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傳媒專題>>傳媒期刊秀:《今傳媒》>>2014年·第10期

明星真人秀節目的“本土化”

張小溪

2014年10月08日16:23    來源:今傳媒    手機看新聞

?摘 要:近兩年,以《中國達人秀》《快樂男聲》為代表的平民類選秀節目逐漸淡化,而《我是歌手》《全能星戰》這類的明星真人秀節目正如火如荼地進入大眾的視野。但是一味的進行國外引進、跟風模仿讓我們忽視了“本土特色”。本文將重點闡釋明星真人秀節目如何“本土化”發展。

關鍵詞:明星真人秀﹔舶來品﹔本土化﹔復制

這是一個泛真人秀的電視時代,這是一個快餐消費的文化時代。在這個時代裡,節目生存周期很短,新奇感是很容易被磨損的。當觀眾看多了千篇一律“平民真人秀”,對草根文化產生了一定的反感情緒和審美疲勞。隨之人們又把視線放在了明星的身上,“明星真人秀”便狠狠地火了一把。

一、明星真人秀的興起

(一)“舶來”的明星真人秀

自2000年起,中國從國外引進了大量的真人秀節目,並且佔據了電視市場的大部分收視率。2005年的《超級女生》達到高潮之后,平民真人秀節目逐漸降溫。2007年上海衛視從英國BBC電視台引進的“舶來品”《舞林大會》閃亮登場,主要是由明星來參加競技比賽,節目收視率更是直逼春晚,品牌的商業價值超過4.6億元。此后更多“舶來”的明星真人秀出現在電視熒屏上,《中國好聲音》是引自荷蘭一著名電視節目《The Voice of Holland》,《我是歌手》是引自韓國MBC電視台歌手競賽節目《我是歌手》《百變大咖秀》是引自西班牙綜藝節目《Your Face Sounds Familiar》等等的這些“舶來品”不勝枚舉。

縱觀中央台和地方台的明星真人秀節目,似乎總能發現這些節目大多都是引進自國外,而后經過本土化的改造展現在觀眾的面前。

(二)明星真人秀節目的特點

1.明星姿態“草根化”

如今的真人秀節目由“平民秀”轉為了“明星秀”,一時間吸引了觀眾的眼球。明星真人秀節目大多都是通過明星上台競技比拼,由觀眾和專業評委投票選出最終勝利者。

平常電視熒屏上,明星總是高高在上、不可觸及的一種姿態,觀眾是崇拜、仰慕他們的。而通過明星在台上競技比賽,由觀眾來決定他們的去留的時候,這種反差不僅僅通過平等的溝通方式提高了明星的“廣告效益”,拉進了觀眾和明星之間的距離,同時也讓觀眾獲得滿足感。

2.突出明星的“真實性”

真人秀節目本身就是展現形形色色有個性差異的人這個元素,既然百姓都可以展示自己的真實個性,那明星就更應該抓住這樣的平台機會展現自己的個人魅力。觀眾對於明星的了解可能只是基於明星所在的領域,卻並不了解真實的他們。明星真人秀節目給觀眾創造了一種擬態環境,讓整個節目看上去很真實沒有彩排過的痕跡,展示出明星們“未經包裝的真實”的一面。

3.充滿懸念和娛樂化的節目設置

任何一檔電視節目說沒有提前策劃設置過是不可能的,因為電視節目也是一種商業產品,它必須滿足受眾收視心理和保証收視率。比如正在熱播的第二季《我是歌手》,在宣布歌手最終排名的時候,總是會從第三、四名開始宣布,制造一種緊張氛圍,充滿懸念,引起觀眾的觀看欲望。再比如第一季裡海泉當起了主持人,隻要“兩個zhi”一出,海泉在台上做起了俯臥撐,鏡頭轉向休息室,搭檔羽凡也做起了俯臥撐,這樣娛樂化的設置無疑給節目增添了亮點。

二、明星真人秀節目的“本土化”過程

(一)韓國明星真人秀節目的“本土發展”

韓國真人秀節目最初也是從海外引進的,但是要說起韓國的明星真人秀節目,似乎走得更多的是創新的“本土發展”道路。

隨著電視、網絡的出現,以前簡單的出唱片、上通告已經不足以包裝明星來滿足受眾的審美,現在在韓國,經紀公司更多的是需要為明星量身打造適合他們的電視綜藝節目、廣告唱片等,可以說明星是綜藝節目的主體,所有的情節都是以明星的性格特征打造的。而明星通過參加這些綜藝節目賺足觀眾的眼球,恰恰正是經紀公司推銷他們的一種方式。另外,韓國明星參加綜藝節目,其經紀公司的重要性不可忽視。經紀公司主動和電視台提出合作的案例不在少數,比如之前在韓國非常受歡迎的《情書》。節目包裝明星,明星宣傳節目,韓國走的就是這個互利共贏的合作模式。這在中國,似乎還沒有那麼高的契合度。

