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2015年第三屆中國大學生傳媒節暨第六屆中國傳媒領袖大講堂>>嘉賓演講
人民網>>傳媒>>正文

第五屆“新媒體與社會發展”全球論壇:新媒體時代下的媒介變革

2015年07月24日14:05  來源:人民網-傳媒頻道  手機看新聞

2015第六屆中國傳媒領袖大講堂於7月19日至27日在上海交通大學舉辦。本屆大講堂邀請50多位傳媒領軍人物,既涵蓋了學界泰斗,也有業界精英,為來自海內外160余所高校的350余名學子帶來最新的傳播資訊與研究動向,講授傳媒業改革創新的經驗與教訓,分享他們的人生感悟,進而深化對新聞傳播學科和傳媒業的認識。

以下為央視市場研究(CTR)總裁、央視-索福瑞媒介研究(CSM)總經理徐立軍,華東師范大學傳播學院院長、教授嚴三九,上海社科院新聞研究所所長強熒,中國高科技產業化研究會研究員劉延寧,《新聞記者》雜志主編劉鵬以及中國傳媒大學研究員、《現代傳播》編輯部主任張國濤於7月21日下午在第五屆“新媒體與社會發展全球論壇”上的演講摘要。

徐立軍:新媒體與傳統媒體相向而行,互利共贏

徐立軍認為,新媒體與傳統媒體是相向而行、互利共贏的,沒有傳統媒體的支撐,互聯網也難以更好地發展。徐立軍舉例說,2015年春晚和微信造就了一個媒體融合的經典,其背后是傳統媒體尋找互聯網入口的渴求與夢想。

同時,關於體制問題,徐立軍認為,體制確實讓傳統媒體在融資渠道、投資並購等方面有所限制,但是,它並不是傳統媒體衰落的根本原因,在現有的體制下,媒體從業者能做的事情還有很多。為此,徐立軍呼吁應為傳統媒體中做新媒體的人點贊,並希望各位大講堂學員有機會能為傳統媒體的新媒體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

嚴三九:基於互聯網思維的電視媒體營銷升級研究

嚴三九提出,互聯網思維營銷具有創意靈活、成本低、增長快、影響大以及催生商業創新五大特征,並指明要善於依托互聯網思維的優勢,創造性地運用“聚沙成塔”、“數據掘金”、“渠道泛化”、“融通閉環”和“創意至上”五大思維實現電視媒體的營銷升級。

具體說來,“聚沙成塔”思維,即通過互聯網平台將盡可能多的受眾聚集在同一個主題中,當達到一定的體量,可為營銷、經濟活動的進展提供巨大的便利。其次,在大數據的浪潮中,我們應重視數據戰略資源作用,提升數據分析能力。再次,互聯網新媒體平台的發展逐步消除了不同主體之間的界限,每個環節參與者的角色特征逐步走向多元,這就需要媒介工作者運用“泛化”的思維去挖掘更多渠道。同時,嚴三九認為,“融通閉環”思維追求的是一種無中心、立體化、無邊緣的營銷系統,線上與線下需要形成一種相互拱衛、支持的態勢。

最后,嚴三九提到創意至上思維的重要性,他認為,營銷是需要想象力的,打破傳統的思維定式基本要求,通過直觀地審視,互聯網思維營銷展現其創造力的突出特點,達到遠遠超乎營銷者及消費者想象的效果。

強熒:傳統媒體黃金發展周期已近尾聲,媒體格局正在突破

從宏觀角度,強熒分析了媒體業的五大發展趨勢和特征:第一,新媒體已全方位覆蓋大眾日常生活﹔第二,傳統媒體生存現狀嚴峻﹔第三,移動互聯終端引領傳媒變革﹔第四,超級平台型聚合媒介開始出現﹔第五,大數據促進產業升級。

強熒指出,盡管商業門戶網站對主流媒體的第一影響力形成挑戰,上海主流媒體公信力的評價仍然較高,尤其是涉及國家政策、重大事件信息時,主流媒體的解讀最具權威性。同時,青年讀者比中青年讀者對主流媒體的公信力更加認可,主流媒體依然擁有許多青年忠實用戶。

