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福樂智慧》中的倫理學思想精華
自開篇“我給此書起名叫《福樂智慧》,願讀它的人幸福,得到幫助。”這兩句詩歌之后,接下來的詩句是:“我說了話,寫了書,伸開手抓住了兩個世界。”
如果說前一句是他追求真理的宣言,這一句就是指作者認為自己是一個虔誠的穆斯林教徒,他能用如此生動形象地闡釋出伊斯蘭教關於今世與來世的倫理觀和生死觀,油然而生的是一種欣慰和愉悅。“兩個世界”,即現實世界和來世,這是伊斯蘭教的宗教倫理觀。從伊斯蘭教的經典著作《古蘭經》3的常識中我們了解到:伊斯蘭的教義中,穆斯林認為在現實的世界之外,還有一個是永恆的,超時空的世界,即真主安拉的存在,真主至仁至善,世上的一切物質和精神的存在都是安拉安排好的。死對於穆斯林的生命個體而言,只是意味著今世生活的結束,而后世生活的開始才是真正幸福的開端。接下來,玉素甫•哈斯•哈吉甫以獨特的方式,即塑造四個人物形象:國王“日出”,大臣“月圓”,月圓之子“賢明”,大臣的族人修道士“覺醒”, 分別代表“公正”、“幸運”、“智慧”、“知足”(也可以看成“來世”),他以十分優美並且通俗易懂的詩句,揭示出它們在國家、民族、社會生活中的重要意義。首先,國家統治者要以“公正”為基石,才能為人民的富裕提供基本保障。其次,把賢明比作幸運之子,告誡國君對侍臣民,要崇尚知識、尊重學者、任用賢良以知識和智慧治理國家,才能得到真主的庇佑,才能得到幸運。最后的覺醒,象征著“知足”。玉素甫·哈斯·哈吉甫認為最高的道德標准,是反對貪婪享樂的不良之氣。由此可見,優素甫認為知足是一種理智的人生態度,這與古代儒學思想中的“成由勤儉敗由奢”是同義詞,無論是國家還是個人,隻有勤謹自重,嚴禁驕奢享樂,才能走向幸福之路。最后的段落部分,就是鼓勵人們“努力進取”,“珍惜青春”,為實現人生的幸福去奮斗。
從《福樂智慧》的第十一章中可以看出,這是一部關於人生意義和幸福生活的福音書,它思想深邃、意境高遠、詩句優美、韻律嚴謹。其中時而敘事,時而說理,深入淺出,形象生動,具有很高的哲學意義和美學價值,不愧是聳立在維吾爾古文化史上的第一座文學豐碑。
玉素甫·哈斯·哈吉甫認為自己是一位“有節制力的篤信宗教的穆斯林學者”,他本人是一位虔誠的穆斯林。《福樂智慧》在各方面的內容都深受阿拉伯和波斯文化的影響。玉素甫·哈斯·哈吉甫正是在伊斯蘭教的幸福觀的教義基礎上,結合自己的親身經歷,對這些思想進行了創造性的闡釋。在論述幸福時,一方面肯定物質需求的適當滿足,另一方面又提倡精神需求的重要性。
既然幸福是自古至今以來,人類一直不懈追求的生活目標,那麼,如何才能獲得幸福呢?玉素甫·哈斯·哈吉甫在《福樂智慧》中,進行了嚴謹的、深入的邏輯推理:比如,他認為隻有具有美德的人,才能獲得幸福。那麼,人的美德又是如何獲得的呢?他認為美德離不開知識,人們隻有學到了知識,才會有行為善良,品性端正的美德,這樣才能獲得幸福。這樣又得出了善才是幸福得以實現的根本保証的結論。那麼,什麼樣的行為才合乎善呢?他認為:有三種行為是善的體現,這就是無私慷慨、正直守信、崇尚榮譽。他認為隻有達到了這三種境界,才能讓人在現實世界和來世都福樂無窮。最后,當世人獲得幸福之后,怎樣才能保証我們幸福是長久的呢?他認為要節制欲望,要知道知足,因為貪婪和欲望會使人們喪失了理智,會給人們帶來不盡的痛苦。他還列舉了貪婪和欲望帶給人的種種不幸。
玉素甫·哈斯·哈吉甫的這些理論價值觀,具有高度的科學性和嚴密的邏輯思辯力量,所以,它才具有很強的說服力和可信度,才會成為著名的思想經典和文學經典,為一代代的維吾爾族民眾所接受,同時,也對整個伊斯蘭世界有非常大的影響。
四、《福樂智慧》的現代思想意義
玉素甫·哈斯·哈吉甫的這些倫理觀和價值觀,對我們今天構建現代社會仍然有深遠的啟發意義和借鑒作用。隨著倫理學的發展,倫理學在歐洲啟蒙主義時期,就出現了從以“善”為核心的德性倫理學逐漸向以“正當”為核心的現代道德哲學的主題轉向的現代性萌芽:隨著社會的發展與科技的進步,現代倫理學更是在公平 、正義、公正、自由、民主、權利、責任等重大人生哲學命題上有了深入的研究,引發了我們對世界和人生在價值觀上的全新認知。特別是在我國正處於改革開放攻堅階段的歷史時期,各種物質主義、消費主義和享樂主義思潮,在人們的生活中已經發生了不少危害他人利益甚至國家利益的事件。幸福觀的扭曲,不僅嚴重影響了人們生活的真實幸福感,同時也影響了社會的道德體系建設,阻礙了社會的穩步和諧發展。我們今天才真正意識到,健康而充實的精神生活對人生有多麼重要,它才是引導人們走向幸福生活的必由之路。
(作者系新疆財經大學新聞與傳媒學院教授)
參考文獻:
[1] 玉素甫·哈斯·哈吉甫著.郝關中,張宏超,劉賓譯.福樂智慧[M].北京:北京民族出版社,1986.
[2] (美)羅伯特·所羅門著.張卜天譯.大問題—簡明哲學導論[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
[3] (沙特)穆罕默德著.馬堅譯.古蘭經[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
上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