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
人民網>>傳媒>>正文

行進中國 精彩故事

自然保護倡導者巫嘉偉:隻願把一座城市的自然記憶留下

朱虹

2015年03月12日08:26  來源:人民網-四川頻道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行走中國 精彩故事】自然保護倡導者巫嘉偉:隻願把一座城市的自然記憶留下

圖為工作中的巫嘉偉。(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圖為工作中的巫嘉偉。(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人民網成都3月4日電 (朱虹)“小的時候有水牛、農田和小河。”這是巫嘉偉在成都西郊的童年生活記憶,激發了他對大自然的樂趣。他說:“但是現在河流干涸了,隻剩下垃圾。”

  巫嘉偉畢業於四川省農業大學林學專業,主要研究中國西南兩棲爬行動物,倡導生態保護公益事業。如今,以他為首的5個年輕人扎根四川西部和南部的山區,憑借專業學科知識和環境保護信念,開展農村社區工作和自然保護工作。他們穿行於山野之間,潛伏在叢林深處,為每一個珍惜物種拍下珍貴的影像,為保護自然作出科學的研究報告。未來,巫嘉偉還想和他的小伙伴們將這些年的自然記錄集結成冊,把一座城市的自然記憶留下。

  一直在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從小喜歡動物,喜歡自然,並熱衷觀察。到大學階段更多的是參與科研項目,畢業后就參與到農村社區工作中。”巫嘉偉告訴記者,和許多年輕人相比,他是幸運的,因為他一直在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而他最有成就的就是和團隊所做的《長江中上游傳統藥用植物生物多樣性和可持續資源項目》,其獲得了2012年6月由聯合國開發計劃署(UNDP)頒發的“赤道獎”。

  當年,隨著中草藥價格飛漲,長江中上游地區農牧民不合理採集,導致中草藥資源面臨枯竭,並在一定程度上破壞了大熊貓及各種野生動物棲息地的生態環境。世界自然基金會等3家機構於2007年共同發起中草藥資源可持續管理項目,在四川省平武縣、美姑縣,甘肅省文縣和陝西省寧陝縣,開展不同類型的藥用植物資源可持續管理示范。

  巫嘉偉與團隊所做的就是成立中草藥可持續管理與利用興趣管理小組、建立專業生產合作社,並向農民提供中藥材可持續採集和利用的建議,通過種植藥材、打開銷售渠道,增加農民收入。其中,最主要的工作是協助提高村民的自主管理能力。

  “不僅讓老百姓增收了,也提高了收獲藥用植物的可持續性和收益性,同時保護了大熊貓棲息地。”在農村從事大量工作后,巫嘉偉意識到幫助當地人改善生活只是其中的一面,而讓當地人更多地發現和了解當地的自然知識,提高他們的環保意識,找到與自然更好的相處方式才更具有可持續性。

  把一座城市的自然記憶用書籍的形式留下

  雲橋水源濕地護理區位於成都市郫縣新民場鎮雲橋村,“它的發現是一個偶然。經過調研,我們發現雖然雲橋濕地已經具備濕地生態系統的特性,但由於周邊人類活動干擾較多,使這塊小小的濕地發育非常緩慢。怎樣實現最大的生態效益?這是一個難題。”巫嘉偉介紹說,2012年,雲橋濕地獲得6000萬生態補償資金用於水源地保護,由此得到了發展契機。

  經過幾年的努力和實踐,雲橋濕地重建從“邊做邊學”的過程中摸索和積累了一定的經驗。但巫嘉偉說,還需要更多的堅持與支撐,才能為我們的城市留下一片“心靈的淨地”。

  巫嘉偉說,他從事了多年的自然保護工作,能夠感受到越來越多的人對自然的敬畏之情在提升,但人們在接觸自然時,因為不具備自然知識,往往會在無意當中對自然環境造成破環。

  現在除了社區工作之外,團隊成員更有意識地轉向對公眾傳播自然知識。“每個月,我們都會組織各種親近自然的活動。對於公眾而言,光有自然保護的情懷是不夠的,還需要科學知識才能更好的保護自然。”巫嘉偉說,通過一次觀鳥培訓,或許不能讓每個參與培訓的人都燃起觀鳥的興趣,但是對鳥類近距離的觀察至少能喚起大家心底對野生鳥類的保護欲望,產生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從而樹立保護野生動植物的意識。

  “每天會做公眾號的推送,內容都是關於自然知識、呼吁大家攜手行動等。但是,內容並不是枯燥的自然教育,裡面會加入我們在科學調查的經歷,加入自然攝影的珍貴圖片,和大家一起交流。”在巫嘉偉看來,個人的博物知識更豐富,才能更理性地保護環境。因此,他也萌生了出書介紹雲橋濕地等成功案例的念頭。

  “並不是枯燥的科研報告,我們希望做成一本專業且大眾化普及書,真實的記錄探索和保護的每一處自然形態。因為許多自然保護項目是不可復制的,希望能集結成冊,把成都許多精彩的自然知識講給大家聽。”巫嘉偉說,希望能為將來更完善的研究做個參考,能把一座城市的自然記憶用書籍的形式留下。

下一頁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