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今傳媒》>>2015年·第2期
人民網>>傳媒>>正文

反彈琵琶:追憶往事對新聞傳播的啟迪意義【2】

於賢德

2015年03月17日11:10  來源:今傳媒  手機看新聞

三、在對民俗活動和懷舊情感的生動抒寫中提升生活情趣

在這些“往事”中,還有不少文章抒寫的是北侖的民風民俗和生活習慣。俗話說:“千裡不同風,百裡不同俗”,特定的風俗就是生於斯、長於斯的人民群眾在漫長的生活歷程中積澱下來最具特色的內容,裡面蘊涵著幾代甚至幾十代人的記憶、情感、儀規和希望。這是群體心理認同和凝聚的成果,也是文化傳承和社會教化的重要環節。由於特定的地理環境、經濟活動、社會組織和精神生活在具體的歷史沿革中形成的合力,各地總有一些獨特的風俗習慣在日常生活中表現出來,並且成為人們生產生活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這樣的風俗習慣不但使日復一日的生活過程變得更富情趣,更具節奏感,更有人情味,而且已經成為人類文明的重要載體。

當我們的記者用文字記錄、描寫了那些仍然活在人民群眾現實生活中的民俗活動,並通過報紙對那些為人民群眾喜聞樂做的事情加以傳播,這就能夠讓廣大民眾在閱讀中對親身參與、親密接觸的生活內容進行細細的品味,有機會去審視那些平時習以為常的東西,去感受那些浸潤在平凡生活中的特殊意味,使那些原看起來很平常、很一般的民俗活動變得更加新鮮生動,更加光彩奪目,這就能夠對地域文化的整合、傳承和創新產生積極的促進作用。我們的報紙也就發揮了它在文化傳播與創新中的特殊作用。這一具有戰略眼光的舉措,必然會產生十分重要的文化意義和社會價值。從傳播學的角度去思考這一問題,可以說體現了媒體在信息傳播上的一種超越,也就是說,傳播的內容不是簡單地局限於新聞的范疇,那些雖然不再具有新聞價值的往事軼聞,但卻可以作為一種集體記憶的生動對象進行傳播的。

《往事》的第三冊是懷舊散文,作者們用文學的眼光和審美的表達,充分展示了他們對生活細節和逸聞趣事的美好記憶,熟悉的對象在優美的文採、輕鬆的筆調、獨到的觀察和充沛的情感的襯托下,那些飽含著人情、蘊藏著趣味、凝結著哲理的故事、花絮、場景和人物,就從已經逝去的歲月中走到讀者眼前,走進他們的心扉,活潑的文學形象會讓人產生一種似曾相識的愉悅,獲得一種身同感受的共鳴,形成一種豁然開朗的啟迪。這是文學對實際生活的真實表現,也是作家們親歷過的平凡而又獨特的生活史、奮斗史和心靈史的展現。這樣的文學創作,具有很強的地域文化的色彩,又有個人情感的真實流露,就在這群體生活與個人感受的相反相成之中,普普通通的日常生活內容在作家的筆下獲得了審美的升華,這是對美學家們討論了好幾年的“日常生活審美化”這一理論問題的最好解答。普通生活如何向著審美的方向提升,作家王蒙認為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用心去體驗去感受,他在談到自己的親身體會時這樣說:“人生也罷,時代也罷,歷史也罷,祖國也罷,世界也罷,成功也罷,挫敗也罷,對於我來說不僅是一個價值范疇,而且是漫游范疇,審美范疇,認識范疇,享用或消費范疇。恰恰是在發現了周圍事物的陌生以后,我歡呼的是世界與人生的豐富與快樂:一切都有意義,一切都不會白白糟蹋,永遠要觀察與諦聽,品味與汲取,銘記與回味,編織與延伸,贊美並且嘆息。”[3]

四、“反彈琵琶”式的傳播可以獲得良好的接受效果社會影響

“往事並非如煙”,尤其是我們把這些往事納入人民群眾創造歷史的大格局來看待,它們不但成為特定地域文化的有機組成部分,而且還會成為引領本地人民群眾為創造美好生活的精神動力。這就充分說明《北侖往事》對於傳播文化的重要意義。如果我們的記者、作家更深入地關注已經成為往事的歷史事實,站在全面深化改革的當代視角的高度,回望那些在共和國65年的成長過程中的奮斗事跡,就一定會有更大的收獲。像中央電視台《新聞聯播》為紀念中國共產黨誕生93周年播出的《走基層·傳家寶》《紀念全民族抗戰爆發77周年·重返1937》,更是結合具有特定新聞背景的時間點,通過對往事的追述,在寶貴的歷史記憶中發掘那些對於當今乃至未來仍然值得記憶,並且都具有強大精神力量的“往事”,在對這樣一些特定的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的回憶和展示中,去重現我們的人民、我們的軍隊,為了民族的獨立和解放、為了祖國的繁榮和富強,曾經用自己的生命和鮮血,進行過舍生忘死的浴血奮斗,讓今天的受眾從中記住他們的豐功偉績,同時從中汲取豐富的精神養分。也就是說,在今天如此發達的新聞傳播中,這類“反彈琵琶”式的成功的例子在我們的新聞傳播中並非少見,關鍵在於我們如何對這樣一種傳播策略進行系統的總結,進一步深化它的內涵,提高它的質量。可見,我們的媒體在緊密關注當下正在為實現“中國夢”兢兢業業埋頭苦干的中國人的奮斗與享受、奉獻和收獲、希望與理想,從而撰寫出更多的積極、深刻地反映時代精神和人民心聲的新聞作品的同時,用“反彈琵琶”的方法,重視“往事”的追憶、記述和闡發,這樣的傳播策略也是能夠取得很好接受效果和社會影響的。

(作者系浙江萬裡學院文化與傳播學院特聘教授、廣東外語外貿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

 參考文獻:

[1] 習近平.在新進中央委員會的委員、候補委員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研討班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3-11-08.

[2] 李道軒.《北侖往事》前言[M] .寧波:寧波出版社,2013.

[3] 王蒙.王蒙自傳(第一部)[M] .廣州:花城出版社,2006.

上一頁
(責編:汪倩(實習生)、宋心蕊)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