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今傳媒》>>2015年·第6期
人民網>>傳媒>>正文

論導向意識在新聞輿論監督中的缺失及規避

王禹涵

2015年07月14日14:20  來源:今傳媒  手機看新聞

摘 要:新聞輿論監督的作用在我國社會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容忽視。新聞輿論監督是人民群眾通過媒體,對政府部門以及社會經濟生活中的違規行為進行的監督,是公民參與國家和社會管理的一種形式。新聞輿論監督要發揮和重視導向作用,就必須遵守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指導下的業務規范。

關鍵詞:輿論﹔導向﹔新聞輿論監督﹔“福禍論”

輿論導向,就是對社會輿論的引導。就輿論導向主體而言,大致包含了政治導向、經濟導向和價值導向等三方面內容[1]。輿論導向的主體與媒介形態有著直接的聯系,既可以由報紙、電視、廣播等新聞傳播媒介來引導輿論,也可以通過電影、電視劇、文學等文藝作品來宣傳思想。其中,新聞傳播媒介運用新聞手段和宣傳手段對社會輿論的反映、影響和組織即為新聞輿論導向。陳力丹在《輿論學——輿論導向》中提到輿論的定義時強調“輿論混雜著理智與非理智的成分”[2],正是基於輿論的“理智與非理智”才使得新聞媒介承擔起反映、影響和組織輿論的職責。

正確地引導社會輿論,是社會主義條件下,我國新聞傳媒在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指導下的重要業務規范。劉少奇同志曾講到報紙的功能時說過“報紙的存在是一個很大的危險性”,指的就是當作為大眾媒介的報紙在出現宣傳錯誤、思想錯誤時,會造成嚴重的社會后果,這與沒有大眾媒介相比,其危害是潛在而巨大的。新媒體時代,社會處於轉型期,網絡事件頻發,新聞輿論引導工作不斷面臨新情況、新問題。新聞媒介對輿論的引導一旦出現失誤,輿論導向產生偏差,就有可能成為“很大的危險”的推手,影響社會的穩定。

一、導向意識在新聞輿論監督中的缺失表現及成因

新聞輿論監督是一種狹義上的輿論監督,即新聞輿論監督是通過新聞報道的方式對社會上的某些組織或個人的違法、違紀、與民意向背的不良行為或現象針砭時弊,借以抨擊社會現實弊端、懲惡揚善,從而達到對其進行制約的目的的監督方式[3]。而導向意識缺失的常見表現是,在新聞報道中過度強調以受眾本位的新聞觀。有的媒體隻注重迎合受眾,追求經濟效益、轟動效應,不惜降低自身格調,低俗報道、策劃新聞、虛假新聞、新聞娛樂化等現象普遍存在﹔其次,新聞輿論監督乏力。由於法律法規不健全、體制不完善等原因,在一些重大事件中經常會有新聞輿論監督缺席、避而不談、避重就輕等現象﹔還有,新聞報道中的慣性思維。媒體在新聞報道中存在好人主義、報喜不報憂等慣性思維。

總體來說,造成導向意識缺失的原因有三方面。

1.新聞工作者的思想政治素養不夠。思想政治素養是新聞工作者必須具備的首要條件,必須經過長期的理論學習和實踐探索才能養成的習性。習近平同志早在2006年就提出新聞工作者要“為黨為民、激濁揚清、貴耳重目”,這正是對新聞工作者職業修養的精辟概括。

2.新聞職業道德缺失,片面追求轟動效應。策劃新聞和新聞娛樂化是媒體追求轟動效應的常見做法。策劃新聞的典型事件是2012年央視《焦點訪談》欄目的“茶水代尿檢”事件,記者用事先挖好的陷阱,干擾了正常就醫程序,這樣的行為貌似扛起揭黑的大旗,實則違背了記者的職業道德,媒體的報道也沒有起到正確的輿論導向作用。比如,記者以茶代水使得原本緊張的醫患關系再次遭遇信任危機,這樣的雕虫小技惡化了醫患矛盾,挑戰了醫者的道德底線。新聞娛樂化現象也是媒介“吸睛”的常用手段。在表現形式上,強調故事性、情節性、人情味,突出事件煽情、刺激或戲劇懸念的一面,最大限度地放大娛樂價值,消解內容的嚴肅性、權威性和客觀性。策劃新聞和新聞娛樂化不僅誤導受眾,而且必然造成媒體公信力的下降。

3.新聞報道角度單一,事實選取失衡。追求新聞真實和無限接近新聞真實是新聞工作者最基本的工作目標和原則,並且選取新聞事實要遵循平衡性原則。但部分傳統媒體把網絡空間內的多元表達當成了新聞事實,釀成輿情。如2014年12月20日的西安醫院自拍事件,輿情爆發與發軔媒體直接相關,陝西電視台《都市快報》的官方微博把網友的情緒化表達當作新聞事實進行傳播,引起負面輿論擴散,誤導受眾。

上述問題,都是專業媒體的負面報道與輿論引導問題,雖然網絡時代各類自媒體不斷涌現,但是專業媒體在選擇信息、傳播信息、輿論引導、文化傳承等方面仍然處於主導地位。尤其是當前社會轉型期多元化價值觀越是盛行,也越意味著主流價值觀迫切需要構建和弘揚,專業媒體應當通過報道社會事件,進行信息傳遞,向公眾普及正確的、主流的價值觀,在轉型期發揮自身積極的作用。

江澤民同志的“禍福論”深刻地闡述了正確輿論導向的重要性:“輿論導向正確,是黨和人民之福﹔輿論導向錯誤,是黨和人民之禍。”作為新聞媒體來說,“報紙要能夠密切地聯系群眾,那是很好的。但是,如果給群眾以錯誤的東西,散布壞影響,散布錯誤的思想、錯誤的理論、錯誤的政策,把群眾中的消極因素、落后因素、破壞因素鼓動起來,就要犯大錯誤。因此,報紙工作如果做不好,就是厲害的脫離群眾,就要發生很危險的情況”[3]。新聞媒體必須要樹立馬克思主義的導向意識,一定要站在事實的角度上進行公平公正的判斷,引導新聞輿論監督,使新聞輿論監督能夠“向受眾提供客觀世界的真相,用全面、深刻、准確的意見校正某些群眾的錯誤思想,實現新聞活動引導輿論的最終目的”[4]。

下一頁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