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传媒>>传媒专题>>传媒期刊秀:《今传媒》>>2014年·第4期

乡土也可以如此之美——

也谈《舌尖上的中国》的成功基因

马梅

2014年04月02日14:17    来源:今传媒    手机看新闻

摘 要:本文运用传播学、社会学、艺术学理论对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的成功基因进行了分析,认为正是因为它深沉地反映了民族精神中最深刻的特征。反映了信息传播中最本质的尊重最广大受众的理念,反映了人类生活中最核心的情感原则,反映了人类发展最基本的人与自然共生共存的生态准则,具有岁月磨蚀不了的艺术魅力。

关键词:消费社会;城乡关系;生态;平民化

关于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的成功,很多文章都做了论述。有学者认为该片的成功在于其“真诚”, “不是空洞地宣扬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而是从美食背后的制作工艺和生产过程入手,配合平常百姓的生活,在情感上引起共鸣”。一位网友的评价,指出了该片的成功所在:真诚的态度,真实的力量。“带着对食物的敬意和感情做这个纪录片”,导演陈晓卿这句话令人印象深刻。真诚是艺术的第一要义,感动自己才能感动别人,自己相信才能说服别人,这是该片走红的“秘诀”,也是每个文化创作者应该深思的问题。[1]诚然,真诚是该片的一大典型特质,但是网友的评论和陈晓卿导演的自述,恐怕并不是只能解读为“真诚”和“真实”。

事实上,在上述转引的网友评论中还有些关键字眼,其中的“不是”与“而是”的对比,可以理解为宏大主题和温情细节、平凡生活的对立统一,尽管在很长时间内人们或是某些传媒工作者、宣传工作者是将二者对立起来的,这种对立统一应该是该纪录片获得巨大成功的重要原因。同时,网友评论的“平常百姓的生活”在情感上引起共鸣云云,恐怕也反映出了“平民化”的美学特质在受众那儿产生的认同——这种美学特质恰恰和中国纪录片、电视新闻已经进行多年的“平民化”、“人文化”、“人本化”努力一脉相承。情感的共鸣,以及陈导的“带着对食物的敬意和感情”,则不仅反映出情感传播的巨大力量,恐怕还得进一步深入分析,笔者认为这种“敬意和感情”进一步反映出了创作者的情感立场——食物来自于哪?食物来自于自然的馈赠,经过普通劳动者的辛勤劳作。那么陈导的敬意和感情也许正是对于大自然的敬畏和热爱,对于普通百姓的敬意和爱,如果是这样,这种对大自然的敬畏和热爱正反映了对于工业化时代以来产生的一味向自然贪婪索取的观念的反拨,这种对普通劳动者的敬意和爱则反映了纪录片创作者的情感偏向——电视观众正是普普通通的劳动者或从劳动者而来——如果从意识形态角度进行分析,对普通劳动者的敬意和爱,正是最深刻和最伟大的爱,反过来又反映了先进的“平民化”、“人文化”的传播理念。所有这些,恰恰在思想意蕴、情感基调、表现方式、美学风格、传播理念等方面契合了先进而朴质的传受观。

也有文章认为,该片在客观上传播了中国国家形象是其成功原因。确实,片中对中国各地各民族美食的展现过程中,将镜头投入到食物来源地的美丽的自然风光,让观众在享受了对美食的眼福的同时,尽览了山水秀美。同时,片子透过美食的生产及美食背后的文化,平静地展现了普通劳动者在采集、制作美食时的吃苦耐劳、伦理亲情、家国之爱等等,让观众体会了劳动者的酸甜苦辣,感受到了深沉的社会的伦理的美,反映了中国人的精神高度,传播了国家形象。

归结起来,该片的成功大概可以归结于宏大主题和温情细节、平凡生活的对立统一,平民化、人文化和情感化的传播,自然风光和社会劳动之美的交织,国家形象的精妙传达,而后面这几点又可以说是从各个方面对第一点的实现。当然,该片还有值得深究的成功基因。

下一页
分享到:
(责编:赵光霞、宋心蕊)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