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傳媒專題>>傳媒期刊秀:《今傳媒》>>2014年·第7期

論融合媒介的空間特性及影響

陳長鬆

2014年07月25日08:32    來源:今傳媒    手機看新聞

摘 要:本文根據列斐伏爾的空間理論分析了融合媒介的空間特性及影響,認為融合媒介在物理空間上具有媒介使用空間的私人性特點,在精神空間方面表現出公私空間的融合性特征,在社會空間上主體具有自由轉換與主體間性特征。相應地,融合媒介的空間特性對媒介產生了三個方面的影響,即媒介閱讀空間的私人化轉型,媒介內容產制的公私融合化趨勢,媒介社會空間的實踐性愈趨強化。

關鍵詞:融合媒介﹔精神空間﹔社會空間

隨著網絡新媒體技術的發展,融合媒介逐漸成為業界、學界關注的焦點。作為一種新的媒介形態,融合媒介的出現及其成為主導的信息傳播方式,不僅極大改變了傳統媒介新聞產制的方式,也對社會發展產生了不可抗拒的推動作用,融合媒介已經產生了“革命性”的影響。應該說,融合媒介的這種“革命性”的影響,既源於新媒體技術的革新,也源於社會的空間需求。當前關於新媒體技術與融合媒介的關涉性研究很多,而從空間視角分析融合媒介的研究則相對較少,本文試圖就融合媒介的空間特性及有關影響進行討論。

一、概念界定:媒介融合與融合媒介

當前,對於媒介融合的界定較多,而對於融合媒介的界定則較少。從目前關於媒介融合的代表性定義來看,媒介融合至少包含兩個層面,一是媒介技術的融合,媒介功能的一體化﹔二是媒介組織的融合,各個媒介組織之間的合作與聯盟。應該說,融合媒介與媒介融合是兩個高度相關,但意義存在明顯差異的概念。從根本上說,媒介融合指向多個媒介的融合,融合媒介則指向多種技術融合的單一媒介。

本文將融合媒介界定為融合多種媒介技術,傳播功能強大的新媒介。由此,以數字網絡技術為基礎的傳播功能強大的各種媒介均可以稱為融合媒介。盡管傳統大眾傳媒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積極採用媒介新技術,發展網絡媒介,但應該看到,傳統大眾媒介的這種數字化發展是在融合媒介發展的背景下被動進行的,事實上,正是以手機、私人電腦等為代表的個人媒體推動了傳統媒介的數字化轉型。因此,本文研究的融合媒介主要是手機、Pad以及私人電腦等以“受眾”為“中心”的個人媒體。

二、融合媒介的空間特征

法國新馬克思主義哲學家亨利•列斐伏爾將空間分為物理、精神、社會三種形式。他認為,“我們所關注的領域是:第一,物理的——自然,宇宙﹔第二,精神的,包括邏輯抽象與形式抽象﹔第三,社會的。易言之,我們關心的是邏輯——認識論的空間,社會實踐的空間,感覺現象所佔有的空間,包括想象的產物,如規劃與設計、象征、烏托邦等。[1]”以空間理論考察融合媒介的空間特性,即是考察融合媒介在物理空間、精神空間以及社會空間等三方面的空間特征。

(一)物理空間:媒介使用空間的私人性

媒介的使用總是在特定的物理空間中進行的,在微觀層面,融合媒介的使用空間則偏向於個人私密空間,亦即從物理空間來看,社會主體使用手機、Pad以及個人電腦等個人媒體的融合媒介進行社會傳播主要是在私人空間進行的。個人媒介總是與私人空間相聯系的,個人媒介可以將個人空間從公共空間、家庭空間等分割和獨立出來,能夠保証個人使用的私密性,因而其使用具有很強的排他性,甚至即使是在公共場合,個人媒介的使用也因依附於公民個人人身自由的不可侵犯性而具有私人空間的特征,這是一種普遍性的現象。融合媒介使用空間的私人空間性極大提升了融媒使用主體的媒介實踐的自主性,為主體在不同媒介精神空間中的自由轉換提供了安全的物理場域。

(二)精神空間:公共空間與私人空間的融合性

融合媒介興起之前,公共空間與私人空間之間的界限是分明的,兩者探討的話題也具有明顯的“區隔”。傳統媒介的內容產制主要圍繞公共議題展開,這既緣於傳統媒介內在的公共性要求,也因為媒介資源的稀缺性。私人議題則通過人際傳播在小范圍內流傳,通常很難獲得傳統媒介的關注。融合媒介興起后,主體可以憑借融合媒介技術實現特定時空下公共空間與私人空間的自由切換,主體既可以為自己營造一個私人空間,也可以參與公共領域的建構,這就打破了傳統精神空間公私二元分離的狀態,融合媒介精神空間中公共空間與私人空間開始呈現融合的態勢。

(三)社會空間:主體自由轉換與主體間性特征

社會空間是社會關系的載體和容器,“空間裡彌漫著社會關系, 它不僅被社會關系支持,也被社會關系所生產”[2]。融合媒介的社會空間主要是指融合媒介空間的社會實踐性特征,亦即空間不是被動的,而是能動的,能夠通過實踐對社會產生影響。融合媒介的社會空間的實踐性突出表現在主體自由切換的特性與主體間性特征。主體的自由轉換,是指融合媒介使用者可以根據自身需要在不同的媒介空間中自由轉換,甚至實現不同媒介空間的共時態存在。主體間性是文化群體影響其成員的最重要方式之一,正是通過主體間性,文化認同才得以確認。不同主體、群體均可以通過融合媒介獲得一個表達空間,而融合媒介“全球媒體”的特征又使得每一個表達空間均具有成為“全球媒體”的可能性。因此,融合媒介使用主體的空間實踐也表現出鮮明的主體間性特征。