韓國生產明星,中國卻一直在生產節目。一般來講,與韓國明星真人秀節目相比,中國的電視台和經紀公司大多都處於分離工作的狀態,當然也有雙贏合作模式發展的合作伙伴,比如,湖南衛視和天娛傳媒。

(二)中國明星真人秀節目的“本土化”過程

中國的真人秀節目在平民選秀節目熱潮之后浮出水面,並越發火熱。在之前火熱的平民真人秀節目《中國達人秀》中,平凡人在這個公平、平等、敞開式的舞台上獲得尊重和自我展現的權力,他們通過精心的裝扮極力與日常生活的平庸形象劃清界限,塑造一個暫時“嶄新”的自我。節目組通過精心的策劃和刻意的安排將夢想、奇跡、偉大等“神話”腳本以既定的大眾意識形態的方式灌輸給這些默默無聞且不甘平庸的升斗小民,“凡人——達人”轉變的神話作為節目建構的邏輯前提被合理化和自然化。人們在溫情的、帶有神性的關懷中,被塑造成符合優勢意識形態規則的群體。其實,明星真人秀節目也是將明星神話,將“與普通人平等化”這樣的意識形態輸入給觀眾,以平衡觀眾的心理。

明星真人秀節目在國內的發展非常迅猛,這給觀眾和明星的生活也帶來了很多的變化。從最開始的關注明星本身的相關工作到模仿明星的穿衣打扮,再到明星家人曝光、隱藏,到現在的明星開始公開自己的家人甚至主動走到媒體前。我們一直在討論為什麼明星真人秀節目會這麼火,而在中國它又能火多久。引進、復制、翻版,就像克隆人一樣它看上去一樣,實則是沒有生命力的。可能幾年之后電視台節目更新后我們是不是也會思考之前的引進、復制除了為大眾所娛樂有沒有為我們留下什麼價值。

三、國內明星真人秀節目“本土化”存在的問題

(一)大量復制

說到中國的明星真人秀,我能想到的形容詞就是“復制”。不管看什麼從國外引進的真人秀節目,我們總能感覺到幾乎無保留的“復制”﹔當《爸爸去哪兒》紅遍大江南北的時候,全國從中央台到地方總共“復制”了幾十個版本。當然也不乏原創明星真人秀節目,比如江蘇衛視的《全能星戰》。

(二)與中國文化脫離

簡單的復制誰都會,我們不能單看收視率高就覺得已經成功“本土化”,實際上,不能結合環境文化的節目是沒有生命力的。

(三)偽真實性

一般我們都會覺得明星真人秀節目就是展現明星形形色色的個性差異,明星真人秀節目是所設置的環節內容都是考驗明星的第一反映。不可否認我們通過明星真人秀節目確實能感受到明星們日常生活的樣子,但真實情況是明星真人秀節目給觀眾創造了一種擬態環境,讓整個節目看上去都是沒有彩排過的痕跡,展示出明星們“未經包裝的真實”一面。

(四)過度娛樂化

尼爾•波茲曼曾經在《娛樂至死》中說到:在信息技術日益發達的時代,一切公眾話語都日漸以娛樂方式出現,並成為一種文化精神。政治、宗教、新聞、體育、教育和商業都心甘情願成為娛樂的附庸,毫無怨言,甚至無聲無息,其結果是我們成了一個娛樂至死的物種。所有的節目為了達到節目效果都會制造一點娛樂化的環節,但是過度娛樂化已經嚴重影響到我們的思維方式。就像波茲曼說的那樣,我們想看到的不是讓我們腦海僵化的娛樂,而是能給予我們思考的空間的電視真人秀節目。

明星真人秀節目發展迅猛,可以說已經成為當下主流的電視節目類型,但其潛力還有待繼續開發。如何“本土化”,不僅僅是簡單的引進、復制,想要保証一檔節目長久的生命力,必須結合國內優質文化,提升節目內涵品質,打造精品欄目,在創新中不斷“本土化”。

參考文獻:

[1] 劉岩.音樂真人秀舞台:由草根轉向歌手——淺析湖南衛視新檔節目《我是歌手》[J].青春歲月,2013(5).

[2] 潘鳳亮.明星真人秀節目再熱熒屏的冷思考[N].江西日報,2007-01-08.

[3] http://baike.baidu.com/link?url=F5EjsQTbb9Kbp6YynRA7kdqvPJyasmbM3If7FdoxxR7MQtOJqJ9SdzQPuUp0IsrO.

(作者系河南大學 新聞與傳播學院)

分享到:
(責編:趙光霞、宋心蕊)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