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传媒>>研究

陈国权:报业转型还有多少空间?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记者 晓雪

2014年07月24日09:54    来源:人民网-传媒频道    手机看新闻

报业正处转型中,转型的方向在哪里?一些先行的报业集团的实践也在不断地正是着“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但未来报业向何处去?长期致力于报业转型研究、《中国记者》杂志值班主编陈国权于今年4月刚刚出版了一本新书——《报业转型新战略》,该书呈现了大量国内报纸媒体创新求转型的案例,同时也提出许多关于报业未来发展前景的思考与分析。与陈国权对话,能够了解到更多书本之外的观察角度,也能更宏观地把握中国报业目前的转型生态。

1. 你在《报业转型新战略》一书中,将“平台再造”作为报业重要的转型方向之一,为什么?

陈国权:报业同时肩负社会责任与赢利职能,对于任何传媒来说,都是如此;在很多时候,社会责任突出地表现在对舆论的引导或主导能力。

曾经的报纸、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按照现在的眼光看,是最最全能的媒介形态。它们集赢利平台与影响力、舆论力于一身。央视的舆论影响力一流,赢利能力也一流;各个报业集团不仅肩负着繁重的舆论引导重任,也同时具有较强的赢利能力,完全能够自己养活自己,为国家上缴大量的利税,有些报社还有大量的盈余。

但时过境迁,现今的多元媒介生态时代,传统媒体都面临窘境。影响力、舆论力、赢利能力都在衰减。但与此同时,舆论引导的责任不能够减轻;这样一来,报业要更好地履行职责,就必须寻找到一些新的平台,能够担负起衰减掉的赢利能力、舆论能力、影响力的责任。这就是报业转型的主要任务,也是主要转型方向——平台再造。

再造的平台可以有多种。有舆论平台,有赢利平台,也有影响力平台。有些承担影响力与舆论引导的重任,如新媒体、传统的报纸,而有些则承担起衰减的赢利能力的责任,比如房地产、多元产业。赢利平台和影响力平台不同体是新媒体时代的典型特征。网易、新浪、搜狐等门户网站的主营业务是新闻门户,这是这些新闻门户影响力的重要组成;但是其赢利平台却是网游业务。我们平常所看到的这些网站外表最光鲜的部分都不赚钱,赚钱的都是我们看不见的部分。因此,不要指望一个平台就完成报业转型的所有任务。

2.就你长期的观察和研究来看,未来有哪些报业媒体可以依然以“报纸”的形态存在?

陈国权: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就需要表达我关于报纸未来是否消亡的观点。我认为,报纸不会消亡,但是将会分化;一部分报纸种类由于不能够适应环境而消亡掉;而另一部分报纸种类却由于适应媒介环境的变化而继续繁荣发展。我用一个比喻来形容这样的媒介分化过程。很多人将报纸称为“媒介恐龙”,它正在走向灭亡。其实,从生物进化的角度,恐龙并没有灭亡,生物界公认的观点,地球上现在繁盛的鸟类就是恐龙进化的后代,一小部分小型蜥脚类恐龙在竞争中分化出来,完成了长出翅膀这一质变,成为鸟类,它们在天空中找到了自己存在的价值。而一些不能适应环境的诸如超级巨无霸腕龙、霸王龙之类的恐龙则灭亡。

从媒介进化的角度,报纸也是如此,一些不能适应环境的报纸种类将灭亡;而一些在竞争中分化出来的新品种将继续发展。报业的进化与分化,就像是一棵树,有些枝桠长得好一些,有些枝桠长得差一些;有些枝桠则会逐渐枯萎,而有些枝桠还会有新的树枝被分出来。

那么现在的问题是,那些报纸在未来依然会以“报纸”的形态存在。

当一个市场媒介形态比较单一,供小于求的时候,最能获得竞争优势的媒介产品是综合性的,大而全的产品,如曾流行的厚报,追求“一报在手,什么都有”,或者“一报在手,别无他求”。但是随着新兴媒体的勃兴,大量的媒体形态媒体产品出现,媒体供大于求,在对手林立的媒体竞争生态中,只有那些具有独特性,具有别人所没有的优势的媒体产品才能获得竞争优势。所以说,未来能够存活下来的报纸,一定不是那些综合性的、大而全的报纸,而是那些拥有独特优势、独特资源、专注于某一个特定领域、细分市场的报纸。比如党报,拥有独特的党政资源,权威而又具有公信力,它将继续存在。比如各个行业报,立足于行业,以服务行业内为基本诉求,具有旺盛的生命力。有着新媒体所不可替代的专业性。比如地铁报,免费方便易得,对分发区域的细分,对特定需求的满足仍然使它具有一定的想象空间。比如县市报,县市政府的强烈办报需求是县市报发展的最大市场空间。比如社区报,中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大的社区不断形成;具有贴近性优势,未来可期。还有各种各样的专业报,对某一细分领域的专注使其具有新媒体所不可替代的优势和资源。