三、影 響

作為一種新的媒介形態,融合媒介的上述空間特性必然對媒介發展產生深遠的影響,以下即從媒介閱聽空間、媒介內容產制以及媒介社會空間三個方面論述融合媒介的空間特性所產生的影響。

(一)物質空間:媒介閱聽空間的私人化轉型

媒介閱聽空間是指媒介主體閱聽行為發生的物理空間場所,主體的任何閱聽行為都是在一定的物質空間中進行的。物質空間不僅是一個位置和范圍,同時也是一種束縛的規則,“空間事實上也具有文化內涵,它是各種社會行動建構的產物,標示著某種關系和結構”[3]。閱聽空間作為客觀的物理空間,不僅僅表現為受眾發生閱聽行為的特定地理場所,而且也會對閱聽內容產生制約作用,亦即在特定的空間閱聽相對特定的媒介內容。

如前所述,融合媒介的使用空間具有私人空間的偏向性,這意味著,融合媒介使用主體的閱聽行為主要是在私人空間中進行的。私人空間是個人的私密空間,私人空間的閱聽實踐最為復雜多樣,其個性化色彩也最濃。個體憑借手機、電腦等融合媒介不僅可以實現不同空間的自由切換,還可以創造屬於自己的個性空間。隨著融合媒介成為個體信息傳受的主要媒介,媒介的閱聽空間也開始向私人空間轉型,當下傳統媒體大力發展網絡媒介即是媒介空間轉型的明証。應該說,盡管存在盈利前景不確定的風險,傳統媒體仍然“積極”創辦網絡媒介,嘗試媒介融合的發展道路。內中原因隻能是融媒時代,傳統媒介隻有走融合媒介的技術路線,通過融合媒介才能“順利”進入個人空間,引起更多的關注,這是其實現傳播效果的前提基礎。

(二)精神空間:媒介內容產制的公私融合化趨勢

傳統媒介的內容產制主要圍繞公共議題展開,這既緣於傳統媒介內在的公共性要求,也因為媒介資源的稀缺性。私人議題則通過人際傳播在小范圍內流傳,通常很難獲得傳統媒介的關注。融合媒介興起之后,融合媒介的精神空間所具有公共空間與私人空間的融合性特性,對傳統媒介的內容產制產生了重要的影響,媒介的內容產制開始呈現公私融合的趨勢,公共議題、私人議題的邊界日益模糊。

如上所述,融合媒介的使用主體在不同的媒介空間中是可以自由轉換的,主體可以輕鬆地進入公共領域進行公共議題的討論,也能夠將私人話題帶入公共空間,使得它們相互滲透、包容與迅速轉化,形成一種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界限模糊的空間形態。公共空間與私人空間的這種雜糅化形態,使得大量的有關情感、婚戀、小資生活、口水紛爭等私人話題進入公共空間,佔據公共空間。盡管網絡媒體的內容產制最為典型地表現出公私融合的特性,但是這一特性也鮮明地表現在傳統媒體的內容產制上,當前電視、廣播、報紙等傳統媒介的內容產制越來越偏好私人議題。傳統媒介為了迎合受眾的獵奇心理,追求高收視率,大量炮制“偽公共話題”,原本應該探討公共議題的大眾媒介現在卻被私人議題佔據,造成了公共資源的浪費。

(三)社會空間:媒介社會空間的實踐性愈趨強化

如上所述,融合媒介的社會空間是社會實踐的空間,能夠通過實踐對社會產生能動影響。因此,媒介社會空間的實踐性強調的是主體通過媒介實踐產生的對社會的能動作用,這種能動作用能夠催生新的社會現象,具有推動社會“發展”的力量。“空間不是自然性的,也不是一個物質性的器皿,它是一種充斥著各種意識形態的產物[1]”基於經濟地位的區分、身份文化的認同、社會階級的差異,影響著社會空間中社會關系和意識形態的流動和生產。

融合媒介賦予了主體自由切換的特性與主體間性特征。物理空間存在空間的地域廣泛性與使用空間的私人空間偏向性,讓主體可以自由切換,這種切換是能動的,為主體的“個體”表達提供了呈現的空間。主體間性則讓單個個體的表達有機會成為群體表達,形成“合議”。相較於個體表達,群體表達具有了輿論的形式,具有了推動社會發展的能動力量。新世紀以來出現的一些社會熱點現象充分反映出媒介社會空間實踐性愈趨強化。比如網絡問政、網絡反腐、網絡群體事件等網絡社會現象,盡管上述網絡社會現象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負面效應,但總體看來,其正面效應是不容忽視的,融合媒介正在成為推動社會健康發展的重要力量。可以說在融合媒介的倒逼下,傳統大眾傳媒的實踐性也有所增強。事實上,大眾傳媒對網絡議題的關注、挖掘本身已經反映出大眾傳媒實踐性的增強,某些議題也正是因為融合媒介與傳統媒介的“合議”才引起全社會的關注,才有了解決的可能。

(作者系:淮陰師范學院 傳媒學院)

參考文獻:

[1] 包亞明.現代性與空間的生產[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2] Henri Lefebvre. The Production of Space[M].Oxford: Wiley- Blackwell,1991.

[3] 戴烽.家庭空間與公共空間[J].青海社會科學,2007(6).

分享到:
(責編:董慧(實習生)、宋心蕊)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