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衛視學童鮮師煉成記《一年級》一炮而紅,從節目主題看,繼續主打萌娃,通過真實記錄,最大程度的還原萌娃入學后的成長改變,毫無疑問,這是對這個已經有兩季《爸爸去哪兒》做鋪墊的“萌娃戰略”的再一次升級。從首播情況看來,無論是節目收視狀況、觀眾討論熱度,還是從品牌影響來說《一年級》顯然后勁十足。制作的用心,大膽地原景記錄,更顯誠意。
兩個老師和36個娃 一年級大膽嘗試真實情景
《一年級》說白了就是發生在陳學冬、宋佳兩個實習老師和一班36個娃身上的故事。一邊是明星對實習老師的陌生與無措,壓力重重,一邊是萌娃們第一次離開父母,走入寄宿學校開始真正的學習生活,充滿新鮮、恐懼。學童、鮮師生活在一起,這個故事的邏輯足夠簡單,人物關系清晰,沒有紛繁復雜的大場面,有的只是從細節入手的真實情感。而作為一檔典型的成長紀實類真人秀,它嚴格遵從了真實發生的情境,比如9月1日的開學日,節目也是嚴格從這一天開始按照現實中的時間軸來進行拍攝的。相比其它真人秀都是在虛擬情境中進行,《一年級》的嘗試更加大膽。
設備人力大投入 節目制作顯誠意
《一年級》雖然是學童鮮師人物關系的組合,從第一期的播出效果來看,半失控的萌娃雖然加大了拍攝的難度,但是也確實增加了不少趣味性,因為它真實。而這種不確定性有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增加的節目的制作難度,因此 湖南衛視投入了強大的制作陣容及設備支持。
據悉,節目總制片人、總導演是徐晴,聯合制片人是許可,節目監制是夏青。徐晴曾策劃、制作過兩年的《變形計》﹔許可則帶領《百變大咖秀》的團隊加盟。《變形計》的團隊是主力,后期方面是《爸爸去哪兒》和《花兒與少年》的聯合團隊。如此一線的團隊配置,也可以看出湖南衛視對這一檔節目的重視程度。
人力配置頂級,硬件設施也是高配。《一年級》的制作方式是以固定鏡頭錄制方式為主,總共100個固定監控和26台攝像跟隨拍攝,以超大片比剪出故事線索和突出人物。節目片比是2000:1,如此大的素材量也是國內真人秀領域的第一次。
直擊多層社會話題 節目教育意義深刻
如果說《爸爸去哪兒》傳遞的是一份父子之間的情感和家庭溫情價值觀的話,《一年級》所體現出來的社會話題就更加多樣和復雜,圍繞萌娃所產生出來的一系列話題都值得觀眾去思考。首先從家庭角度來看,36個不同家庭真實參與,也就帶來了36個完全不一樣的家庭故事,這是任何節目編劇都無法編纂的鮮活故事。第一期中重點塑造的5位萌娃就是不同性格的典型代表,其中倔強小王子馬皓軒成為第一期的重點人物,是一個極其個性、倔強、永不放棄、永遠想著拿第一的小萌娃。在輕鬆一笑的觀看過程中,節目組也很巧妙的折射出了這個家庭的教育方式,正確與否,觀眾自有評判,同時也會讓觀眾回歸自身,思考自己的家庭教育,這是關鍵。
而從一年級的老師和學生相處之道來看,面對幼小交接的小朋友,老師們的責任更加重大。其實這依然是一個有關教育的話題,現在的00后們究竟該如何教育和引導?第一期中,湖南長沙湘郡未來實驗學校的一個做法非常有意思,就是讓萌娃們根據校園地圖分組進行尋寶,尋找新生入學的裝備。這一做法其實包括了如何盡快讓萌娃之間熟悉、團隊意識和競爭觀念的建立等方面,最終還達到了熟悉校園的效果。新型的校園教育話題一定會因此而展開,觀眾中那些教育工作者們也會把以前很難探討的教育話題,通過節目帶回到工作中去,進行新一輪的思考。
當然,隔代的人物關系也在節目中凸顯,但這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情感線。萌娃年輕的父母都在繁忙的工作,唯有爺爺奶奶或姥姥姥爺們能有時間去接送孩子。隔代之間的教育問題一直是年輕的父母們最為糾結的,如何處理好,也許通過這個節目無法解決,但是能因為一個小片段讓觀眾產生共鳴也是不錯的效果。這是一個更為深層次的社會問題,一檔節目能夠觸及到這一層已實屬不易。
湖南衛視又在不斷推陳出新,新節目層出不窮讓觀眾能夠通過這個平台與一起成長。《一年級》是湖南衛視發展到現階段一檔重要的電視產品,是對《爸爸去哪兒》的承接,也是對新型真人秀類型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