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視聽》>>2015年第2期
人民網>>傳媒>>正文

“剩女”焦慮的媒介呈現

——以電視劇《咱們結婚吧》為例

范琳琳

2015年03月25日13:49  來源:視聽  手機看新聞

摘要:電視劇《咱們結婚吧》在各電視台熱播的同時,關於婚姻與家庭的話題再次成為大眾關注的焦點,女主角“桃子”作為“剩女”,其所遭受的一系列社會壓力,讓觀眾認識到女性“被看”的地位、“孝順”的窘境和作為“母親”角色的壓力。桃子作為一名“剩女”,雖然比較獨立自主,但還是避免不了主流思想對其的審視,擺脫不了話語霸權塑造的“他者”形象。要構造平等、進步的性別觀念,就要在承認兩性差異的基礎上,尊重選擇、包容多樣。

關鍵詞:剩女﹔咱們結婚吧﹔他者

電視劇《咱們結婚吧》以“恨嫁女”和“恐婚男”為噱頭。全劇以相親開始,以男女主角的婚禮結束,聚焦於當代人的“婚姻”。此劇一經播出就聚焦了媒體與大眾的視線,婚姻與家庭的糾葛再度成為大眾熱議的話題。整部劇看似輕鬆快樂,但是實際上劇中滲透了“剩女”的恐慌與無助。

據2006年教育部《中國語言生活狀況報告》稱,所謂“剩女”即為“長得漂亮、學歷高、有思想、有品位,十分自我和清高,卻沒有男朋友的那種女孩子”。①本文以《咱們結婚吧》的女主角桃子為例,剖析剩女的困境和焦慮。

一、焦慮一:剩女——新鮮的“被看”

全劇伊始,女主角桃子便帶著“剩女”的標簽面臨轟炸式相親,她32歲的年齡更成為她受到鄙視的原因。在劇中,一位相親對象一語道破社會對“剩女”的鄙視:“有什麼了不起,一個三十歲的老剩女,也就有幾分姿色而已,早該打折處理了,你憑什麼這麼牛氣。”

在消費社會中,女性成為商品,被物化為愉悅男性的客體。在觀賞的幻想下,男相親對象將對方作為“他者”,在審視和挑選中証明自己的權力。“打折處理”凸顯了男性將女性作為商品的蔑視,並且更加強調女性不僅是商品還是保鮮商品,是隨時間而貶值的商品,這就將女性放在岌岌可危的狀態下,這種文化和社會的逼迫造成女性的自我認同貶值。在電視劇中,桃子和她的好朋友未未就一再被身邊的人強調,也不斷彼此催促“像我們這個年齡段的女人,一天天都在貶值。”這樣的自我認同既是社會賦予她們的標簽,也是她們的“鏡中自我”。庫利認為,我們通過想象別人如何感覺我們的行為和外貌來了解我們自己,人們彼此都是一面鏡子,照映著對方。②剩女通過想象別人如何想象她們以期在人際傳播的交往中定位自己。當社會普遍認為剩女貶值,剩女的價值觀自然也會扭曲。

如此周而復始的告誡,強化了大齡女性的焦慮心態,作為被看的“他者”,女性讓出了選擇的主導權,並且還讓男性將這一“被看”的對象按照年齡劃分了等級。女性的保鮮期隨著年齡逝去,她們以被動的姿態承認自己的弱勢。在此,女性的年齡不僅是自己的生理屬性,更是自己被評估的尺度。男性的主導地位在這種等級秩序中得到彰顯,並以此種壓抑和統治的手段獲得男性權力。各種“形體美”的標准亦是男權在女性肉體上打下的“標記”,通過對女性身體的“規訓”來達成對女性的控制。

在劇中,女主角桃子的外貌一再被提及,在桃子媽媽薛素梅看來,桃子應該在自己還年輕漂亮的時候,將漂亮的臉蛋這一資本發揮作用,以此換取有錢的老公,實現自己真正的價值。在這裡,桃子被強調的是由男性來判斷的外在。女性的價值不僅由外貌來確定,而且外貌與男性的資產直接挂鉤。用桃子的話說:“你有一個豪車,我就得有配得上您這豪車的三圍,我有這臉蛋,你是不是得有我這配的上臉蛋的別墅啊。”

二、焦慮二:剩女——被逼迫的“孝”

在劇中,桃子的媽媽薛蘇梅和桃子為了結婚不斷爭吵,在媽媽薛素梅看來,桃子要做一個孝順和聽話的孩子就要完成結婚的任務。她曾在桃子放棄一個相親對象時,大發雷霆,她認為結婚並不是桃子的權利,而是她的義務,是她對家庭的貢獻,結婚和孝順是聯系在一起的。這實際上就否定了未婚女性的獨立自主性,本質上是將“在家從父,出嫁從夫”的傳統觀念進行到底,即希望丈夫接替原來家庭對女性負責到底。說到底,這是父系權力對女性依附地位的強調和逼迫。未婚女性仍不被承認是獨立自由的,個體尤其是女性被迫與男性結合以獲得社會的成熟承認。

在《玩偶之家》中,娜拉也面對這樣的生活:在家的時候聽從父親,后來嫁為人妻,娜拉從父親的手中轉到了丈夫手中,丈夫愛什麼,她就愛什麼。這種交接是父系社會的控制的手段,女性是男性的附屬,智慧和感情都不被需要,順從才是秩序下的首要因素。然而剩女卻恰好違背了這一原則,她們有智慧、有質疑精神、渴望獨立,因而社會做出了激烈反應,輿論則對其大加指責。

更深一層探究這種逼迫的原因,可追溯到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家庭的起源》。恩格斯指出,私有制改變了全社會的政治、經濟關系,也激烈地改變了家庭中的關系,女性也因此成為附屬,成為需要交接的對象。私有制使佔有者成為家庭中的統治者,婦女在生產交換性剩余產品中盡管是必要的,卻是從屬的,婦女淪為受監護的人,或為人妻,或為人女,一句話,不再是獨立的社會性承認。

李銀河曾這樣總結到:“單身女人所代表的自由,是一種選擇的自由,是選擇生活方式的自由。在不自由的年代,結婚是女人惟一的生活方式,是她們不得不做的事,沒有其他的可能性,沒有選擇的余地。現在,一些女人有了選擇不結婚的可能性。這是她們在成為都市人和現代人之后才擁有的選擇。歸根結底,所謂自由就是選擇的可能性。” ③

下一頁
(責編:汪倩(實習生)、宋心蕊)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