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傳媒專題>>傳媒期刊秀:《今傳媒》>>2014年·第6期

從地方創優節目選材看民俗文化的末落

鄧維泉

2014年06月11日10:48    來源:今傳媒    手機看新聞

摘 要:在自然進化的過程中,就像物種滅絕一樣,一些來源於民間,滋生於鄉間本土,甚至被人傳唱或演繹了上千年的民間文化,在經濟社會日益發展的今天,卻漸行漸遠,消失在歷史的長河裡。究其末落的原因,有自然的,有人為的,在我們近十年來的創優節目選材上就可見一斑。

關鍵詞:電視創優﹔選材﹔民俗文化﹔末落

一、引 言

創優節目選材一直是困擾電視編導的大問題。倒金字塔的選材范圍直接限制了基層電視台在創優節目上的選材。作為市級電視台來說,本身受地域限制,時尚不過大城市,文明不過古鎮,所以近十年來我們的創優節目選材,基本上都集中在有濃郁地域色彩的民俗文化上。

民俗文化是人類文化與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關於民生、民事、民氣、民藝與民智五個部類的各種社會事象,並將各種事象綜合形成的一種文化[1]。

渭南號稱陝西的戲窩子,秦腔、迷糊、碗碗腔、阿宮腔、老腔、同州梆子、渭華秧歌、韓城秧歌、石羊道情等,就劇種而言,不下十幾種。還有東雷上鑼鼓、血故事、撂鑼、提線木偶、皮影戲、竿戲等,民間文藝形式更多。受西安大朝廷的影響,這些民間文化千百年來演繹著皇城腳下的繁華。

當我們真正把眼光投向這些看似厚重的不得了的民俗文化時,卻覺得它離我們那麼遠,看似實在,又飄忽不定。創作的本意是用紀錄片展現,但又害怕這種“最有品味,最具精品魅力,最能體現電視綜合藝術的電視節目”誤解了民俗文化的本意。 所以,我們最終以文藝專題的形式來理解和表現這些歷史財富。

自漢代以來,便有世界上最古老的電影——燈影戲,即皮影戲在這裡發聲。皮影貫穿在歷史裡,影響著渭南人的精神生活。所以我們決定從皮影入手,然后以系列的形式,全面追蹤渭南地區的民俗文化。然而,前期的調研卻讓我們的心情沉重了許多,我們發現,渭南民俗文化正面臨著嚴峻的考驗,民俗文化發展存在著嚴重的問題。

1990年,張藝謀執導的《活著》裡葛優“演唱”的皮影戲,絲絲入耳,扣人心弦。重拾歷史,皮影戲也再度受到人們的關注。2006年,在當地政府的推動下,催生了以華縣雨田社為主的皮影制作和演出團體,旨在發掘和保護這項古老的民間藝術。社內也聚集了潘京樂、呂崇德、劉華、魏金權、姜建合等大師級人物。極盛時,雨田社在西安、臨潼等地先后開了五六家分社,皮影戲好像一夜之間又無比繁華,皮影制品也經過精美包裝后以禮品相送,誰曾想僅僅一兩年后,皮影就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危機。至2010年,所有的皮影演出團體基本解甲歸田,分設相繼關門歇業,一切又歸於沉寂。2013年我們調研時,也隻有個別藝人偶爾演出,一年之內也不過七八場之多,演出也多處於紅白喜事,真正做藝術表演的幾乎沒有。

東府合陽流傳著這樣一句民諺,“不吃踅面不看線,不算到過合陽縣”, “線”就是在合陽流傳了2000多年的古老劇種——線戲。民間俗稱“線戲”“線猴”“線胡”或“小戲”。合陽線戲班社屬於半農半藝的演出團體,藝人們農忙種地,農閑演戲。線戲在發展過程中,馳名藝人輩出。隨著時間的推移,一些老藝人的相繼過世,使這種的獨特的聲腔顯得尤為單薄。現在僅存的合陽縣提線木偶劇團除了偶爾外出演出,大部分都無所事事。在合陽處女泉景區,團長王宏民一班人苦苦支撐著一個演出舞台,在很少幾個饒有興趣的游客出錢點播時,才唱上一折。在我們調研的過程中,這種極具影響的獨特聲腔似乎也進入了一個秋風瑟瑟的季節,我們悲憫於這種文化形式的末落。在中國民族文化的發展進程中,伴隨著民族戰爭?民族遷徙?民族融合?災難?時間與空間交替?滄海桑田,不斷變化,同時也隨著現代化、城鎮化和全球化步伐的前進,民間文化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土壤越來越虛弱了,原本強勢的地位已變得極其脆弱了,其中大量的民族文化被遺失和伴隨時代的變化而沒落[2]。

皮影和線腔都是影響深遠的民俗文化,在渭北大地上堪稱渭南的文化符號。然而,它們的蕭條與末落,暗合渭南民俗文化的嚴重遺失。

隨著科技的迅猛發展,發達的現代物質文明對民俗文化的沖擊顯而易見,由此引發的民俗文化生態環境急劇改變,資源流失狀況嚴重,文化傳承者極其匱乏,部分傳統技藝面臨滅絕等問題不容忽視。

下一頁
分享到:
(責編:趙光霞、宋心蕊)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