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传媒>>传媒专题>>传媒期刊秀:《今传媒》>>2014年·第4期

乡土也可以如此之美——

也谈《舌尖上的中国》的成功基因【5】

马梅

2014年04月02日14:17    来源:今传媒    手机看新闻

(二)敬畏自然的冷静叙说

纪录片不过分臆测自然,第一集提到海南的船老板林红旗在南海远航捕鱼,他知道自然的馈赠时常不遂人愿,机会要靠自己把握。在这一年的出海中他已经出了两次海,亏损了好几万。最终,经历了种种焦虑和等待后,“林红旗载着一船鱼回到了陆地,但他知道这只是短暂的停留。人们未来将如何适应海洋环境,只能静观其变。”我们似乎从解说词的“静观其变”,看到了纪录片主创者对当前生态恶化、资源减少的焦虑、担忧和求解,但是他仍然尽力压下自己的内心,克制地表示静观其变,这是一种客观冷静的做法,是对自然力量的尊重——在很多问题还有争议的时候,静观其变比冒然行动,更是对自然和人类的负责。

当然,纪录片也偶尔对自然资源的日益消失直接发表感慨,颇有叹惋之意。第一集末尾在展现广西京族三岛高跷捕鱼时,说到这项过去很发达的渔业劳动现在已经成为民俗旅游项目,会高跷捕鱼的人只剩最后一个,“站在海岸线上,总会有资源将尽的感慨。”2012年11月8日,中国共产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被正式写进国家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中。而在《舌尖上的中国》,这种对人与自然环境关系的呈现,对自然馈赠的感谢,对自然资源将尽的感慨,正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另一种艺术表达。

四、结 语

丹纳说,“倘若浏览一下伟大的文学作品,就会发现它们都表现一个深刻而经久的特征,特征越经久越深刻,作品占的地位越高。[6]”《舌尖上的中国》正是因为它深沉地反映了民族精神中最深刻的特征,反映了信息传播中最本质的尊重最广大受众的理念,反映了人类生活中最核心的情感原则,反映了人类发展的最基本的人与自然共生共存的生态准则,才具有岁月磨蚀不了的艺术魅力。

基金项目:本文是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公益慈善报道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基于安徽主流媒体相关报道的实证分析”(AHSK11-12D141);安徽师范大学2013年本科提升计划专业核心课程《广播电视新闻基础》建设的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马梅,安徽师范大学传媒学院教授,博士,主要从事新闻传播理论与实务,媒介文化研究。

参考文献:

[1] 范正伟.《舌尖上的中国》何以走红[N].人民日报,2012-05-21.

[2] (法)让·波德里亚著.刘成富,全志钢译.消费社会[M].南京:南京大学 出版社,2006.

[3] (法)马赛尔·马尔丹著.何振淦译.电影语言[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6.

[4] 何苏六.中国电视纪录片史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

[5] 纪硕鸣.大公报:百姓才是中国形象代表[EB/OL]. http://news. xinhuanet.com/politics/2011-12/01/c_122362306.htm?prolongation=12011-12-01.

[6] (法)丹纳著.傅雷译.艺术哲学[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

上一页
分享到:
(责编:赵光霞、宋心蕊)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