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偉光(資料圖)
據人民日報官方微博消息,中央電視台原台長楊偉光因病於9月20日晚去世,享年79歲。
另據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副院長喻國明微博消息,楊偉光系當晚在協和醫院去世。
人民日報官微稱,他是中國電視產業最早的拓荒者之一。
1985年,楊偉光從中央人民廣播電台調至央視擔任副台長,主管新聞﹔1991年,楊偉光被任命為央視台長。這之后,他帶領央視走上了電視改革的破冰之旅,直至1999年卸任台長職務。
這一段破冰之旅,足以讓他在中國的電視史上留下深深的印記。
初出茅廬
在央視的光芒,幾乎掩蓋了一位年輕人曾經的成長經歷。回頭來看,楊偉光一步步努力,對新聞的理念更是在學習和實踐中一點點累積而來。
1935年出生的楊偉光是廣東梅州客家人。
有“世界客都”之稱的廣東省梅州市,是著名的“中國歷史文化名城”,洪秀全、黃遵憲、丘逢甲、張弼士、李光耀、葉劍英、曾憲梓、田家炳都曾在這片土地上出生和生活。
楊偉光是窮人家長大的孩子,靠政府助學金讀到高中,畢業后考上了北京大學中文系新聞專業。那一年北大新聞專業在全國隻招收28名學生,楊偉光就是其中之一。
1958年,北大新聞專業並入中國人民大學新聞系,1961年,楊偉光人大畢業后,被分配到中央人民廣播電台工作,從此投身新聞行業。
“那時候我是窮學生,沒有收音機,對廣播一點都不了解,我就把所有關於廣播的書、刊都拿來自學。”楊偉光后來回憶說。
在央廣的24年裡,楊偉光從一個初出茅廬的大學生變身業務骨干,由一名普通編輯、記者成長為部主任、副台長。
1982年,楊偉光出任央廣副台長,提出“全台共同辦好新聞部”。
當時,央廣主要是轉發報社、通訊社的新聞,獨家新聞、重大新聞很少。楊偉光和他的同事們在此后的幾年中,“炒”了新聞界一系列重大新聞,其中包括《天津靜海縣大邱庄堅持改革集體致富》。
當年,央廣為這組大邱庄的連續報道還吃過“狀子”。
那是1984年夏天。在幾篇關於大邱庄的消息稿發出后,楊偉光意猶未盡,於是和台長楊兆麟一行8人直奔大邱庄做實地調查,寫了5篇報道,掀起大邱庄宣傳的小高潮。
楊偉光與記者康平合寫的通訊《農村改革的帶頭人——禹作敏》播出后,天津市有關單位寫信到中宣部,舉報楊偉光等8人在大邱庄大吃大喝、報道失實。
“其實我連喝酒都不會喝。”楊偉光說。結果央廣不訴而勝。
一紙調令
1985年7月,正當楊偉光專心致力廣播新聞改革時,突然接到一紙調令,要其調任央視副台長,主管電視新聞。
如果沒有1985年春晚的“失誤”,楊偉光可能不會接到這份調令。
那一年,央視把春晚舞台搬到了北京工人體育館,從小舞台到大場館,當時的直播能力卻沒有跟上,這一創新初衷遭到了觀眾的批評。
據說央視每天都會收到大量的批評信,當年3月2日央視在《新聞聯播》裡專門向全國觀眾道歉,表示:“誠懇接受大家的批評。”
原廣播電視部的領導把這屆春晚的失敗歸因為把關不嚴,決定從電台“空降”一位副台長去央視。
之所以選中楊偉光,有報道稱,是因為他的文章《廣播會被電視沖垮嗎?》引起了原廣電部部長吳冷西的稱贊。
這篇文章是楊偉光研究廣播、電視后寫的,文章的主題是:隻要注意發揮廣播的特點,廣播的優勢地位仍可保持。文章發在內部刊物《編播業務》上。
接到命令的楊偉光意外之余,心情也有些復雜。
當年,電台的境況好過電視台,處在輝煌期的央廣可以說是中國新聞傳播界第一大媒介。他作為副台長,管了大半個攤子,包括新聞部、記者部、工業部、農業部、軍事部、民族部、研究室和廣告部等許多部門。
在堵了時任廣電部部長艾知生的門卻被告知“已經定了”之后,他辭別電台同事做了央視的副台長。
“來CCTV的頭兩個月,我一句話沒說。”楊偉光埋頭調查兩個月。
當時中央電視台隻有兩套節目,播出的新聞平均每天才28條,《新聞聯播》半個小時播出的新聞在15條左右,信息量小,新聞價值不高,且“新聞不新”,時效性總是落在廣播和報紙的后邊。
為了改變當時電視新聞時效慢、報道面窄、信息量少的局面,楊偉光提出抓三個字:快、短、多。
快就是北京晚六時前的重要活動,力爭當晚七時的《新聞聯播》就播出﹔各地白天重要活動力爭當天播出。
短就是以短為主,搞簡訊,幾十秒一條新聞,一句話一條新聞。
多就是匯天下之精華,增加信息量。
此外,他還提出要改變新聞結構,減少會議、外事和生產新聞,增加經濟、社會和科、教、文、衛、體方面的新聞,提高可視性。
“楊偉光把他在中央人民廣播電台的路子搬到CCTV去了!”央視的編輯記者們紛紛議論。
楊偉光還展開了與老東家央廣之間的比拼。
1987年,廣東全運會尚未開幕,楊偉光和同事得知央廣把演播室搬到廣東去的消息。他們趕緊商量應對之策,最終決定以打字幕新聞的方式保持信息發布的領先。
全運會比賽的結果,一般兩三分鐘即可傳到北京CCTV播出機房,5分鐘左右就可以出現在電視屏幕上,時效大大超過了央廣。
央廣老播音員張之隻好無奈地吐槽說,“你們這字幕新聞沒轍了!”
