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混搭的偶像劇
幾部醫療劇熱播之后,“挂著羊頭賣狗肉”、“混搭的偶像劇”等負面評論不絕於耳。在醫療劇中容納“青春偶像”、“都市情感”等元素本無可厚非,但是在諸多劇中“行業”僅僅成為所謂醫療劇故事的外殼,其實質是主要講述了身著白大褂的一群年輕人的情感故事,這顯然有本末倒置之嫌。
《產科男醫生》顯然在“行業”與“情感”之間往“情感”元素傾斜嚴重,甚至讓人質疑其是否該歸屬於行業劇這一類型。四角戀、婚外戀等老套的情感戲碼成為支撐該劇的關鍵,行業元素淪為情感戲的附庸﹔相比之下,緊隨其后播出的《產科醫生》在劇名上僅一字之差,但這背后是兩部劇在故事內核上的天壤之別。《產科醫生》裡面也以肖程、何晶之間的情感歷程作為支撐該劇的情感線,但是大量呈現的緊急救治、醫患關系、醫生競爭等行業元素使得該劇行業線充實豐滿。
國產醫療劇如何走得更遠
醫療劇發源於美國並風靡世界,日本、韓國、香港等亞洲國家或地區都對醫療劇有成功的本土化改造。相對而言,國產醫療劇起步較晚而且面臨諸多瓶頸。國產醫療劇若想實現健康持續的發展,既需借鑒經典國外醫療劇的經驗,又要做出中國特色。
1.提高編劇素質,傳播健康文化
在所有的電視劇乃至行業劇類型中,醫療劇是對編劇專業知識要求最高的一種類型。據某衛視一位購片人員透露,一年看片幾百部,醫療劇所佔比例不足2%,而最終被購買播出的,可能不到1%。②這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編劇專業知識匱乏,其結果便是僥幸被購買播出的醫療劇總是被專家觀眾吐槽為“外行行業劇”。
近幾年播出的幾部反響較好的醫療劇如《心術》、《產科醫生》,都是編劇用專業知識、敬業態度創作的典范。編劇六六為創作《心術》,在醫院“臥底”兩年,《心術》中很多患者故事都是依據真實事件改編的﹔《產科醫生》編劇張民曾在醫院當過兩年護工,在五年的小說創作中閱讀了大量醫學書籍和教學案例。編劇隻有以嚴謹的態度進行專業創作,才能滿足觀眾日益增長的健康文化需求。
2.避免官方說教,直擊復雜人性
大多數國產醫療劇對醫患關系的表達趨於主流,高大上的人物形象塑造使劇中人性的光輝暗淡。相對而言,很多國外醫療劇能夠觸及人類靈魂的深處,留給觀眾思考人性和人生的空間。
在這一問題上,《愛的婦產科》進行了大膽的嘗試。電視劇一開始,便是女主人公產科醫生葉紫面臨是否要留住腹中胎兒的抉擇。於是編劇讓葉紫在接觸形形色色的產科病人和病例的過程中不斷去感受生命的偉大和母愛的力量。“《愛的婦產科》的創作者不再局限於探討尖銳的醫患關系這一老生常談的醫療主題,而是另辟蹊徑,通過講述婦產科的故事來向觀眾傳達生命的珍貴,強調對生命的尊重與愛護。”③
3.符合類型特征,尋求本土創新
經過長達半個多世紀的發展,美國醫療劇發展出一套成熟的類型特征。《ER》(《急診室的故事》)中“Professional(專業)+Personal(人性)”的“P+P”類型模式,以追求專業性作為類型基礎,以剖析人性作為主題訴求,我國的醫療劇需借鑒美劇的經典類型特征。
從另一角度講,任何藝術如果想得到長遠發展,必須立足於本國國情。中國的醫療劇在“雙P模式”的類型特征之下也必須挖掘有中國特色的故事情節和主題訴求。《產科醫生》第11集中,醫院贊助商錢總為了孩子在吉時出生提出了剖腹產的無理要求。主治醫生魏麗麗對這一荒唐要求嚴詞拒絕,巧妙地安排了產婦順產。中國人生孩子講究生辰八字,像錢總這樣有迷信思想的國人不在少數。該集劇情和主題非常符合中國國情,對觀眾具有很好的教育意義。
結 語
在“婦產科三部曲”之后,2014年底趙寶剛導演的《青年醫生》在各大衛視熱播﹔2015年新年伊始徐慶東導演遺作《急診室故事》引人矚目﹔由陳家林導演的中國首部護理題材電視劇《天使的微笑》由於題材新穎而引人期待。可以說,近兩年將是國產醫療劇創作的“小高潮”。
與充斥在電視屏幕上眾多的宮斗劇、諜戰劇、家庭倫理劇等相比,行業劇在中國電視劇市場上是一種相對新鮮的類型劇。觀眾對醫療行業的獵奇、對醫患關系的關注、對醫學知識的渴求,都會使醫療劇擁有巨大的市場潛力。“業內人士認為,隨著‘一劇兩星’政策的出爐,電視劇市場細分愈發專業化。隨之而來的,是劇目題材逐步細化,行業劇開始抬頭。其中,醫療劇是行業劇的重要突破方向。”④醫療劇在中國面臨著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相信隨著中國觀眾對醫療劇的深入了解以及中國編劇專業素質的不斷提高,未來會產生大量優秀的醫療劇作品。
注釋:
①周憲:《論奇觀電影與視覺文化》,《中國文藝研究前沿報告》,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第26頁
②吳曉東:《國產醫療劇:隔靴搔痒?》,《光明日報》,2012年6月18日
③間蓉蓉:《〈愛的婦產科〉:都市愛情范兒的醫療劇》,《中國文化報》,2014年2月17日
④新華:《醫療劇引發新一輪行業劇突破》,《新商報》,2014年5月13日
(作者單位:中國傳媒大學藝術研究院)
上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