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青年記者》>>2015年3月上
人民網>>傳媒>>正文

走出大眾特色的媒體融合之路

傅紹萬

2015年03月20日13:05  來源:青年記者  手機看新聞

新聞人從來不缺乏對新生事物的敏感,從互聯網開始向媒體演化的初期,就開始了一系列創新試驗:為大型商業網站供稿,在大型商業網站開設微博、微信,借助商業網站擴大品牌影響﹔或另起爐灶,創辦網站、手機報、客戶端,希望它們有朝一日壯大起來,可以替代報紙,成為一個新飯碗、金飯碗。這一系列嘗試都失敗了。報界的有識之士開始清醒:應對新媒體挑戰,不能依附別人,不能脫開報紙,必須以我為主,走報紙和新媒體融合之路。必須決勝於移動終端。手機已經成為人的一個“器官”,成為人的緊密的“生活伴侶”,要借助手機終端,實現報紙和新媒體發展一體化推進,共生共榮。

去年,媒體融合上升為國家戰略,融合的大潮難免泥沙俱下。我們不能因喧囂的聲浪而雙耳失聰,不能因絢麗的浪花和泡沫而雙眼迷離。大眾報人要獨立思考,走出自己的媒體融合之路。這條路怎麼走?

融合,要堅定不移把報紙辦好

融合,是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融合。辦好報紙,融合才有根。沒有了報紙,還有什麼融合可言?報紙是主流輿論陣地,是根本經濟支柱,是相關產業拓展的依托,是我們活著和發展的本錢。因此,推進媒體融合,發力點是新媒體,落腳點必須是報紙。要辦好報紙,打好融合基礎,辦好新媒體,滋養報紙更好地生長,實現報紙和新媒體此長彼長。

大眾報業集團在媒體變革的大潮面前,保持清醒和定力,“堅定不移干報業,風吹浪打不動搖”,報紙依然充滿生機,為融合發展奠定了一個好基礎。我們要堅持精兵強將上一線,舍得投入解決報紙發展的短板,做出讀者需要、不可替代的內容產品,讓報紙抗得住風浪。相反,有的報紙,缺乏獨立思考,隨波逐流,根據錯誤的理念錯誤地做事,報業衰退,新媒體也不過是好看的花瓶,前景一片暗淡,教訓很值得記取。

融合,要咬定自己的核心積累

任何一個企業,定位的確定,戰略的制定,路徑的選擇,都必須立足於自己的優勢,找到自己最核心的資源。報紙的訂戶和讀者,是幾十年積累起來的核心資源,是幫助報紙轉型成功的真正優勢。這是個龐大的群體,是社會最主流的群體,也是最有經營價值的群體。報紙的內容生產、報紙銷售和廣告經營體系,都是建立在這個群體的需求之上。穩固報紙,必須牢牢抓住這個群體。如果對這個群體的影響力削弱了,報業的衰退也就到來了。如果這個群體丟失了,整個報業大廈的架構就坍塌了,報社就真的該關門走人了。這個群體,也是任何互聯網企業最想佔有、但目前還難以佔有的群體。傳統媒體發展新媒體、推進媒體融合,也必須首先牢牢抓住這個群體。拋開自身資源和優勢拱手讓人,舍近求遠、耗財費力去吸引那些價值相對不高的群體,不是很不明智的事情嗎?傳統媒體從事的新媒體試驗,恰恰在這個關鍵點上出了大問題,犯了方向性錯誤。

報紙辦得成功,要准確定位。發展新媒體,也必須准確定位。互聯網無邊界,但服務有邊界,必須對應特定的區域、特定的人群、特定的服務需求,這樣才能形成相對強的影響力,進而形成相對強的產業價值。什麼都想做,什麼人都想拉,什麼地方都想佔個地盤,這一條,過去傳統媒體做不到,現在新興媒體照樣做不到。聚焦於報紙的訂戶做新媒體,以報紙訂戶為核心圈推進融合,更符合報業集團職能、定位,也更容易形成產業價值。大眾報業集團的報紙,有的有近百萬訂戶,大眾日報有43萬訂戶,以往的調查,一份報紙有3∼5名讀者,融合先在二十幾萬、三十幾萬訂戶中推開,就一下子有了很高的起點。

下一頁
(責編:汪倩(實習生)、宋心蕊)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