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傳媒》>>2015年4月下
人民網>>傳媒>>正文

推進融合發展 追尋報業春天

鄒賢啟

2015年05月05日10:50  來源:傳媒  手機看新聞

推動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融合發展,是黨中央著眼鞏固宣傳思想文化陣地、鞏固共產黨的長期執政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要整合新聞媒體資源,推動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融合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經濟建設是黨的中心工作,意識形態工作是黨的一項極端重要的工作。要加快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融合發展,充分運用新技術、新應用創新媒體傳播方式,佔領信息傳播制高點。著力打造一批形態多樣、手段先進、具有競爭力的新型主流媒體,建成幾家擁有強大實力和傳播力、公信力、影響力的新型媒體集團,形成立體多樣、融合發展的現代傳播體系。習總書記的重要指示,指明了主流媒體做好融合發展的方向和路徑,是我們行動的根本指南。

黨報集團所屬媒體是黨治國理政的重要工具和資源,是國家軟實力和國際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快媒體融合發展,進一步提升主流媒體的輿論公信力、引領力、影響力、服務力、競爭力,更好地圍繞中心、服務大局,黨報集團責無旁貸。在當前互聯網已經成為輿論斗爭的主戰場,直接關系我國意識形態安全和政權安全的重要時期,黨報集團以強烈的使命意識和擔當精神,有力搶佔媒體融合發展制高點迫在眉睫、至關重要。

報業發展有挑戰,更有機遇

如何看待報業“寒冬論”與紙媒關停現象?有四個因素不容忽視。一是新的信息技術既給傳統媒體帶來了巨大沖擊,也提供了巨大的發展機遇。二是報業在發展過程中走到行業重組、優勝劣汰的歷史新階段。三是在市場競爭中對手的輿論攻心戰,在不同程度上影響報業從業人員的信心。四是報業自身創新能力的強弱。報與紙是既有聯系也有區別的,報是新聞、信息,這種消費是長久的﹔紙是載體,是呈現方式,是隨著歷史發展不斷演進的。今天雖然新的傳播媒介大量涌現,但新生與毀滅也是不斷上演,弄不好新的媒體也是看不到春天的。毫無疑問,信息傳播產業的規模還會不斷增長,報紙生命周期依然旺盛,需要因勢而變,因時而化,通過報業融合發展注入新的強勁動力。

首先,以權威性和公信力為基礎的媒體品牌。網絡信息海量呈現,但質量卻參差不齊,報紙仍是權威信息的傳播主渠道。重要的信息,我們還是要看《人民日報》和央視“新聞聯播”等。《湖北日報》連續4年改版,平均期發量由過去二三十年間一直保持的20萬份左右,接連突破30萬、40萬、50萬、60萬大關,2015年達65萬多份。其中,市場發行量20萬份,包括自費訂閱2萬多份,還有企業家專門為家鄉訂閱《湖北日報》,這也說明主流媒體仍然具有很大的市場空間。

其次,擁有原創性和採訪權等生產資源。由於很多網站並沒有獲得新聞採訪權,這使得原創性和採訪權成為傳統媒體的一大優勢。2015年4月2日,《人民日報》刊文指出新媒體需治“七種病”:內容克隆化、求快不求真、迷信點擊率、標題玩驚悚、廣告硬推銷、剽竊成重症、媚俗無底線。反過來說,這些恰恰是傳統報紙的巨大優勢。現在《湖北日報》是國內外的二三百家媒體的固定選稿基地,很多作品被大量轉載,其中,評論平均被轉17次,多的達200-300次。

再次,獨到的深度報道生產技巧。近幾年,《湖北日報》推出了“風起中三角”“逐夢第四極”“湖北作家”“千湖新記”“綠滿荊楚”等大型報道,產生了強烈社會反響,促進了一批問題得到解決。2014年“兩會”期間,《湖北日報》推出的調查報道《跑斷腿的二胎証》,促進有關部門在一個半月內取消在我省實施了30多年的“一孩”辦証規定,社會各界高度評價,中宣部專發閱評肯定。

最后,本土性和接近性的傳播特點。傳統媒體特別是區域性報紙在這方面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比如,《湖北日報》策劃推出的“新武漢造異軍突起”系列報道,被深圳市華星光電技術有限公司總裁薄連明在飛機上看到,隨后他便下決心將投資160億的特大項目落戶武漢。這是,薄連明先生在項目簽約儀式上講述的故事。

城鎮化給報業提供了三大機遇:讀者市場、廣告市場和新的報業形態。首先,農民進城帶來新的讀者市場。每年有大量農村人口成為城鎮居民,這些人的閱讀需要也會成為報業增長點。

其次,城鎮化擴大了媒體廣告需求。城鎮化在人口、產業和經濟等的集散效應,為媒體創造了巨大的商機。

再次,城鎮化提供了報業新形態。伴隨城鎮化,將產生一批朝氣蓬勃的“報二代”:社區報、縣市報、省市合資辦報、城市群報紙……比如湖北日報傳媒集團旗下《楚天都市報》2014年在創辦美國版和台灣版的同時,成功創辦《武昌讀本》《美麗蔡甸》《武漢城建》等15份縣市、社區及行業讀本,讓報紙更加貼近讀者,更加接地氣,從而獲得新的生機和活力。

最后,跨界融合可滿足讀者新需求。傳統媒體還可通過社區服務、醫療服務、物流服務等跨界,獲取更多的讀者信息,綜合多維信息,從而為其提供更加精細化的個性服務。《湖北日報》近兩年舉辦“楚天名醫大講堂”,100多位醫生深入社區、企業、機關服務10多萬讀者,成為《湖北日報》的新品牌。

報業在堅持內容為王、做好深度報道等強化權威性公信力的同時,要借助互聯網平台,在多個方面推進媒體融合。首先,強化互聯網思維,高度重視“內容為王”。網民通過手機終端可以在“一定場境下得到信息體驗”,“既讀又說”,實現“信息+體驗+場境”。新的“內容為王”應成為新聞傳播、活動策劃、商業思維的起點。傳統媒體要建構互聯網思維,在傳播技術、思想觀念、經營管理等方面與新媒體實現同一個平台上的融合。

其次,調整新聞生產模式,搭建全媒體運作平台。在新媒介環境下,新聞發生地就是新聞生產地,現場的每一部智能手機都可以完成新聞的採、編、發,我們要進行去噪、系統、深化處理,發揮出相應優勢。

再次,開發大數據資源,加快投入智庫建設。在情緒化比較強烈的網絡環境中,網民容易對事物產生誤判、誤解和猜疑。因此,在新的媒介環境下,輿論引導工作更加重要。報業集團有人才、智力等獨特優勢,可以借助大數據管理系統,加快智庫建設,發揮新的作用。

下一頁
(責編:汪倩(實習生)、宋心蕊)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