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传媒>>传媒专题>>传媒期刊秀:《今传媒》>>2014年·第6期

从问题式电视节目看舆论导向效果

——以《时间都去哪儿了》为例

张 园

2014年06月10日14:28    来源:今传媒    手机看新闻

摘 要:近期一批问题式电视节目引起轰动,以《时间都去哪儿了》引发的人们对于亲情与家庭的关注和思考为例,笔者运用新闻传播规律,分析轰动效应背后蕴藏的深层原因,包括导向的策划、认知心理规律、媒介平台的甄选等,从中得出启示并获取正确舆论导向的方法,真正做好导向工作。

关键词:电视节目;舆论;导向效果;受众

当下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各种媒介充斥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传播方式在不断更新和进步,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的原则和目的始终不能变。

一、正确的舆论导向是目的,也是责任

导向的目的在于改变被导向者的认识、态度和行为,在于引导人们完成某种目标、计划和任务[1]。可见,舆论导向的效果在于对被导向者产生了什么样的效果,而不是导向者传达了什么内容,这种效果可能是正面效果,也可能是负面效果。大量传播案例表明,即使导向正确,效果未必就是正面,在传播过程中,也可能因解读等各种原因而产生负面影响。因为受众在经验、知识体系、思维方式、认知等方面存在差异,除此之外,受众是从个人利益出发做出价值判断,这些因素稍有不同就会影响导向效果。但反观之,导向要产生正面效果,舆论导向必须正确。导向和效果之间是必要不充分的关系。

同时,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不仅是目的,而且是一种责任。导向者在整个信息流动过程中,充当着信息的把关人,他们负责选择一定的信息去引导民众,进而对民众的思想和行为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坚持信息的真实性,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也是一种责任,是对事实、受众和自身的三重尊重。

二、《时间都去哪儿了》的案例分析

近期以问题作为电视节目名称的诸如《你幸福吗》《爸爸去哪儿》《时间都去哪儿了》的节目在社会上引起轰动。笔者在此简要分析一下其中的《时间都去哪儿了》。

(一)简介

《时间都去哪儿了》是电视剧《老牛家的战争》片尾曲,冯小刚导演的电影《私人定制》的插曲,后经《我要上春晚》选拔而被搬上央视2014年马年春晚,除了仍由歌手王铮亮演唱外,节目还以一对父女30年合影的温暖故事为背景来演绎。在冯氏电影、央视春晚的强强影响之下,《时间都去哪儿了》引发了一场歌颂亲情的情感风暴,席卷中国。#时间都去哪儿了#也成为微博热门话题,上万网友参与话题讨论。春节期间,多家新闻媒体就此问题进行了实地采访。“以往春节7天假期,也就抽个2、3天时间回自己父母家看看。但因为这首歌,2014年春节,我每天都坐公交车去父母那儿,还买了台数码相机教父母拍照。孩子一天天长大,我们一天天成熟,父母却一天天老去,我想让相机把二老的时间定格住。[2]” “父母年届花甲,父亲残疾,靠母亲给人打短工维持生计。这么多年来,我不但不能照顾父母,还天天为自己的过错担惊受怕。[3]”该话题引发越来越多人的思考和讨论,连习近平主席在索契接受俄国记者正式采访时都提到了春晚上的这首《时间都去哪儿了》,也引起主席自己关于个人时间安排的思考。

(二)轰动的原因

所谓“轰动效应”,一般是指引起社会普遍关注,并对人们普遍产生心灵震撼的消息或事件[4]。显然,《时间都去哪儿了》在全社会引起了轰动效应,那么,原因何在呢?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四方面原因。

1.选题准确。《时间都去哪儿了》写于词作者母亲60岁生日,看到母亲半辈子平平凡凡,只剩下脸上的皱纹和手上的老茧,她有感于时间的悄逝而写出这首歌。《时间都去哪儿了》以亲情为主题,与中国国情契合,中国人一向重视家庭,血缘关系、家族意识强烈。孝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汉文帝试疾尝药、仲由养亲远负米、黄庭坚涤母溺器等24孝的故事传颂至今。中国目前步入老龄化社会。《2011年度中国老龄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11年末,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8499亿,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1.1883亿,占全球老年人口21.4%,居世界首位。每年还以500~800万的数量不断增加。中国城市老人的空巢率接近一半,达到49.7%,农村老人空巢率也达到38.3%。如此庞大的群体,怎能不关注他们的生活、生存状况?近期一系列关注老人的公益活动和社会调查将社会的关注点转移到老年人身上:《我的父亲母亲》公益活动关注患病老人的生活;《走基层百姓心声》“父亲母亲最在乎什么?”“最希望子女为您做什么?”等。此类选题既起到了很好的舆论引导效果,又体现了央视等媒体反映民生的社会责任感。

2.提问式的名称设置。用一个问题作为节目名称先抓住观众的眼球,引起观众的思考,继而引起更深层的关注。二战后的免疫效果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持,它认为,明示结论是观点鲜明,受众易于理解,但易引起受众的反感;不作明确结论,则给受众一种“自己得到结论”的感觉,用于论题简单、明确或对象水平较高、有能力充分理解论旨的场合较佳[5]。随着经济的大发展,人们的受教育程度在提高,文化水平、媒介素养在进步,观众完全有能力经过自身的思考得出自己的答案,而且通过自我揣摩获取的信息要比直接的灌输式深刻得多,更易引起受众的兴趣。

3.歌词内容、背景故事完美呈现于央视春晚。“一生把爱交给他,只为那一声爸妈,时间都去哪儿了,还没好好感受年轻就老了,生儿养女一辈子,满脑子都是孩子哭了笑了??????”歌词真诚,句句敲击心灵,令人印象深刻。背景故事是一对父女每年合影,30年不间断的故事,照片记录岁月变迁,看似简单的举动却能坚持30年,并非易事,由此小事记录并表达父母对子女无私永恒的爱。歌词与故事完美契合,声像俱备,达到了最佳的呈现效果。再加上央视春晚这一最具号召力的平台,十几亿人同一时间的关注点集中于此,这也是全国人民合家团圆的时刻,由此造就轰动效应。

4.名人效应。一般来说,高可信度的信源,说服效果强;低可信度的信源,说服效果弱。利用名人的信誉和权威,《时间都去哪儿了》由少数人向多数人传播。登上央视春晚之前它就感动宋丹丹,惹哭冯小刚,冯小刚表示这首歌真实而残酷,应警醒人们关注亲情。春晚之后,歌手王铮亮在微博上创立了#时间都去哪儿了#的话题讨论,引来众多明星好友的参与,由此引来更多网友的关注。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索契接受俄媒体采访时也提到了这首歌,这使信源的可信性达到了最大值。

下一页
分享到:
(责编:赵光霞、宋心蕊)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