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陳佩斯自導自演,楊立新、劉蓓、李文玲等喜劇明星主演的都市喜劇《好大一個家》將於9月29日登陸南京新聞綜合頻道,在十一長假期間給觀眾帶來歡樂。作為陳佩斯闊別熒屏十多年后的喜劇作品,觀眾期待十足,昨日陳佩斯與制片人鄭凱南來寧,現場受到“南京大媽審片團”的熱烈歡迎。對於當年被央視封殺的塵封往事,他笑言,從前不敢說,其實沒有什麼苦悶的勵志故事,只是過上了晒晒太陽陪伴家人的幸福生活。
戲裡變身深情土豪
陳佩斯表示,自己不會按照時下“吃得開”的《泰囧》等影視作品的喜劇方式走,而是有自己的路徑,幸虧遇到曾出品《空鏡子》等劇的金牌制片人鄭凱南給了導演很大“話語權”。而鄭凱南則評價陳佩斯是一個“拼人品”的合作者。“跟我以往盡暴露人缺陷的作品不同,這個戲一團和氣,對我挑戰很大”。在劇中,好男人楊立新在劇中扮演一位“呆萌”的數學老師,而一向扮演身處“窘境”小人物的陳佩斯,曾以“二子”這一喜劇影視形象深入人心,此次搖身一變“雞賊”地產開發商,一身名牌、出門大奔,一改往昔“落魄”形象。其對於事業和感情則頗有責任感,在“三夫兩妻”沖突感十足的人物關系中,與劉蓓飾演的前妻之間可謂剪不斷理還亂。
現在不再苛求環境
陳佩斯如今在北京經營的大道喜劇院不僅在兩個小劇場演出碩果累累,表演培訓班也做得風生水起。他說自己一直不做喜劇電影,也不演影視劇,主要是找到了話劇這片新天地,讓自己真正成長,其實“影視小品是我的積累,喜劇作品到話劇這兒才完整,像《陽台》就積累了我30年的喜劇經驗,而這次《好大一個家》也不是轉型,我愛的是喜劇,在這裡面放進了我很多喜劇理念,這是一次喜劇實踐”,他說,自己就是小試一把,“我現在不著急,十幾年的時間都耽誤在電影裡了,現在不那麼苛求自己了,也不苛求環境了,就更自由,更飄搖”。其實之前陳佩斯曾因為《托兒》、《陽台》等劇多次來南京演出,也曾到南大給學生們開過戲劇課。相較從前,現在的陳佩斯更加平和,面對媒體有問必答,也字斟句酌,講求技巧。
對話陳佩斯
我們一家子沒有喜劇天賦
記:為什麼沒有和搭檔朱時茂一起做喜劇?
答:他一定要拍電影,不演舞台劇,演了兩個就撤兵了。過去民營機構不許做演出,才開放6年,沒有國家一分錢補助,全是自己掏錢。多少拿著國家資金運作舞台藝術的劇團,不為市場負責,我們面對的是不正當競爭,這是草根能做的最后努力,我屬於野生動物,頑強生存得還不錯,跟兩個小劇場合作,培訓新人在小劇場演出,第一年自己養自己,第二年就有利潤。能生存就是不得了的事,我們就像塔克拉瑪干沙漠裡的胡楊。
記:有關你被央視封殺后,承包荒山種果樹的勵志故事在網上流傳,這是真的嗎?
答:沒有開山,我們當時有響應北京政策種樹。沒想到后來被記者演繹成了開荒種石榴樹。其實北方的山不能種石榴,寫手創作有偏差,把我塑造成了勵志人物。這弄得我很尷尬,其實我當時不是境遇不好,沒有那麼落魄,我是放浪江湖的人,自我放逐江湖,我厭棄了那種生活,絕不是說很愁慘的人進了山區,苦苦掙扎求生存。完全相反,我跟央視拜拜之后,第一年沒做春晚,而在家陪父母,農村的山上過年,給房子起了“曝日堂”的堂號,終於有時間能晒太陽了,靜下心來讀書思考。一年又一年,陪家人度過。當時不敢說,是怕百姓罵我。而現在大家已經習慣我不在那兒了,我在另外一個出口做得更好。
記:您當年也是星二代,對兒子的發展怎樣期待?
答:他在國外學習放假回來,正趕上大道喜劇第一期,聽課發現父親比美國老師講得好,就留下來,2個月后跟學員一起走上舞台。其實我們家沒有一個人有喜劇天賦,父親走上這條路是抗日救國,運氣好,比其他人更早走上電影傳播渠道。現在看我過去的電影,太傻了,那時候在北影拍戲,看劉曉慶陳沖的樣片,特慚愧,覺得自己不如一個中學生。我很多年都想改行,特別沮喪的時候,央視邀請我參加春晚,那時候也是沒事干,去了之后發現那麼難,想不干跑了三回都被朱時茂逮回來了。記者 張楠/文 尤曉源/攝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