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中國報業》>>2015年1月上
人民網>>傳媒>>正文

張廣玉:永遠在路上

胡線勤

2015年01月23日13:23  來源:中國報業  手機看新聞

他喜歡身著迷彩服,因為他忘不了12年軍旅情結,他好挎兩台相機,那不是炫耀,而是長短焦抓拍快捷﹔他轉業到雲南穿行於烏蒙大山之間,多次參加急難險重採訪任務,多次與死神擦肩而過,依然痴心不改﹔他堅持8年騎摩托車跑遍昭通,被當地群眾譽為“摩托車記者”﹔2014年10月榮獲全國新聞界“好記者講好故事”優秀選手稱號。他就是雲南昭通日報社特刊部副主任——張廣玉。

出身農家立志成才

1977年12月,張廣玉出生於河南鄲城。

1994年12月入伍,曾任北京軍區某部副班長、新聞報道員等職,199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2007年1月,被昭通日報社錄用,從事記者工作。因新聞報道成績突出,被昭通市委、市政府評為“雪凌災害搶險救災先進個人”“‘9•7’地震抗震減災新聞宣傳先進個人”﹔被昭通市文明辦評為“昭通好人”。2013年9月,被昭通日報社聘為特刊部副主任。

在“8·3”魯甸地震中,張廣玉騎著摩托車沖進災區,成為第一個進入震中的記者,並率先在新華社發了多張通稿圖片。

勤能補拙無愧人生

文字表達能力不是一日之功,張廣玉在部隊期間就愛上了新聞寫作,在他看來,勤奮可以補拙,滴水一定能夠穿石。就是憑著這股持之以恆的堅韌,成就了一篇篇佳作。他1997年開始在《戰友報》上發表作品,到2006年退伍,共在軍內外報刊發表作品600多件,其中《我給班長治毛病》獲北京軍區好新聞二等獎,《移花接木成新枝》在解放軍報網絡版以勵志成才文章刊出。他因此榮立二等功,后來,又榮立三等功3次,多次被評為優秀士兵,連續10年被上級主管部門評為“先進新聞工作者”。

眼睛向下,關注百姓生活,是張廣玉採風路上的聚焦點。他撰寫的文章《昭通老房子的生態摹本》獲雲南省副刊好作品一等獎,並在2008、2009年度中國城市黨報好新聞作品評選中獲一等獎。

2012年,以金沙江下游的巨型水電站向家壩和溪洛渡庫區移民為背景的攝影作品《告別,是為了更美好的生活》獲得中國地市報新聞獎一等獎,這是他沿金沙江騎摩托車採訪三年的結晶。同年,還有4件作品獲中國地市報好新聞二等獎。

永遠在路上,是他對新聞職業“走轉改”的基本詮釋。2014年,通訊《生死營救的26小時》分別獲得雲南報業新聞二等獎和雲南省新聞三等獎﹔攝影作品《別讓民間傳統工藝成為記憶》獲中國地市報新聞攝影二等獎,其余10多幅作品獲中國地市報新聞三等獎。由中國新聞攝影學會、人民攝影報社主辦,山東東營華泰集團承辦的魯甸抗震救災優秀記者和最佳作品表彰研討會在北京舉辦,張廣玉榜上有名。他撰寫的論文《加大特刊策劃力度是傳統媒體應對新媒體沖擊的重要手段》,在2013年度中國地市報論文獎評選中獲二等獎。如今屈指一數,張廣玉獲得各種獎項80多個。

恪盡職守實干圓夢

“新聞無功利,常寫憑添情。”在昭通日報社工作8年裡,張廣玉始終保持軍人那種不怕吃苦、不怕吃虧,甘於無私奉獻的精神,騎摩托車在昭通這片土地上穿行了10多萬公裡。雖然很清苦,但他認為,記者不僅僅是一種傳播職業,更重要的則是一份社會責任,這份責任挑得越久就越重,也就越不願意放下。

張廣玉對自己的生活要求很低,卻對工作標准要求很高。他一碗面條就是一頓飯,特別是騎摩托車外出採訪,經常路邊買一瓶礦泉水喝完后,就用空瓶接山裡的泉水喝。他深知搞好現代傳播必須要有先進的傳媒設備,對裝備的配置從不吝嗇,於是他把10多萬元的退伍費全部購買了數碼照相機、摩托車和電腦。他至今沒有自己的住房,一直租房子住,摩托車和照相機就是他的全部家當。張廣玉有那麼一股“拼命三郎”的勁頭,有時為了拍一張照片,他會騎摩托車跑幾百公裡。特別是在雲南兩次大的地震中,他騎摩托車第一時間進入震中,冒著生命危險換來一張張感人至深的珍貴救援現場圖片。

用鏡頭聚焦社會,用責任喚醒良知。行走在烏蒙大地的張廣玉,以其執著的吃苦精神和敏銳的新聞觸角,走遍了昭通市的十縣一區,拍下了無數個精彩難忘的瞬間,採寫了數篇感人肺腑的稿件。他似乎不知疲倦,從沒有停止自己的腳步,沒有停下手中的拍攝,在苦與樂的奔波中,在光與影的記錄中,透射出他作為一名記者的社會責任與良知。他在博文中寫道:“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傳媒人要用艱苦的努力,要以融合的心態順應時代趨勢,在傳承與創新中實現傳播人的夢想。”

下一頁
(責編:謝琳(實習生)、宋心蕊)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