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傳媒專題>>傳媒期刊秀:《今傳媒》>>2014年·第6期

電視新聞記者出鏡要點解析【3】

2014年06月11日10:16    來源:今傳媒    手機看新聞

四、注意採訪時的要點

(一)對新聞價值的判斷

新聞記者在現場報道時的表現取決於新聞記者的事實判斷力和價值判斷力,而這兩個判斷力統稱為新聞判斷力。作為一個現場報道的記者,既需要注意鏡頭又需要根據事實做出正確的判斷。比如,新聞記者在採訪一項十分重大的事件時,就要求新聞記者對於這件事的特點和性質在最短的時間內做出正確的判斷,從而用鮮明的語言進行描述,這個過程就是判斷能力的考驗。新聞記者在判斷事實時,主要表現在對事實的把握和對信息的捕捉,隻有將這兩個方面把握好,才能在報道的時候得心應手。

(二)注重提問質量

新聞記者在出境提問的時候應該注重提問質量,而不是模式化的提問,比如“請問您有什麼感想嗎”、“你怎麼看待這個問題”等,這種提問雖然可以讓對方擁有巨大的自由想象空間,但是,這種提問卻不容易挖掘到有價值的內容,回答者通常回答的內容和記者想要了解的內容並不符合。

對於一個記者來說,在出境中提出有質量的問題可以提高觀眾對這件事的興趣,因此,要做好准備工作,可以通過查閱資料來設計提問,對於提出有質量的問題這一點上,沒有捷徑可走。

(三)注意傾聽,進行互動

進行出境採訪時,沒有人願意處於在一個襯托別人的位置上,更沒有人希望自己的形象在電視上出現的時候,被矮化了。因此,在採訪過程中需要平等交流,尊重別人。記者在採訪別人時,有些內容是被採訪的人不想說的,而他們願意說的又不是記者想知道的,在這個情況下,就需要記者能夠認真傾聽,從而通過被採訪者說話內容中發現一些問問題的技巧,以便得到自己想要的內容。

(四)出境狀態

在進行出境採訪時,記者都十分注重自己在鏡頭面前的形象和現場採訪的狀況,這兩種情況也分主次,對於有些新聞記者來說,他們缺乏自信,因此對自身的形象十分的在意,因此忽視了現場採訪的狀況。

(五)把握情感

有些事件扣人心弦,記者常常會不自覺的在鏡頭面前流露出自己的真實感情。但是,記者在鏡頭前的情感十分重要,比如說中央電視台的王志,他在採訪時,給人的印象一直都十分穩健,但是他在採訪非典事故的時候,也真情流露,流下了眼淚,但是每當情感向深處發展時,他就會轉移話題。這種情感控制十分恰當。

五、結 語

電視新聞記者在出境之前,要做好准備,全面思考會發生的情況,以便在出境時迅速的應對。新聞記者出境能夠更好的宣傳新聞事件,但是在出境時,也需要注意以上提到的問題。出鏡記者隻有掌握更多的知識才能在鏡頭面前侃侃而談,為觀眾更好的服務。

參考文獻:

[1] 郭靜.試論電視新聞記者出鏡報道[J].大觀周刊,2012(43).

[2] 金雄振.電視新聞記者出鏡技巧探討[J].科技致富向導,2012(24).

[3] 佟玲.論電視新聞記者如何出鏡[J].活力,2009(10).

[4] 譚麗紅.電視新聞現場報道對出鏡記者的素質要求[J].金田,2011(12). 

上一頁
分享到:
(責編:趙光霞、宋心蕊)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