媒體的挑戰【4】--傳媒--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專題>>全國新聞學子優秀論文評選>>第八屆全國新聞學子優秀論文評選參評論文

[學子論文]當前媒介環境下新媒體對舊媒體的挑戰【4】

任薇

2012年12月05日16:53    來源:人民網-傳媒頻道    手機看新聞

除了網絡廣告,手機廣告也是廣告精確投放的范例,而這種精確性廣告的良好效果必然會進一步挑戰傳統媒體的廣告收入體系,讓傳統媒體更加舉步維堅。

雖然傳統媒體面臨著諸多挑戰和困境,但從長遠來看,舊媒體仍是具有不可替代的優勢的,新媒體不可能至少短期內不可能完全取而代之。我們應用更客觀的眼神來看待新媒體帶來的革新,既要看到它的優勢也要看到優勢如果得不到合理的利用也會變成劣勢。

(1)新媒體使受眾容易迷失在信息的汪洋大海中。沒有好的辨別意識的話,就會喪失接受信息本身的意義。

(2)傳統媒體的真實性和可靠性是新媒體無可比擬的優勢,傳統媒體從業人員受過的專業訓練讓他們更具有職業操守和社會責任感,這也使傳統媒體的公信力得到確立。而網絡監督泥沙俱下,真假難辨,謠言很多,“水軍”盛行。經常還有“網絡推手”人為操縱。

(3)報紙的篇幅很大,充分利用了人眼的廣角功能,讓人一眼就能掃到整個版面,然后選擇感興趣的新聞﹔報紙、雜志輕便的特點,讓人可以在很隨意很輕鬆的狀態下閱讀,人們可以躺著、坐著、站著隨便哪種姿勢,而面對著電視、電腦時就沒有這麼輕鬆了﹔而且電視、手機很容易讓人眼產生疲勞感,而油墨印刷在紙上的對比度卻更適合人眼長久閱讀。從閱讀載體上來說,紙媒是好於一個小小的、硬梆梆、厚重、閃爍發光的顯示器的。這種載體還是具有強大的生命力的。

面對新媒體的強大攻勢,舊媒體應該意識到機遇同時也是挑戰,立足於自身優勢,從容應對挑戰。

1、“內容為王”。

傳統媒體幾百年累積起來的聲譽和習慣性受眾不會馬上消失,在受眾心目中,仍然是傳統媒體的社會公信力更高。現在仍然是一個“內容為王”的時代,網絡在時效性和傳播速度確實有著舊媒體無可比擬的優勢,但傳統媒體有原創的內容資源,有成熟的新聞採集機構,有一大批職業化的新聞人,有豐富的採訪和編輯經驗,有長期形成的輿論導向能力,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意識,這應當是新媒體在相當長時期內不可能逾越的。所以傳統媒體應該充分發揮自己在“做深度”方面的優勢,用“內容”堅守傳媒陣地。

2、媒介融合。

在新舊媒體互有上下的局面下,媒介融合似乎是媒體生存與發展的必經之路。

廣義的媒介融合包括媒體所有權、組織結構的融合,以及所形成的媒介產業和媒介市場的大融合。而這裡所說的媒介融合主要是指媒介技術融合。即由傳統媒介提供內容,新興媒體提供技術支持,共同發揮綜合協同效應的跨媒體合作。

目前媒介技術融合的表現形式有報紙的網絡版、手機報、電台的網站直播、網絡電視等,並且大都取得了一定效果。以網絡電視為例,網絡接入電視,讓人們在電視頻道和節目上有了更多的選擇。幾乎每個人都能在電視上找到自己感興趣的節目,這樣人們停留在電視機前的時間必然會增多,而網絡電視的個性化特點造成的受眾分化又必然會使電視節目和廣告投放的針對性提高,這樣收視率和廣告收入都會得到上升。

同樣是根據梅花研究的數據:2010年中國廣告市場(電視、電台、平面、戶外及網絡媒體)投放總額為6000億,而其中電視媒體廣告投放總額超過4500億,遠遠高於其它任何媒體的投放金額,並且還呈增長趨勢。?這裡面不能說沒有網絡電視的功勞。網絡電視廣告投放的精確性必然會使其效果得到更好地體現,其結果就是廣告投放額的進一步增加。

由此可見,新媒體並不是洪水猛獸,它在對傳統媒體提出挑戰的同時也帶來了機遇。面對新技術的沖擊,傳統媒體不要等新媒體來融合自己,而要主動去融合新媒體,從而掌握主動權。在與新媒體的合作中也要保持自己的特色,不能被新媒體牽著鼻子走。(作者系:西南交通大學藝術與傳播學院傳播學系傳播專業)

注釋:

①宮承波《新媒體文化精神論析》【J】《山東社會科學》2010年第5期發表,人大復印報刊資料《新聞傳播》卷2010年第9期全文轉載

②黃楚新《嬗變與重構:中國IPTV發展現狀與走向》【M】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08年版,122頁。

③﹝美﹞唐·泰普斯科特:《數字化成長:網絡世代的崛起》【M】,陳曉開、袁世佩譯,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1999年版,第111頁。

④劉正榮:《“人人即媒體”與大眾傳播要素的質變》【J】,《國際新聞界》,2007年第4期

⑤榮建華《新媒體技術對傳統媒體公信力的影響》【J】《青年記者》2010年第03期

⑥張燕 劉一賜:《“受眾參與”的充分實現——掘客模式的特性與價值》【J】,《國際新聞界》,2008年第8期

⑦劉衛星《傳統媒體如何應對新媒體》【J】,《中國廣播》2010年第12期

⑧﹝美﹞尼葛洛龐帝:《數字化生存》【M】,胡泳、范海燕譯,海南出版社1997年版,第143頁。

⑨來自中國國民閱讀網【DB?OL】(http://www.bkpcn.com/Web/ArticleShow.aspx?artid=105076&cateid=A21)

⑩?來自“梅花研究”數據【DB?OL】(http://www.slideshare.net/weiwuhui/2010-2011-7595325)

分享到:
(責任編輯:趙光霞、宋心蕊)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