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又怎样应对非技术因素的障碍,也就是突破利益的羁绊呢?
前面说到报纸的道德属性,即任何时代报纸的专业属性,就是在探寻新闻真相过程中,训练一种遇事淡定的本领,将报纸身上附着的经济、权力、文化等多重属性一一剥开。不屈从于权贵而损害真相,不盲从被情绪裹挟的网络舆情而损害真相,不因个人偏见而损害真相,更不能干那种为吸引眼球而无原则的炒作。说到底,就是不因名利而放弃挖掘真相的努力、降低真相的标准。当下纸媒人可以做的是,确立一种正确的得失观。在找到完整真相前,不轻易利用自己的影响力、损耗自己的公信力来发声。看起来,失的是眼前,得的却是长远。
重提“本领恐慌”,不是干活手忙脚乱,而是学习如饥似渴。中国报业的“本领恐慌”也应是一种危机意识,不独因网络、自媒体的兴起而产生,而是存在于优秀报纸和优秀报人的血脉之中。从珍惜与提升报纸公信力这个中心出发,以寻求完整的事实真相和发出有价值的理性声音为两个基本点,这才是消弭报业“本领恐慌”的可靠出路。
只要坚持上述“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以过硬的内容打造公信大报,传统报纸到任何时候、面对任何挑战,都能做到“本领在身、心中不慌”,也就能永葆青春,继续有尊严、有价值地生存乃至新生。
(作者:中国青年报编辑)
上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