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传媒>>传媒专题>>传媒期刊秀:《今传媒》>>2014年·第6期

从传播方式探析传统媒体试水微信的对策

晏九珺 孙 伟

2014年06月10日14:01    来源:今传媒    手机看新闻

摘 要:现代信息技术是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融合发展,微信已成为传统媒体进军新媒体的一个重要平台。本文首先介绍了微信的主要功能,从拉斯韦尔提出的“5W”模式入手,并且试用传播效果理论对微信的传播方式进行分析,进而提出传统媒体借力微信的策略。

关键词:微信;传统媒体;传播方式

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在传媒领域不断渗透,新媒体的出现正悄然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目前,真正能称为新媒体的媒介只有互联网和手机媒体[1]。截至2011年6月,中国手机网民达3.18亿,在总体网民中的比例达65.5%[2]。

从2011年微信正式发布开始,一年内微信用户就高达3亿。微信究竟具备哪些功能会发展如此迅速?它的传播方式又是怎样的呢?

一、微信的主要功能

微信是腾讯公司推出的一款通过网络快速发送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和文字,支持多人群聊的手机聊天软件。

首先,微信具有强整合性,由于一个手机号码只能绑定一个微信号,所以微信用户的来源基本上都是真实存在的个体。其次,和微博、QQ相比,微信更加便利、全面,通过扫二维码或者加订阅的方式就可以将对方加为好友,好友之间可以进行实时对讲和视频通话。再次,微信具有“查看附近人”的功能,即用户可以查看到自己1000米范围内所有微信用户的基本信息,方便认识身边人;二维码、LBS定位、摇一摇和漂流瓶的功能则将微信的社交圈由熟人直接推向了陌生人。最后,由于消息都是直接推送至订阅者的手机终端,所以微信在确保消息准确到达的同时,还可以通过订阅者的个人主页进行二次传播。

二、微信的传播方式分析

拉斯维尔提出了“5W模式”:传者(谁)、受者(对谁)、信息(说什么)、媒介(通过什么渠道)、效果(取得什么效果)[3]。笔者就从传播效果理论的角度分析微信的传播方式。

(一)传受双方强互动性

在传者(谁)和受者(对谁)这对关系中,微信最大的优势就是互动性。传统媒体的传播方式中,受者总是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但在微信的传播方式中,受者却可以直接向传者提问、留言甚至聊天,传者也可以将留言分类,设置自动回答或直接沟通,这就使传播双方的互动更加密切,媒体的影响力随之提高。例如,2013年7月,央视新闻通过微信公共账号在“东非野生动物大迁徙”特别节目中进行微信互动,让用户边玩游戏边看直播,收到的回复多达17万条,成为频道通过新媒体和受众互动的创新范例。

(二)传播内容高私密度

微信信息只有传受双方可以看到听到,其他用户无法在自己界面获知。与微博相比,微博是在公众平台上进行多向度的传播,所有公众都可以看见,但微信是在自己的私密空间里进行一对多的传播,只有好友才可以看见。此外,微博是以媒体信息为关节点的,所以消息来源非常明确,但微信是以交友、用户为关节点的,所以微信转发时并不显示信息源。基于私密性的特点,受众回复的积极性也会相对较高,传统媒体可以借此将受众分类,实现有的放矢的信息传播。

(三)拓展传播渠道建立优势平台

微信通过手机平台实现了传播渠道的拓展和优势平台的集中。由媒体机构和自媒体为主的200多万个公共账号为6亿微信用户提供了海量的信息服务,拓展了微信的传播渠道。与此同时,微信还具有优势平台的作用,不仅满足了朋友圈社交、及时语音通讯、移动支付、游戏娱乐等网络需求,还与QQ、微博都建立了相关联系,可谓是“一号通天下”。

下一页
分享到:
(责编:赵光霞、宋心蕊)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