新的嘗試
在解決了新聞的時效性和信息量的問題后,楊偉光將注意力集中到轉變電視新聞傳播觀念上。
楊偉光和同事們接下來在新聞節目中做了一系列新的嘗試,創造了多個第一次:
第一次在《新聞聯播》裡打破常規,把國際新聞作為頭條播出:《美國挑戰者號爆炸》的新聞放在了《新聞聯播》的頭條,播了6分鐘。
第一次播放全國人大常委會討論制定“破產法”實況,用電視紀實的方式報道人大常委會議,打破了神秘感,反映我國民主生活的進展。
第一次實況錄播中外記者招待會,第一次運用滾動字幕播出……
1987年全國“兩會”召開前夕,中宣部召開宣傳單位負責人會議布置報道工作。時任中宣部常務副部長郁文在會上點了中央電視台的名,問今年報道記者招待會有什麼新路數。
楊偉光意識到,中外記者招待會上記者提的問題,最能反映“國內思想動態和海外輿論對我時局、政策方面的種種曲解和疑慮”,而領導人的答記者問,最能消除“曲解和疑慮”。
“如果把中外記者招待會實況的錄像播出去,直接同觀眾見面,是一種最好的報道方式。”楊偉光說。
出乎他的意料,錄像播出的方案連過幾關,得到同意。
為了穩妥起見,時任廣電部副部長馬慶雄和他還組織了一個顧問組,請老同志當顧問,幫助在政策上把關。
美國《基督教科學箴言報》報道說,中國政府通過電視向全國轉播了數次記者招待會,報道了記者向國家高級官員提問的種種情況,顯示了前所未有的開放姿態。
在上世紀80年代,每一點小小的改進,都可能意味著觀念上極大的變革。1987年的那次電視轉播,對於中國電視也帶來了深遠的影響。
新聞立台
在央廣和央視任職副台長期間的經驗,為楊偉光真正掌舵央視后的改革打下了基礎。
1991年12月18日下午,楊偉光接到一個緊急電話:“不管做什麼,馬上到台長辦公室來。”
他急忙趕到台長辦公室,隻見艾知生笑吟吟地拿出一個文件,向楊偉光宣布道:“經中共中央批准,任命楊偉光同志為中央電視台台長……”
擔任央視台長后,楊偉光提出要把中央電視台建成“世界一流大台”的口號。他最重要的理念便是“新聞立台”。
“為什麼要提出新聞立台呢?以前電視台被當成娛樂工具,主要就是放電影,轉播舞台劇、話劇,放些新聞也是新聞簡報,沒有時效性。我到電視台以后有了新聞改革的思路,但是(20世紀)80年代還不具備這種條件,不適宜搞批評。到90年代,中央領導提出要抓一些熱點問題,我覺得時機差不多了,就試著做,新聞單位應該敢於碰這些問題。”楊偉光后來回憶。
1993年,《東方時空》應運而生。
由現任中央電視台副台長孫玉勝牽頭,7個頗有創新意識的年輕人組成了新聞改革策劃班子,他們很快就拿出了一個策劃方案。
這是一份不同於以往任何形式的新聞欄目方案,欄目時間有60分鐘,前20分鐘是新聞,后40分鐘分成四個板塊,即《東方之子》《生活空間》《金曲榜》《焦點時刻》,欄目的名稱擬叫“新太陽”,還有幾個備選名稱。
楊偉光看到這份策劃案非常高興,同大家對每個欄目的內容、定位都作了深入的研究。最后議到名稱時他說:“欄目的名稱不能叫‘新太陽’,容易引起歧義,去想幾個新題目來,再從中選擇。”
過了幾天,這些年輕人又拿出20多個新名稱供他參考。當楊偉光看見“東方時空”這幾個字的時候,眼前一亮。
“中國是東方文明古國,正好符合這個名稱的‘東方’﹔‘時’就是時間,有一種歷史感﹔‘空’則是無限的空間,有氣勢。”楊偉光回憶。
他毫不猶豫地在“東方時空”上畫了個圈,於是《東方時空》就這樣誕生了。
《東方時空》一經推出,立即引領了電視新聞改革的潮流。以此為發端,《焦點訪談》《實話實說》《新聞調查》等欄目相繼問世。
楊偉光承認,這樣的嘗試開始時非常小心。
“1993年開辦《東方時空》,裡面的《焦點時刻》就是講批評。剛開始做這個節目我就要放在垃圾時間,批評內容很難把握,我不希望很多人看,但是要做。”
那時,楊偉光每天早晨起來要先看《東方時空》,看完以后去上班。
“結果沒想到,《東方時空》一出來大家7點也都看了,因為它的內容擺在那兒。一年以后把抓熱點的節目從早上7點放在《新聞聯播》的后面,就是《焦點訪談》。”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