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

在媒體融合中探索輿論引導新路子(新媒觀察)

丁 偉

2014年08月14日05:47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在媒體融合中探索輿論引導新路子(新媒觀察)

  “不當“教師爺”,不能“打官腔”,要以理服人,以情動人。尊重互聯網規律,運用互聯網思維,深入研究網民特別是青年網民的心理特點和接受習慣,創新內容、創新表達、創新服務、創新運營” 

  兩年前,人民日報法人微博也有過“辦好是戴項鏈,辦不好是戴鎖鏈”的擔憂,也曾遭遇“微博這個地方,人民日報來干什麼”的吐槽。兩年過去,人民日報法人微博收獲的是網民信任。

  借助微博平台,人民日報的傳統優勢得到增強和放大,“你好,明天”“人民微評”這些原創的評論欄目以其清新文風和獨特視角,在微博輿論場獨樹一幟。借力社交媒體,人民日報在新聞媒體領域擴大了傳播力、影響力,在更廣泛的人群中提升了品牌認知度和美譽度。兩年的辦博實踐讓我們收獲了這樣幾點認識:

  一是確立穩定的價值體系,不能“隨大流”。人民日報法人微博政治性、政策性很強,關注度高,敏感度也很高,各種各樣的觀點、訴求都想借助這個平台發聲。這就要求我們耳目清靜,心有定力,不為流言所惑、不為雜音所擾,始終以事實為依據,以主流價值為准繩,以科學理性、公平公正去謀取最大公約數,激發建設性力量。如果心中無數、人雲亦雲,必然進退無據,也將失去存在價值。

  二是保持平等的對話姿態,不能“打官腔”。社交媒體的最大特點就是平等交流、參與互動。這就要求我們改變“我說你聽”的單向傳播思維,以“友好不討好、親和不迎合、對話不對立”的姿態,與網民開展交流互動。不當“教師爺”,不能“打官腔”,對待不同聲音,要以理服人,以情動人。居高臨下、面孔生硬,隻會拒人於千裡之外,即使再正確的話,也難以入耳入腦。

  三是轉變傳統思維模式,不能吃老本。社交媒體作為一種新興媒體,有其內在的傳播規律。尊重互聯網規律,運用互聯網思維,深入研究網民特別是青年網民的心理特點和接受習慣,創新內容、創新表達、創新服務、創新運營,線上與線下相結合,增強親和力、吸引力和粉絲黏合度,從而實現在融合中引導、在引導中融合。

  今年6月12日,全新的人民日報客戶端正式上線。人民日報法人微博的國際傳播項目也將正式啟動。我們將以改革創新的精神,以求真務實的態度,進一步辦好微博、微信、客戶端等新興媒體,為加快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融合發展,探出條路子、做出個樣子。

  (摘自人民日報社新聞協調部副主任丁偉在“新媒體論壇暨人民日報法人微博創辦兩周年研討會”上的發言)

分享到:
(責編:劉軍濤、趙光霞)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