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傳媒專題>>傳媒期刊秀:《中國報業》>>2014年·第9期

“兩張皮”如何融合

 王君超

2014年09月22日13:45    來源:中國報業    手機看新聞

新聞是實踐性很強的人文學科,很難設想隻懂新聞理論和新聞史,而不懂得採、寫、編、評、攝、錄的學生,將來如何適應“真刀真槍”的新聞工作。幾年前,新聞界曾有“博士生不會寫導語”的怪現象,與此同時,也經常聽到一些名記者不會寫學術論文,致使新聞工作經驗無法上升到理論層面的說法。凡此種種,都說明“理論與實際脫節”不是陳詞濫調,而是一個殘酷的現實。

那麼,作為未來新聞工作者“搖籃”的新聞院系,如何從實踐教學做起,加強理論與實踐的融合?

創新的實踐教學

近年來,新聞學界有個錯誤的理解,即認為實踐教學純粹是學生的事。“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理念有其一定的合理性,但新聞實踐教學的起點,則是教師。沒有具備豐富新聞實踐經驗的教師規劃與指導教學設計,實踐教學就會流於空談。

新聞學教師是需要資格的。這個“資格”首先就是豐富的新聞工作經驗。如果缺少新聞從業經歷,可以通過到新聞單位“參與觀察”(挂職、學習)來彌補。有的教師做過多年的記者、編輯、評論員,但是已經“淡出江湖”多年,那麼應當與新聞單位保持良性互動,參與其改版、策劃、節目研討會,或者經常性地帶學生進行實地採訪。

但是,即便一所新聞傳播學院不乏擁有這樣“資格”的教師,因為教學、科研任務繁重,也不可能經常性地指導學生進行新聞實踐﹔而在實習階段,則完全將學生交給了新聞單位,很少有教新聞課的老師進行同步輔導。這種結構性問題,決定了“理論與實踐脫節”的弊病不可避免。

如果承認這一點,新聞教學就需要尋找另外一種模式,即尋找理論與實踐的“共時性”。《河南日報》兩度與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合作,用資深記者和指導教師的“雙導師制”來指導學生進行新聞實踐,對於創新新聞實踐教學模式,優化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實際效果,無疑具有較大的現實意義。

此前,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與國資委聯合推出的“清華學子進國企”活動,同樣採取了由新華社、中青報的資深記者與學院的教師進行“雙導師”指導的模式。這種運作模式由業界、學界聯手,採用的是“師傅帶徒弟”的“手把手”教學方式﹔而且打破了選題、採訪、寫作、採訪札記的界限,使學生已有的知識積累在實際操作中融會貫通,符合融合新聞(Convergence Journalism)的理念。相比單一的課堂“演示教學”或專業實習,這種實踐模式因為選題較為重大,且有固定的發表平台,實踐成果便於觀測、評估,更能培養學生的綜合業務能力。

系統的實踐教學

20年前,筆者在做新聞單位“要聞編輯”時,有關部門曾下過一道不准濫用“系統工程”的禁令。媒體充斥“系統工程”的字眼,確有用濫、用俗的嫌疑。但用系統科學的觀點來看世界,又有哪一項活動不是“系統工程”?

融合教育(Convergence Education)的教育理念也是如此。目前沒有哪一個新聞院系不在強調“實踐教學”,但是如果這個“實踐教學”是片面的,而不是一個“系統工程”,實際的教學效果就可能“重點偏差”(missing the point)。

“系統”意味著綜合開發實踐教學資源,“在一個大盤子裡考慮問題”。從縱向來看,教學安排、課程設計、教學環節的布置,具體的活動安排,都需要突出“實踐”二字﹔從橫向來看,並非隻有新聞業務課程才需要進行實踐教學,一些理論基礎課更需要實踐教學。推進“實踐教學”,就要綜合考慮課程的設置和師資配置,系統調配教學與社會資源。

比如,講新聞評論,如果沒有“在場”,只是關注微博熱點或從媒體的報道上截取“由頭”,就會偏聽偏信、偏信偏評﹔講媒介素養,如果不做實際的案例分析和深度訪談,就不會深刻理解“媒介傷害”的發生機制﹔講媒介文化,如果缺少對亞文化群體的“零距離接觸”,就會對“風格”、“抵抗”和“收編”等一系列形而上的學術概念不甚了了﹔講廣告課,如果不通過“參與觀察”去解碼,就無法洞悉其蘊含的意識形態……系統的實踐教學理念,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而不是沒有理論教學的實踐,或者脫離實踐的理論教學。在這種理念的指導下,即便是寫畢業論文,也可以選擇“以作品代論文”的形式,寫作(拍攝)具體的新聞作品,之后再進行理論的剖析,將實踐教學“進行到底”。

辯証的實踐教學

有人極力反對“辯証法”,將其歸結為詭辯論的淵蒴。其實,他們要麼沒有全面理解辯証法,要麼是把一些“假辯証法”當成了辯証法。

“實踐教學”必須講辯証法。否則,一味講“實踐”而輕視理論,那麼就隻能培養出“新聞匠人”,而培養不出“新聞達人”。前者雖然可以把十八般新聞技巧運用得爐火純青,但由於缺少理論深度,而無法參透新聞的真諦。“新聞達人”即傳統媒體時代所說的“專家型記者”。他們不僅具有較強的實際操作能力,而且還具有深厚的人文素養和批判性思維。因此,以流水線的方式生產“易碎品”並非他們的最終目標,其日常工作實踐體現著新聞專業主義的要求和人文主義的新聞職業精神。培養這種被港台稱為“全人”的新聞人才,才是大學博雅教育,也是新聞實踐教學的真正目標。

多年來,新聞學界和業界有一種水火不容的怪現象——業界批評學界紙上談兵,學界批評業界理論淺薄。記得剛進入媒體工作時,新聞界流傳一個“笑話”:一位新聞學教師在一家大報學習,經常把編輯們丟到廢紙簍裡的標題翻出來,分析一下,然后寫進教材。這個“笑話”反映出業界對學界的誤讀與不屑。他們不知道,新聞生產和生產者都是新聞學研究的對象。那位老師所做的,正是試圖拉近理論與實踐的距離。因為研究媒體的“顯性文本”是容易的,研究“隱性文本”,則必須採取類似的“參與觀察”方法或深度訪談方法。

相反,學界對業界也多有“不屑”。例如,他們經常會將“四不像”的稿件和有“硬傷”的版面在課堂上“示眾”﹔經常批評記者分不清新聞與宣傳、新聞與評論、新聞與廣告,認為網絡時代的新聞業質量正經歷著嚴重的下降。但是他們恰恰忘了,一代又一代的新聞人,大部分是由新聞院系輸送到新聞崗位的。“科班出身”的新聞工作者出現這樣或那樣的專業問題,雖然也有新聞政策等結構性的原因,但也反映出新聞理論與實踐“兩張皮”、理論講授不深不透的問題。

凡此種種,都是不懂辯証法的表現。“要想咸,加點兒鹽”,實踐教學也是如此。片面強調實踐而否定理論教學,或者片面延長實習的時間,擠壓理論教學空間,隻會使得“新聞無學”的陰影越來越重。“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舟也無力”。未來新聞工作者的“后勁”,實踐教學的良好效果,都有賴於理論教學的升華。

基於以上理念,有必要在新聞教學中辯証地進行實踐教學——教學中有實踐,實踐中有教學,實踐與教學高度融合,通過實踐達到理論教學目的。

(作者: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博導)   

分享到:
(責編:張惠丹(實習)、宋心蕊)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