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相對於韓國電視劇、綜藝節目等傳統韓國電視領域繁盛的研究,有線電視因發展時間短,區域影響小等原因,專門面向該類頻道的關注依舊處於起步階段。但有線台所展現出的巨大價值卻是不容忽視和小覷的。韓國作為一個與我國相鄰的媒體強國,在電視領域的發展成果對我國有著可貴的參考意義。
關鍵詞:韓國﹔有線電視﹔發展
韓國有線電視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建設系統,於1995年正式開辦,自2002年起提供付費服務再到全面實現數字化,在政府頒布的相關政策鼓勵下逐步走向了多樣性、專業化的發展道路,並一直以應用技術為主要優勢位於亞太地區電視行業的前列。近年來,由於地面數字電視的有限,越來越多的用戶願意選擇擁有更多頻道的有線電視供應商。而國土面積和人口數量都隻與浙江省相當的韓國,如今有線電視的用戶數量已有1500萬戶左右,滲透率一直保持在75%上下,年度收益可達千萬億韓元,是我國的三倍之多。然而隨著有線頻道獨立制作電視劇及綜藝娛樂節目等內容的增加,也帶領著韓國電視業踏入了發展的新時期。
一、厚積薄發的創新者
首先在傳統的有線頻道中,多家實力豐厚的電視台就開始在歷經多年的積累后逐漸嶄露頭角。作為韓國最大娛樂傳媒集團CJ E&M(CJ Entertainment & Media)旗下的綜合娛樂有線頻道,TVN(Total Variety Network)就是其中成果較為突出的一家。以介紹娛樂內容為主的TVN將受眾定位為年輕觀眾,並針對該收視群體制作了一系列戲劇、美食、旅行、時尚等節目。例如音樂節目《Star VJ Show》《TVN FM》,綜藝節目《現場脫口秀TAXI》《三個傻瓜》《花樣爺爺》,電視劇《黃色復仇草》《請回答1997》《未生》等等。另外像Orion集團旗下的OCN(Orion Cinema Network)也接連推出了如《別巡檢》《神的檢測》《特殊專案組TEN》等多部在社會傳播、流行度上都有一定影響力的作品。而2011年12月1日開播的JTBC(Joongang Tongyang Broadcasting Company)、Channel A、TV朝鮮和MBN(Maeil Business Network)四大韓國綜合編成有線頻道(簡稱綜編頻道),則開啟了有線電視發展歷程的新紀元。在韓國的電視媒體中,綜編頻道是指類似於KBS(Korea Broadcasting System)、EBS(Education Business Network)等,與全國性或地方性電視台一樣採用相同手段,集合採訪報道,播放不同種類節目的電視頻道[1]。早在2008年,韓國放送協會就在醞釀關於綜編頻道的開播計劃,並於當時就由韓國國會通過了相關的媒體法律(《報紙法》《電視廣播法》《IPTV法》等)。時隔三年,經過審查評估,終於在多方的關注與商議之下完成了綜編頻道的開播。其中最具實力的JTBC以4220億韓元(約24億人民幣),佔到四大綜編台總投資40%的金額,成為了韓國傳媒產業歷史上的投資之最。依托於《中央日報》的龐大支持,JTBC在短短的幾年內就已制作了音樂《Music on top》,綜藝《神話放送》《舌戰》《非首腦會談》,電視劇《仁粹大妃》《吧嗒吧嗒:他和她的心跳》(簡稱《吧嗒吧嗒》)《密會》等各類節目。另外像Channel A、TV朝鮮、MBN也都陸續推出了數部具有一定口碑和影響力的電視作品,展示了綜編頻道在不同電視領域的制作實力。綜編頻道在強有力的后盾之下,開放視野,不斷開拓進取,致力於發展創新,堅守著面向未來多媒體的理念,以個性化的節目內容和獨特的視聽享受引領民眾進入到文化、生活領域的新時代。其以每年17520個小時的總制片量,加上24小時不間斷播放的特性,在為觀眾提供更多選擇的同時也極大地豐富了韓國的電視產業。
二、從業者們的新選擇