劉鵬:新媒體環境下的新聞生產與消費模式變革

劉鵬認為,傳播渠道的開放,徹底打破了傳統新聞的傳播霸權,由此出現了新聞傳播“共時代”:新聞生產從組織化向社會化轉型、新聞消費從專業化向社交化和個性化轉型。

在傳播“共時代”,一方面,信息超載帶來信息疲勞、信息焦慮、信息迷失﹔另一方面,信息流模式使注意力碎片化、思考力碎片化﹔此外,社交傳播、個性化定制,構筑了一個封閉傳播格局,造成信息偏執,而眼球效應使非理性信息更易傳播。

針對傳播“共時代”的一些弊端,劉鵬呼吁重返傳播的精英化。他認為,正如“人人都做飯,但並沒有危及廚師職業”一樣,“傳播共時代的到來並沒用顛覆精英傳播格局”,10%的人生產內容給90%的人看的規律並沒用被改變,專業傳播的價值仍然存在。最后,劉鵬提到專業的核實與求証、客觀平衡的報道、對於真相的不懈追求、對於信息的深層挖掘是精英傳播的主要特點。

劉延寧:中西方文明文化的異同

圍繞“21世紀社會發展制高點下的新媒介東學西漸”這一主題,劉延寧分析美國是如何看待中國的發展問題。劉延寧深刻地比較了中西方文明文化的異同,具體體現在以下三點特征。

第一是中西文明文化之間的不同特征。劉延寧認為,主要體現在兩點:一是西方文明文化特征是解構、分類與分析。整個體系不斷的切分,由此產生了結構比較完善、學科劃分比較細致的三大體系——科學體系、技術體系和知識體系。二是中華文明的特征是綜合、歸納、海納百川,整體、辯証與平衡。

第二是中西文明文化對不同文明之間關系的不同評價。西方文明認為,不同文明之間,本質是“沖突的”,即“文明的沖突”,簡稱“沖突論”。而中華文明認為,不同文明之間,是從不同角度來看同一種食物的不同闡釋,即互相之間,不是沖突,而是不同角度,簡稱“角度論”。對於專業學者群體來說,其追求是要在國內外本學術領域最前沿有所突破,因此最高境界側重於“突破”﹔對於各國官員群體,其追求是在多元素中達到一種整體、辯証與平衡,因此其最高境界側重於把握利益平衡點的“平衡”﹔而對於企業家,其追求是利益至上,按需求經營,因此其最高境界是善於將“需”轉換成“求”。

第三是不同游戲規則的中西比較。劉延寧認為,西方的游戲規則可概括為兩個字——零和,而實現零和有制衡、軍備競賽、地緣政治等方式﹔而中方的游戲規則可概括為八個字——和而不同、達到共贏,實現的方式則是善於從對立到對話、共贏才能長存。對中西方不同的政治游戲規則,劉延寧認為,既不能否定東方文明,也不能否定西方文明,而是應當將東西方文明互相融合,彼此互相了解與理解,從而形成人類可持續和平發展和天人合一的共贏前景。

張國濤:互聯網電視的現實困境與發展前景

目前,廣電總局持續加強互聯網的電視管理,互聯網電視陷入一定的政策困境。對此,張國濤認為,互聯網領域的監控主要是那些經營不規范的人,短期的波動不可避免,但對規范公司是長期利好的。

張國濤提出,新技術的沖擊、市場佔有率低、用戶付費意願降低、IPTV的新試點以及核心競爭力的欠缺是互聯網電視存在的五個現實問題,盡管如此,張國濤坦言,憑借互聯網企業的熱情、彩電企業的共識、廣電行業的防守能力、視頻網站的突破能力、內容生產方式的多元化以及資深廣電人的看好,互聯網電視前景仍然光明。

在長達四個半小時的演講中,各位嘉賓從不同的視角探討了新媒體語境下,新舊媒體融合的現狀、不足之處以及解決的策略等,思想的交鋒、觀點的碰撞啟發著學員們從不同的角度思考和認識問題,為我們呈現了一場關於新媒體與社會發展的學術盛宴。圓桌對話環節,各位嘉賓與學員積極互動,認真回答學員提出的問題。(常媛媛、楊旋)

(責編:趙光霞、宋心蕊)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