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传媒>>传媒专题>>传媒期刊秀:《今传媒》>>2014年·第1期

全媒体时代下传记性报道研究

赵婷婷

2014年02月13日14:21    来源:今传媒    手机看新闻

摘 要:作为深度报道的一个分支,传记报道以“人”为中心,围绕与人物相关的事件,采取多种表达手法,力求再现新闻人物的深度。随着Web2.0和全媒体时代的到来,各种媒体的联合、互动促使传记性报道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文章结合全媒体时代的大背景,从新闻学和传播学的视角总结出了全媒体时代下传记性报道的几个特点,并针对WebX.0语境下传记性报道的现状,探寻了一些对传记性报道未来发展之路的有益启示。

关键词:全媒体;传记性报道;WebX.0语境

全媒体时代,各种新闻形式充斥大众眼球,但传记性报道仍是其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作为深度报道的一个分支,它着力于人物深度剖析,力求全方位展现人物本色。尤其在全媒体时代的大背景下,对于各种媒介形式的充分利用,使得传记性报道受众范围愈加广泛,传播效果得到强化。

一、全媒体时代下的传记性报道

随着传播技术的革新,原始的单项、线性的媒体逐渐退出主流。“Web2.0”所引领的公共领域日渐成熟,媒体形式不断出现和变化,衍生出的“全媒体”一词频频出现在受众面前。除传统的报纸、杂志等平面媒体,“全媒体”的“全”还包括广播、电视、音像、电影、网络、电信、卫星通讯在内的各类传播媒介,涵盖视、听、形象、触觉等人们接受资讯的全部感官[1]。

传记性报道是一种深入性的新闻报道,既要求新闻性强,又要体现人物的深度和内容的全面性,而这方面以往恰恰是平面媒体的优势所在。但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传记性报道呈现出一种全新的状态。它综合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介,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对新闻事实作开掘和铺陈,最大限度地展示新闻人物的系列活动乃至整个人生,展现出一种立体式的深度报道模式。

二、全媒体时代传记性报道特点

传统传记性报道由于形式单一,大多主要侧重于对内容的深度挖掘,而全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形式开始多样化,传记性报道也呈现出形式、内容的一体化,并凸显出强烈的个性特征。

1.整合性。整合性即相容性、互补性。新旧媒体的交替进入受众视野,泛媒体化已成为不争的事实,这就导致传记性报道形式上出现媒介整合的现象。一般说来,报刊只可以看、广播只可以听。整合后,报纸可以听、广播可以看、电视也吸取报纸和广播的优点,网络更是集三者之所长。例如,2012年7月份,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与全国16家报业集团在北京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实行广播媒体与平面媒体最大规模的跨媒体合作项目。正式合作达成后,报纸选题在中国之声的呈现栏目包括《新闻纵横》《全球华语广播网》《央广新闻晚高峰》。它们专门选择合作报纸提供的选题,然后结合自身特点做好人物深度报道,真正做到了传记性报道不但可以在报纸上看,而且还可以在广播上听,实现从形式上的整合上升到内容上的整合。

2.交互性。交互性是一个比较广泛的概念,运用在不同的领域其含义是不同的。手机、网络等媒体出现后,传统的信息单向流动现象得到了很大的改观,体现为一种双向的信息流动过程。网络在这方面尤为突出,网站的“交互性”体现在网上读者之间、读者与网站工作人员之间的相互沟通。以“全媒地带,信息就是选择”为栏目标识语的《世界周刊》是央视新闻频道的一档周播的国际新闻杂志型深度报道栏目,传记性报道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世界周刊》的官网上,栏目左侧写明联系方式,栏目下方有“我要评论”的版块。网友通过电话、Email、官方博客或者写下留言,均可以表达自己的观点。这一过程中,网友的评论也成为了该节目传递信息的一个组成部分。通过他们的反馈,不但媒体可以看到自身的优缺点,其他受众也可以打开视野,多视角看待“新闻人物”。由此,评论这种形式也成为传递内容的一部分,评论的内容更是多方面了解受众的重要渠道。形式与内容的一体化,让全媒体时代下的传记性报道成为真正的深度人物报道。

3.延展性。传记性报道的延展性包含两个方面,一是传记性报道的由头一般是从新媒体开始,报道的深度扩展向传统媒体;二是传记性报道形式从传统媒介→新媒介→多媒介→最终形成全媒体时代下传记性报道。如,很多新闻事件最开始浮出水面都是在新媒体上,涉及相关人物需要进行深度报道之后,传统媒体的权威性便以优势地位出现,赢得受众信赖,继而延展至其他媒体形式。2010年年底,点石拍客拍摄苏紫紫自办的“Who am I艺术展”在其就读的学校开幕,记录下来并上传到网上,众多参观者被其直白的“大胆”震惊,苏紫紫以其裸体模特和中国人民大学学生的双重身份爆红网络。随后,《南方人物周刊》2011年第四期以《苏紫紫:赤裸地看你是一种挑衅》为题,对其进行了传记性报道。从网络延展到传统媒体,受众对该事件了解得更加系统、深入和全面,进而引起社会公众对相关事件的讨论。

此外,全媒体时代下传记性报道的延展性间接促进其影响范围的广泛性,受众可以从不同媒介获取相关报道,传播者采用不同形式表达主旨,传播的社会效果也进入良性延展。

下一页
分享到:
(责编:宋心蕊、赵光霞)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