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作之二
五世同堂的家族出了三代飛行員
特派記者胡潔 發自莫斯科州奧金佐沃市
來到安娜外孫謝爾蓋家時,當地一家電視台正採訪安娜關於長壽的秘訣。這一天,孫輩們也正好回家團聚,最小的玄外孫女娜杰日達剛1歲半,與安娜年齡差了一個世紀。
聽說記者一行從武漢來尋找蘇聯援華空軍志願者親屬,電視台的鏡頭轉向我們,跟拍了我們對安娜的採訪。
謝爾蓋向我們透露了安娜長壽的秘訣:外祖父去世后,她重新投入工作,勤勞樂觀,從未真正放棄過生活。
還記得70多年前他唱的那首歌
“他是我最親最愛的人。高高的個子,褐色的眼睛,卷曲的頭發,是我心中最帥的男人。”說起菲利普,安娜的臉上煥發出光彩。
軍事小城的生活難免單調枯燥。活潑的安娜喜歡吉他,興致高的時候,這對年輕夫婦也會在家哼上幾句,甚至對唱一首。但一場軍中晚會,菲利普自告奮勇跑上台表演歌唱,仍讓安娜大吃了一驚,“那大約是首烏克蘭的革命歌曲,他的聲音高昂洪亮”。雖已過去70多年,想起丈夫那日的出色的表現,安娜仍一臉自豪。
菲利普離開她的那個早晨,安娜永遠記得。如同往常一樣,丈夫和她一起吃完早餐,道別出門。她隻知道丈夫這一次又要“出差”。“他還很年輕,從未上過戰場。”
與以往出差不同的是,這一次丈夫離家了很久。直至幾個月后,她收到一個丈夫寄來的包裹,“那是他在給我報平安”。
包裹中有一塊給安娜的女士金表,一件給女兒佩戴的信物,和一封丈夫的親筆信,“他說一切都好,一切順利,讓我不要擔心”。這是丈夫給她留下的最后記憶。
女兒小時候系過的信物早已不見,金表也在困難年代當掉了,給女兒治病籌錢,如今隻剩下丈夫的信件,留在老家書架最下層的格子裡。在那裡,安娜珍藏著丈夫所有的信件,及一張僅存的丈夫少尉軍裝照片。
丈夫犧牲后,她獨自帶大兩歲的女兒
意外收到包裹后,安娜又失去了丈夫的消息。直至她被叫到了莫斯科。
在莫斯科的國防部,她見到了一些同樣遠道而來的軍人家屬。“他們(指國防部官員)問我在家鄉的生活情況和住房條件,還說給我一套在莫斯科的住房,房子會很好。”安娜拒絕了莫斯科的房子,因為家人和朋友都在克拉斯諾達爾。
“等我回到家,才收到丈夫的死訊”。說到這裡,老人的眼淚直直地落了下來。“我不要房子,我也不要錢,我要的是丈夫。”
這時她還隻有26歲,獨自帶著兩歲的女兒,“我的生活,到這裡就結束了。”
國防部寄來的陣亡通知書正式通知她,菲利普“因執行特定任務而犧牲”,並給予她每月100盧布的撫恤金。
撫恤金維持不了母女倆的生活。更重要的是住房,丈夫犧牲后,她與女兒隻能擠在老房中,四家人共用一個衛生間。為了給女兒爭取好一點的生活條件,她給國防部寫信請求,要求那套曾經承諾補償的房屋。
不過,房子的事一直都沒有下落。戰爭接踵而來,生活也越過越艱難。傷痛過后,安娜從家中走出,找到一份銀行會計的工作,自此重新融入社會,“靠自己去養活家庭”。而在她的外孫謝爾蓋看來,安娜這份長達22年的工作,也讓她直至老年依然保持了敏捷的思維和清晰的記憶。
關於丈夫,安娜依然未能探知更多的信息:他在哪裡戰斗,在哪裡犧牲,又是為何獻出了生命?
兩年前才得知菲利普的墓碑在武漢
上個月17日,她剛剛度過了101歲的生日,但她的女兒讓娜·菲利波夫娜已於兩年前因病離世。
五世同堂的大家庭是她的驕傲,更令她自豪的是,這個家庭繼菲利普之后,又出了兩代空軍飛行員——第二個外孫伊戈爾·達諾夫·阿多裡法維奇和他父親。
“外祖父是家鄉村子克雷洛夫斯卡亞村裡的第一個飛行員,”伊戈爾告訴記者,爺爺老家村庄名字中“克雷洛夫”在俄語中也有“飛翔”的意思。
盡管有家人在軍隊服役,但尋找爺爺的信息仍異常艱難。直至1994年安娜移居沙赫特,她的証明文件上對菲利普犧牲的詳情仍未明說,隻稱“執行特定任務而犧牲”。
兩年前,謝爾蓋才在網絡上搜到關於南京和武漢蘇聯空軍志願隊的墓碑情況,也正是從這些源自網絡的照片和視頻中,他們才終於得知菲利普的墓碑在武漢。
如今,當年這段秘密援華史已解密,謝爾蓋也漸漸找到更多關於外祖父的信息,“當年他的假名與真名隻差了一個字母”,他甚至查到,當年菲利普在中國還取了個姓陳的中國假名。
確定了外祖父的埋葬地和犧牲情況,謝爾蓋與家人都已辦好了護照,計劃一定要去給外祖父掃墓,看一看墓碑和當年他戰斗過的城市。“重要的是不要忘記歷史。戰爭不應再發生,歷史也不能再重演。”
當記者將“大美武漢”的畫冊送給安娜,邀請她與家人去武漢時,她認出了廣闊的河流。外孫謝爾蓋告訴她,這裡正是外祖父當年戰斗的地方,安娜點點頭,她終於找到了丈夫的去向。
上一頁 |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