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傳媒專題>>傳媒期刊秀:《中國報業》>>2014年·第8期

《福布斯》易主的背后【3】

張文娟   徐珊珊

2014年08月25日16:43    來源:中國報業    手機看新聞

紙媒數字化生存 內容渠道兼重

在紙媒日漸衰落的今天,“紙媒將死”的聲音不絕於耳。但筆者認為,如果紙媒能夠面對傳媒業新形勢主動調整思路、順應趨勢積極創新轉型,仍有望走出一條與新興媒體共生的數字化道路。美國《新聞周刊》停止印刷一年后決定重新發行印刷版,也恰恰說明紙媒未來不是夢。

福布斯中文版副主編尹生認為,互聯網出現后紙媒開始走下坡路,但如果僅僅因此就認為互聯網殺死了紙媒,這個結論未免太廉價了。

一方面,紙媒要堅持“內容為王”的原則,在內容創新、報道品質提升、專業和深度方面苦練內功,提高品牌意識,這是提升紙媒可持續競爭力的根本所在。資深中國媒體人仲偉志說,無論使用什麼介質,這個世界仍然需要高品質的媒體,需要它們提供准確、平衡、高成本的報道和先進的思想觀念。

調查顯示,受訪者選擇傳統報紙的3個主要原因是深度報道、可快速閱讀和易讀。紙媒報道內容的進一步細分化,將有利於其進行更准確的目標定位,穩定讀者群。對紙媒未來抱樂觀態度的業內人士表示,眼下數字媒體帶來的沖擊將進一步促進紙媒間內容的分化,“對紙媒的內容要求更高”,紙媒的轉型可以將壽命“無限延期”。

有分析指出,紙媒的一個發展方向是回歸媒體誕生的初衷,即服務政黨政治或商業巨頭,正如上海報業的合並,以及黨報輿情市場的迅速發展壯大﹔另一個方向即面向自己的受眾,通過提供服務增值實現自身價值,如廣州日報以及南都為代表的媒體,進行社區報的大膽嘗試,探索鎖定特定區域的有效覆蓋群體,通過包括客戶價值最大限度挖掘,實現媒體價值的增值。

另一方面,紙媒必須創新經營思維,積極主動順應網絡時代,進行多媒介融合的探索,對新聞生產流程進行再造,使新興媒體“為我所用”,以“平台化”的理念去發展紙媒,實現經營模式的多元化。當年《讀者文摘》首席執行官瑪麗•伯納在破產申請中提到,“在現在這個時候運作媒體,如果不懂得去開拓利用新興得勢的各種平台,注定隻有死路一條。”

面對日益多元化的用戶需求,紙媒應當構建統一的新聞信息數字化處理平台,將優勢內容資源整合,將原來僅供紙媒的新聞內容編排延伸為多種傳播形態的產品類型,利用多種先進的信息傳播技術,與新興媒體互動整合,使紙媒傳播效應和影響力最大化。

紙媒還可以創新面對用戶的方式。比如,借用近些年新出現的垂直媒體模式,首先構建用戶關系,然后根據用戶需求重組內容生產。這能夠改變紙媒過去帶有強制性的訂閱服務方式,更加注重產品針對性和個性化。

瑞典公司MegaNews去年已開始進行這方面的嘗試,在街頭放置報刊自動售賣機,通過網絡連接報紙與雜志電子版內容,用戶可以在售賣機屏幕上瀏覽報刊內容摘要,然后通過觸摸屏選擇他們喜愛的報刊內容,使用信用卡在觸摸屏邊上的刷卡機進行支付后,其選擇的報刊內容會被打印出來。這種更環保高效的報刊“生產”方式或將開啟紙媒定制經營的新模式。

(作者單位:新華社信息部) 

上一頁
分享到:
(責編:張惠丹 (實習)、宋心蕊)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