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中国形象的深刻诠释
诚然,百姓才是中国形象代表,“中国在开放过程中,喜欢树立精英的形象。当然,一定程度上,中国精英们的形象也会在国外产生对中国人形象的整体影响。也有美国朋友告诉我,他们不认为,精英形象就可以代表中国人的形象。精英个案在美国很多,但并不能代表美国人的形象,相反大众形象更具有代表性。……最能代表中国人的,尤其在改革开放以后,每一个中国人的个体形象越来越突出,其走出去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最终汇聚成的中国人形象,这是更实在,更具体,更具代表性的形象。[5]”
在此意义上,《舌尖上的中国》可以说是近几年思想性、艺术性甚至宣传性结合得最好的作品。在此之前,我国的电视纪录片有不少佳作,仅以2005年以来的两部同样有着全国性议题使命的名篇为例,《长安街》作为新中国成立60周年的献礼片,以长安街的变迁反映国际的变迁,反映人民生活的变迁等等,艺术上很精致,普通人在镜头中出现也很多,但是比起《舌尖上的中国》,它的普通人还显得高端了些——主要是皇城根脚下的城市人、知识人;《森林之歌》作为备受赞誉的我国主创的自然纪录片,同样出自陈晓卿导演之手,艺术上很精致,光线运用、景物选择、动植物的人化呈现、森林的全国性集中扫描,都堪称国内之最,但比起《舌尖上的中国》,它总还是显得主题讨巧,不涉及价值观的显性表达。《舌尖上的中国》选择了人,不回避价值观的显性表达,将镜头对准了最最基层的各地劳动者,而且“带着对食物的敬意和感情”——其实就是对生产了这些食物的劳动者的敬意和感情。而因为这种感情,他们不仅充分捕捉到了普通劳动者劳动的美,而且抓住了在他们和食物制作有关的辛勤劳动背后的情感脉络——因为热爱家人,为了养活家人而以苦为乐地劳动;因为爱护子女,不愿给子女增加负担,而即便年老仍然自食其力……普通劳动者的朴实坚韧、自尊自爱、热爱家国,都昭示了中华民族儿女的可爱可敬,令观众无法释怀。
劳动者在劳动和生活中的亲情、友情、怀乡之情等,也都得到了动人的展示。单珍卓玛担心妈妈在寻找松茸时晕倒,所以坚持带着妈妈走一条路线,尽管这样只能得到一份的松茸产量。湖南的苗家姑娘翻山越岭上学,妈妈给女儿带上腌咸鱼,送女儿走山路,女儿在妈妈的呵护下走出了自己的美好生活。宁波的老阿婆做着一打打年糕,呼兰河边的阿妈做了一瓶瓶泡菜,而子女、孙子女、曾孙子女,在一旁“帮忙”,全家团圆,亲情乡情代代相传。76 岁的郭少芬在香港大澳做虾膏虾酱,经营着百年老店,以前和丈夫两个人打理着老铺,直到相濡以沫的丈夫在2011 年去世。现在只有阿婆和儿子做虾膏虾酱,一个人静静地坐在门前看日升日落、潮起潮落。“大澳是香港观赏日落最理想的地方,在这里,指的也许不仅是风景。”诚然,在阿婆,是那种相濡以沫的感情留存,是对乡土的深情,让大澳成为最美的地方。对游人和过客来说,和人情混合在一起的风景最美。《时间的味道》一集末尾,解说词不得不发:“这是盐的味道,山的味道,风的味道,云的味道,这也是时间的味道,人情的味道。这些味道,已经在漫长的时光中,和故土、乡亲、勤俭、坚忍等等情感和信念混合在一起,才下舌尖,又上心头……”正是这种情感给中华民族的民族性烙上了鲜明的印记,在人类家族中不可替代。
三、终极关怀:生态文明的深沉表达
《舌尖上的中国》对生态文明的明暗表达很多,尤以第一集《自然的馈赠》表现得最多。
(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细节呈现
单珍卓玛和妈妈采松茸,往往走几公里才能找到一颗松茸,采过松茸后,卓玛小心翼翼地用松针把菌坑掩盖好,只有这样菌丝才可以不被破坏,“为了延续自然的馈赠,藏民们小心翼翼地遵守着山林的规矩”。诚然,只有保护好菌丝,才能长出新的松茸,才会源源不断地有松茸可采。果然,两天后,再来到两天前掩盖的菌坑,果然发现了新长出的松茸,只不过因为今年雨水少,长出的松茸较小。这不是朴素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意识及其实践吗?山林的规矩就是自然法则之一。
在吉林,凌晨四点,查干湖的渔民出发到冰冻的湖捕鱼,他们在冰冻的湖面上凿坑、下网,网在冰下走了8个小时,才到了收网的时候,渔民们得到了馈赠,“令人感慨的一幕发生了,大鱼们肥美的身躯刺激着所有人的神经,但是没有人会注意到一个细节,拉上来的网中竟然没有一条小鱼,每条鱼的重量几乎都在两公斤以上,只有老把头知道,这正是查干湖渔民心口相传的严格规定,冬捕的渔网是6寸的网眼,这样稀疏的网眼只能网到5年以上的大鱼,这样未成年的小鱼就被人为地漏掉了。郭尔罗斯蒙古族有一句话叫做猎杀不绝,讲的就是这个道理。”这一段解说词中,解说者的感情和渔民的心情一起变化,为他们的期望而悬心,为他们的收获而喜悦,声音虽然尽量克制以求平稳,但是感情的变化仍然流溢出来。这里的渔民和整个民族的“猎杀不绝”、渔网的尺寸限定,都是为了可持续发展,否则一次性用过密的网把大鱼小鱼一网打尽,就破坏了自然界的再生产机制,导致物种灭绝和资源枯竭,最终导致处于生态圈食物链另一端的人类的无法生存。渔民们心口相传的严格规定,是对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朴素维护。湖南稻田里的禾花开了,在稻田里还放养着鲤鱼,鲤鱼吃着禾花,鱼粪便肥沃着稻田,这种变废为宝、资源的循环利用,既收获了不需施加化肥因而绿色的稻米,又能享用肉质细嫩甜美的鱼肉。而吃不完的鱼,苗族人会用特殊的方法做成风味独特的腌鱼。所有这一切,在两千多年前的中国先哲那儿就有明确的表达。《孟子?梁惠王上》中说:“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尽管纪录片有如此的深度,但它恪守自己作为艺术作品的本分,绝不空洞地直接发言。所有这些道理都在对于劳动过程和细节的纪录中,自然地流淌出来,让观众自己去体会。
上一页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