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传媒>>传媒专题>>传媒期刊秀:《新闻爱好者》>>2014年第1期

善入善看善思:让新闻典型赋予新意——

消息《火车站见证兰考经济变迁》采写体会【4】

童浩麟

2014年02月10日14:49    来源:新闻爱好者    手机看新闻

为什么我这样写《火车站见证兰考经济变迁》

创作冲动有了,但如何报道出来?50年的时间跨度,由谁来讲?50年的变化,回顾贫穷、罗列成绩,震撼力显然降低。

我想到了兰考火车站:

“兰考火车站上,北风怒号,大雪纷飞。车站的屋檐下,挂着尺把长的冰柱。国家运送兰考灾民前往丰收地区的专车,正从这里飞驰而过。也还有一些灾民,穿着国家救济的棉衣,蜷曲在货车上,拥挤在候车室里……”

1962年12月,焦裕禄担任兰考县委书记,上任第一天在兰考火车站看到此景,发出“苦战三五年,改变兰考面貌。不达目的,我们死不瞑目”的誓言。这一幕,记录在穆青等写下的著名通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中。从兰考火车站这个小小的“窗口”,亿万读者记住了兰考的贫困。

50年的时光里,兰考火车站默默地见证了兰考的发展史:1962年12月,焦裕禄到兰考的第一天,在火车站看到外出逃荒的群众直流泪;上世纪90年代,百姓又一次坐上火车离开兰考,兰考进入劳务输出时代;当下,兰考经济发展迅速,兰考富裕了,兰考百姓又坐着火车回到兰考安居乐业。

这三个极具典型意义的“镜头”都让兰考火车站捕捉到了。借鉴文学写作中拟人的手法,将兰考火车站赋予生命,让兰考火车站来诉说兰考经济社会的发展。既然是带有镜头感的场景,用消息体裁应为最好的报道方式。

在《丰碑的力量》发表后一周左右的时间,我基本上确定了报道的主题和报道方式,但作为消息,缺少一个新近的时间节点,缺少一个鲜明的报道对象。

我想到了务工人员。河南是我国最大的劳务输出省份,而兰考多年来也是河南重要的劳务输出大县。从劳务人员数量的变化,完全可以阐释当地经济的发展变化。

于是,在2012年的5月份,我就明确了主要采访对象:兰考劳务输出人员代表、兰考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兰考从事劳务输出业务的代表、兰考返乡创业代表。

报道对象有了,但我还要等时间节点。作为劳务输出大县,一年当中兰考火车站劳务输出人流集中进出的时间有3个:一个是春节前后,一个是8月到新疆采棉,一个是11月、12月采棉返乡。我选择了最后一批采棉工的返乡时间,因为我需要掌握采棉工的收入变化、采棉花人数的变化。于是,新闻报道时间出现在了2012年的12月2日。

由于反映的时间跨度大,如何能鲜明地体现变化?我选择了数字。全文894字,我用了46处数字。

如何让新闻事实既真实又避免沉闷?我选择了直接引语充当报道信息来源。全文12个段落,我用了8处人物的直接引语。这些直接引语的人物涉及面广,有官员、企业家、劳务输出人员、当地就业农民,同时这些直接引语增强了报道的真实感和画面感。

可以说《火车站见证兰考经济变迁》是我2012年关于兰考新闻报道的浓缩版和精华版,这个作品从根本上说,得益于前期扎实的采访和深入的思考。

上一页下一页
分享到:
(责编:赵光霞、宋心蕊)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