隨著有線電視的發展和綜編頻道的開播,韓國的電視業界產生了大量媒體工作崗位的空缺。譬如JTBC就在建台之初以招錄470名社員的聘用數,成為迄今為止韓國媒體史上最大規模的一次錄用。有線台的招募浪潮甚至還影響了眾多獨立制作公司對影視創作人員的需求。而到了如今,韓國有線電視工作職員的規模大約在17500名左右,然而其在為影視制作提供相關優質崗位的同時,也加劇了從業者間相互競爭的態勢,更多優秀的導演、編劇、演員等影視行業從業人員也被分流到各個電視台之中。例如TVN的熱門節目《花樣爺爺》就是由著名PD羅英石在有線台打造的一項全新綜藝。羅英石原為KBS的綜藝節目制作人,曾參與制作過《明星金鐘》《女杰6》《兩天一夜》等知名節目。另外像JTBC的開台劇《吧嗒吧嗒》,更是匯聚了韓國著名導演金圭泰、編劇盧熙京和演員鄭宇成、韓智敏等人,制作班底可謂是眾星雲集。不論在韓國國內還是在亞洲地區,都具有一定的影響和號召力,在電視劇獲得極大關注的同時,也讓綜編頻道的標簽被更多觀眾所熟知。有線台由於其自身特點,比起公共台對收視率的重視,而更關心觀眾對電視節目的喜愛程度。就如美國著名編劇艾倫·索金所說的那樣:“公共電視台的觀眾只是把電視機作為背景開著,是被動的觀眾。而有線台的觀眾就會像看一部電影或舞台劇一樣來看電視劇。[2]”許多導演、編劇等從業人員離開了工作多年的無線電視,轉而投向有線電視的新興舞台。相較於公共台傳統制作模式下的謹慎心態,有線電視則能為他們提供更為自由的展示空間,也更注重自我對於影視藝術的追求。在這種新生力量中所催生的全新競爭壓力,能讓制作者們獲得更大的創作動力。而對有線電視來說,知名制作人在帶來名聲和影響力的同時,也帶來了他們在公共台累積多年的成熟的節目制作經驗,進而更有利於作品地位及關注度的提升。除了名編、名導與有線電視保持長期合作的關系之外,有線台優厚的條件也吸引了更多實力新人的加入。就如三大地面台多年來通過運營模式培養了眾多自己資深的專業編劇、導演、演員一樣,有線台在近幾年來也發掘和培養了更多像《仁顯王后的男人》《九回時間旅行》《三劍客》的導演金炳株、編劇宋載正,《請回答1997》《請回答1994》的導演申元浩、編劇李友正等具有潛力的新人,從而完善自身的電視劇生產鏈。相比於公共台更多考慮名編、名導所帶來的效益,有線台對新人的起用則顯得更為大膽,也更願意以開放的心態來接受他們的優秀作品。
近兩年來依托於有線台的發展,更多的演員也不再局限於公共台的有限機會,轉而趨向於在有線頻道提供的平台中選擇適合自身的角色。例如《仁顯王后的男人》的演員劉仁娜、池賢宇,《請回答1997》的演員徐仁國、鄭恩地等,都是通過有線台的優秀作品而一躍成為受人關注的韓流明星。除了為新人演員提供更多更好的演出機會,有線台豐厚的待遇及自由多樣的角色選擇也令眾多大牌明星沒有顧慮其影響力小的局限而加盟其制作的電視劇之中。例如《吸血鬼檢察官》的主演延正勛、《特殊專案組TEN》的主演朱相昱等。演員們希望通過新的合作渠道來獲得形象的轉變,而觀眾也會通過熟悉的演藝明星對有線台進行關注。另外,憑借資源整合的優勢,在為電視劇進行宣傳的同時,有線台為演員提供的配套綜藝節目和原聲音樂的推出等表現機會也顯得更為積極。讓演員與觀眾在互動中產生貼近感,在延續劇作本身影響力的同時,也有助於提高人氣,擴展知名度。
雖然相較於地面台雄厚的實力及穩定的發展基礎,有線台依舊處於觀眾基數少、收視空間小的弱勢位置。但除了成功幾率偏低的弊端外,有線台則有效地規避了激烈的競爭,從業人員所需承受的風險也更為有限。不僅有利於其制作經驗的積累,還能為他們走向更高層次的發展提供歷練和展示的平台。隨著近年來電視節目制作需求量的增加,在為從業者提供更多發展機會的同時也加劇了人才間流動的頻率。在規模擴充的背景下,更有益於行業活力的激發和影視傳媒業的成長,可謂是一種多方共贏的舉措。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