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兵
與學員交流
2014第五屆中國傳媒領袖大講堂於7月5日至19日在上海交通大學舉辦。本屆大講堂邀請50多位傳媒領軍人物,一線編輯、記者、主持人和著名專家學者,為來自海內外160余所高校的350余名學子講授傳媒業改革創新的經驗與教訓,幫助學子們了解傳媒業界和學界的最新發展動態,深化對傳媒業和新聞傳播學科的認識。以下為復旦大學新聞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新聞傳播學博士后流動站站長、新聞學院學術委員會主任童兵7月10日下午在第五屆中國傳媒領袖大講堂上的演講。
童兵指出,新媒體時代是以個體為傳播主體的傳媒時代,公共信息傳播的自由度高,媒介生活暢通便捷,政府對新媒體的支持與投入增多,這是新媒體的優勢所在。但與此同時,傳統媒體遭遇沖擊,民眾輿論表達常處於無序狀態,政府通過媒體對輿論的引導無力乏味,信息安全同信息公開的沖突交鋒等現象也令我們憂慮。童兵認為,改變現有的輿論表達和輿論引導被動狀況,營造健康的媒體生態,構建輿論表達和輿論引導新格局,是放在黨委、政府和媒體面前的緊迫任務。
講座中,童兵介紹了新媒體時代下媒介生態的改變和媒介生活格局。他說,新媒體是信息傳播技術發展到較高階段的產物,新媒體為廣大民眾提供了廣泛參與新聞傳受、輿論表達和輿論引導的空間及渠道,極大地改變著輿論存儲、輿論表達和輿論引導的格局。
童兵指出,從參與者層面看,新媒體環境下,民眾直接參與新聞信息傳受活動,活動主體平民化、草根化、業余化、非專業化﹔新聞信息傳受內容呈現多元性和公共性﹔新聞信息的傳播渠道多樣化、低成本化、遠離把關人﹔新聞信息傳受過程實現交互性和強時效性﹔新聞信息傳受效果好,但影響面窄。
從媒體自身的層面看,傳播主體調整,傳播內容改變,新聞熱點和輿論事件的發生頻率有所增加。新媒體議題設置的自主性是其中的一個重要特征。
隨后,童兵分析了改革開放36年以來,中國輿論環境發生的歷史性變化。社會結構的重組造成了社會主體的多元化,中國社會的一個突出變化是利益主體和利益分配的差異化,形成訴求表達眾生喧嘩的格局。
他認為,由於採取以空間換取時間,為謀取眼前利益而犧牲長遠利益等錯誤發展方針,中國當下突發公共事件和群體性事件層出不窮,民眾的輿論訴求走向無序。新媒體提供的多樣化表達渠道和表達形態使輿論表達呈現出多樣性、分散性和個體性特征,導致了輿論表達的無序現狀。
面對無序的輿論表達,童兵認為,輿論引導同輿論表達之間存在著相輔相成的辯証關系。充分的輿論表達是進行有效輿論引導的基礎和前提,有效輿論引導又為有序的輿論表達創造輿論氛圍,輿論表達同輿論引導的自發性與自覺性在一定條件下互相轉化。他說,認識並處理好這種辯証關系,一定程度上可以克服普通民眾輿論表達的無序性。
最后,童兵分析了新媒體時代下輿論傳播和引導出現的新特點。他說,公眾在輿論形成、傳播以及引導中的地位與作用日顯重要,輿論傳播呈現碎片化趨勢,社會輿論呈現多元復雜的狀態,眾生喧嘩成為社會輿論的常見景觀。新媒體是提供平等、公開、海量的信息發布意見發表的平台,但隨著社會輿論可控性下降,輿論引導取得理想效果的難度越來越大。
面對新媒體時代輿論引導的新態勢,童兵鼓勵大家應該敬畏民眾,敬畏輿論,把信任公眾作為引導輿論的基本准則。不把輿情當敵情,不把公眾當對立面,不把意見領袖當“異見領袖”,認識和尊重輿論傳播規律。他說,新媒體時代只是傳播手段和傳播渠道變了,輿論傳播基本規律是不變的,對此要加深認識,堅持堅守。
童兵的演講熱情洋溢,在理論講解中論述人生道理,盡顯學者智慧。在近三個小時的演講中,全場共響起十余次掌聲。演講結束后同學們更是全場起立鼓掌,以表達心中對這位老教授的崇敬之情。(修璐璐 王安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