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傳統意義上的報紙“開天窗”,是由於新聞檢查的原因而被迫抽去稿件,在版面上留下成片空白。在近現代的中國,“開天窗”一直被視為進步報人對抗新聞檢查的手段。考察世界報紙發展史可以發現,“開天窗”也曾作為吸引讀者參與和廣告創意的手段。在網絡時代,報紙電子版“開天窗”,則是對有關部門查處違禁內容的配合行為。從編輯學的角度來看,“開天窗”既是一種世界性的版面語言,同時也蘊含著媒體與權利博弈的政治意涵。因其符合視覺傳播和心理學的相關原理,因此具有正常版面難以企及的傳播效果。
【關鍵詞】開天窗 留白 版面語言 新聞檢查
2014年7月19日,馬航MH17航班墜毀的第三天,荷蘭的新銳報紙NRC-Next在頭版開了一個大大的“天窗”——整個版面不著一字。如果沒有報頭,就是一張原生態的新聞紙。
該報是一家以深度報道和評論見長,以25-34歲的高學歷青年為主要閱讀對象的新銳早報,版面設計曾獲2008第十屆歐洲報紙設計大獎。盡管至今,該報也未對這一“天窗”所表達的准確含義作任何說明,但它至少表明了該報編輯部對此事“有話要說”和“欲說還休”的態度,並引起了輿論的關注。新聞史和編輯學中的一個傳統概念——“開天窗”也隨之被激活。
“開天窗”定義新解
何謂“開天窗”?一般認為:“報紙版面被迫抽去稿件而形成的空缺,是報紙抗議新聞檢查的一種方式,報紙為了抗議某種檢查或高壓,又要讀者知道真相,有意在版面上留下空缺,因形同天窗,故名。‘開天窗’最早出現於清朝末年。”[1]
1911年10月11日,《國風日報》關於武昌起義和各省宣布獨立的消息被清政府警方強制抽去。次日,該報頭版出現的整版“天窗”上隻印了一行字:“本報得到武昌方面消息甚多,因警察干涉,一律削去,閱者恕之。”但是,這是否中國歷史上最早的報紙“開天窗”?仍需新聞史學界進一步考証。
從世界新聞史的角度來看,西方有據可查的最早“開天窗”的報紙,是1690年9月25日波士頓出版的美國第一張報紙《國內外公眾事件》(Publick Occurrences, Both Foreign and Domestick)。該報的創刊號(也是終刊號)隻有4個版,其中第4版即是整版空白,目的是“讀者可以在傳閱前將自己知道的新聞寫上去”。[2]其動機並非像以上定義所說,是為了“抗議檢查”,而是為了發動讀者寫“公民新聞”。
這種做法直至今天仍然為一些報紙沿用。例如:2007年4月17日,《鄭州晚報》A05版除左側不足一欄的位置外,大部分的版面都是空白,隻在空白的頂部有幾行提示性的標題文字,希望華夏子孫在此處寫下拜祖的祈福語。
還有的報紙“開天窗”不是為了抗議,也不是吸引讀者的參與,而是出於新聞職業道德的考慮,虛化不宜刊登的內容。2012年5月28日,煙台《今晨6點》的頭版採用一半“開天窗”、另一半寫實的新穎設計,處理敘利亞的一則慘案報道。在左半版的“天窗”中間,用幾行小字表達了敘利亞32名兒童慘遭炮轟,“令人震驚的慘烈圖片讓我們不忍選擇”的編輯部態度﹔右半版則是煙台文化廣場上2000個中國孩子一起描繪夢想。該版版面虛實結合,視覺對比強烈,傳播效果明顯。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