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传媒>>传媒专题>>传媒期刊秀:《今传媒》>>2014年·第3期

制播分离背景下主持人职业发展方向探索 【2】

蔡  晨

2014年03月04日16:56    来源:今传媒    手机看新闻

(二)国内地面频道制播分离现状

1.国内地面频道之困

如今,当老百姓打开电视机,手持遥控器的时候,一般都能收看到这样一些电视频道:首先是央视,10多个频道几乎覆盖了所有专业频道的划分,这还不算付费频道;其次是各地的卫视,比如排名靠前的江苏、浙江、湖南、东方(上海)、北京等,又是数十个频道;其三是10个左右本省的地面频道,比如重庆就有15个地面频道,几乎是照搬央视的频道划分但又有所延展;江西也有包括教育台在内的7个地面频道;最后是城市电视台,即便是县一级的电视台也会开出3、4个频道。如果再加上诸如健康、动画、气象、纪实等一些专业频道,每个家庭几乎都能有近百个频道掌控在手中的遥控器里。

在近百个频道的夹缝中求生存——这就是地面频道普遍的生存空间,现实而残酷。

从各个频道的节目结构来看,新闻、电视剧和娱乐节目,是各级电视台生存的“三驾马车”。而央视及各卫视手上掌握着主要的全国性的时政新闻资源、电视剧资源,且他们财大气粗的在娱乐节目上的大投入和高回报,地面电视台也只是能望洋兴叹。而受人、财、物等资源所限的娱乐节目,更是地面电视台的短板。

一方面是众多电视频道在收视率上的白热化争夺,而另一方面则是紧随收视率而来的广告收益,于是,势单力薄的地面频道面临着节目收视和广告经营的双重压力。

地面电视台频道的收视率走势不乐观,也是由于节目投入小,人才相对匮乏,节目形态创新难所造成的。据相关数据统计,在35个中心城市组中,只有8个城市地面电视台收视率有所提升,超过80%的城市地面电视台收视率下降,有不足四成的城市地面电视台频道能够进入本地收视前三位——节目收视不及央视和卫视,内容上缺乏创新,直接导致地面频道的广告被卫视抢占。广告收入的持续减少,在节目制作上难有新的投入,频道收视率又下降,从而陷入这样一个恶性循环,导致很多地面电视台频道在发展上陷入困境。

胡正荣教授指出:“前店后厂”式的小作坊生产模式是“自产自销、自娱自乐、自生自灭”,因此急需改变这种“自制自播”的模式,来实现制播分离。

那么,地面频道的出路在哪?条块分割,画地为牢等问题,是目前我国电视台的经营管理体制,导致了地面频道分布散、实力小,难以做大做强。反观区域的阻隔又何尝不是为地面电视频道提供了市场合作条件呢。假设有一个机构能够整合地面频道的资源,运用市场运作得到的资金支持,制作出优质的电视节目与相互合作的地面频道共享,改变同一个区域看不到其他区域非上星的节目状况,那么或许能够解决今日地面频道之困境。

2.国内地面频道制播分离模式浅析

目前,国内制播分离的节目制作形式主要有两种:委托制作与节目外购。委托制作是电视台参与投资,参与选题,委托独立制作公司或个人制作节目,版权电视台独享或者与节目制作公司共享。

目前,电视剧、娱乐、音乐、体育、生活等意识形态偏弱而经营性不强的节目,是委托制的主要制作节目。栏目委托制作模式,是中央电视台近年为业内提供的另一个可供参考的模板,实行的是内部栏目委托制作。从原节目制作体制中,适当选择娱乐类、体育类、科教类、文艺类、纪录片等类型的栏目或节目,先交由本台属企业承担制作,最终推行社会化栏目委托制作。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找有实力、高水准的社会制作单位,将相关栏目或节目交与其制作,并实行节目市场招标采购,由中央电视台审查播出,从而逐步实现电视节目制作社会化。

节目外购是电视台向独立制作公司或个人选择性的购买其选题、制作、投资的节目,双方是纯买卖关系。目前大部分省级以下电视台较多采用这种方式,来缓解自制节目供应不足的问题。大量外购节目主要集中在影视、娱乐、生活、体育等频道,这些节目通常是直接使用,较少改动。本文所讨论的地面频道就是采取这种模式,与民营节目制作机构进行合作。

事实上,国内各级广播电视传媒在制播分离体制改革尝试中已经进入了不同的发展阶段。各级广电集团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已在政策允许范围内,结合内部条件,正进行着适应性改革。本文中所论述的地面频道,在制播分离的道路上也同样做了诸多尝试。

上一页下一页
分享到:
(责编:宋心蕊、赵光霞)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