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幼琍
2015第六屆中國傳媒領袖大講堂於7月19日至27日在上海交通大學舉辦。本屆大講堂邀請50多位傳媒領軍人物,既涵蓋了學界泰斗,也有業界精英,為來自海內外160余所高校的350余名學子帶來最新的傳播資訊與研究動向,講授傳媒業改革創新的經驗與教訓,分享他們的人生感悟,進而深化對新聞傳播學科和傳媒業的認識。以下為台灣政治大學特聘教授兼研發長、國際中華傳播學會會長劉幼琍教授在第六屆中國傳媒領袖大講堂上的演講摘要。
OTT視頻服務的影響
OTT 是指通過互聯網向用戶提供各種應用服務。劉幼琍圍繞著OTT視頻服務對台灣內容提供者和現存的媒體平台進行介紹。首先,她列舉數據向大家呈現了全球OTT視頻受眾的增長趨勢,再通過呈現OTT視頻服務的系統圖引出三個研究問題:OTT視頻服務對電信營運商和內容提供者的影響、OTT視頻服務面臨的挑戰和機遇、OTT視頻服務策略和成功關鍵因素。對OTT 價值鏈、價格模式(免費、免費+付費、按月、捆綁等)等內容進行基本介紹后,她對內容提供者所受影響以及競爭者逢迎的挑戰進行了闡述,並提出了五種創建獨特價值的方式:unique content、unique convenience、unique usefulness、unique experience、unique packaging。
關於應對策略,劉幼琍針對內容提供者和廣播提出不同策略。對於內容提供來說,要根據受眾提供直接服務、保持原有B2B關系的同時發布OTT受眾內容。在競爭方面,劉幼琍闡述了OTT TV與電信業者、有線業者、內容業者的合作,以及制造商(內容和電視機綁定)的發展現狀。最后,提出了內容、版權、平台獲得發展成功的關鍵因素。
層級法規結構的再省思
劉幼琍隨后向大講堂學員們介紹了OTT的層級法規結構(Layer Model),並對三層(content、service、transport)、四層(content、application and service、logical network、physical network)、OSI(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ion)等層級結構進行優劣勢分析。
最后,劉幼琍對主要的OTT商業模式進行介紹,闡釋了2014年最受歡迎的OTT調查結果:結果顯示,台灣很多人在看大陸視頻網站,中國PPS、Tudou、Youku等在台灣使用頻率很高,大多數台灣受眾更願意看廣告而不是付費,大多數人不願意退訂家裡有線電視,OTT取代效果並不明顯。(王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