3.在你书中所讲的大量的报业转型案例,我们会发现,大量的成功案例都属于跨界和多元化,比如房地产业,但也有很多媒体在过去十几年并没有抓住任何经济积累的机会,今天,如果报业再谈跨界和多元化,还能做什么呢?

陈国权:当前,在报纸主业的赢利能力衰减,同时,报业所运作的新兴媒体形态的赢利能力还未能有效建立的情况下,报业必须依靠于自身的资源与传统优势,赚足够的钱,才能够支持报业坚守舆论阵地所需要的支出。

在这里,我们需要明晰一下未来的报业集团结构。我认为,未来的报业集团仍然是以报纸为主的集团,但是,赢利的平台与非赢利平台已经转化。报纸很可能就是非赢利平台,成为影响力平台。未来的报业集团就很可能是用赢利平台来抢市场,非赢利平台为市场提供帮助,营造影响力,引导舆论,塑造品牌。报纸、新闻就成为非赢利平台,仍然是主业,其他的赢利平台为非赢利平台服务。那么这个赢利平台范围就比较广泛了,可以是房地产、会展,也可以是投资、游戏,甚至是矿山、娱乐业。只要是任何可以赚钱,能够为报业舆论平台提供支持,又是法律所允许的领域,都可以涉及。

4.我们也看到,腾讯和阿里这些互联网巨头,以及国家电网等大型企业,通过资本介入传统媒体,你认为这中间能体现出报业本身的哪些价值呢?报业为什么还能被“土豪”看中?

陈国权:互联网巨头以及国家电网等大型企业,通过资本介入传统媒体,实质上,看重的绝不是传统媒体的赢利能力,而是传统媒体现在以及未来的舆论能力。

报纸拥有两种能力,一是舆论能力,二是赢利能力。在赢利能力衰减确定无疑的情况下,这些巨头投资报纸,看重的当然是报纸的舆论能力。

未来的传媒财团化将是趋势,这种趋势在中国香港早就已初现端倪了。在香港,很多政治诉求的表达都是报纸发起的,为什么有这么多的报纸,有些报纸在激烈的竞争中也没有赚到钱,甚至赔钱,但是报纸的拥有者依然坚持出版,主要目的在于掌握话语权,一些老板在其他地方赚的钱投入到报纸中,看重的就是报纸能发声,能发出自己的声音。比如香港《新报》,老板是英皇集团,这个集团经营范围涉及娱乐、博彩、房地产等,需要有一张报纸影响舆论,为其产业服务。

前面所讲的报业平台再造,也是着眼的就是报业的两种能力的再造。报业的价值就体现在这两个方面。转型的目标也在于这两个方面,只要任何一个方面获得足够优势,报业就有继续发展的空间,也就有了吸引投资的价值。

5.你在书中,用“反思”来概括报业的数字化,在你看来,报业在数字化方面没有成功的例子?未来继续数字化也是死路一条?

陈国权:从赢利能力的角度看,报业数字化确实是死路一条;从这么多年报业数字化的实践来看,鲜有找到合适赢利模式的,或者即使找到了赢利模式,赢利能力相对于报业的巨大体量来说,都不值一提,比如很多报业新闻网站的利润,相对于报业几亿的收入来说,就少得可怜。找不到赢利模式,是报业这些年来数字化的最大难题和困境。

但是,我们应该看到报业数字化在舆论能力方面的价值。现在中宣部力推的媒体融合也正是看中报业数字化在提高舆论能力,坚守舆论阵地,传播主流价值方面的价值。一个报业集团拥有各种各样不同的媒介形态和媒体,对于主题宣传,对于各种需要集中宣传的东西,能够形成舆论的合力,放大舆论宣传的效果。这样的效果是宣传部门最乐于看到的。

但是无论是数字化也好,媒体融合也好,必须同时拥有有强大赢利能力的平台支持它,才能够成功,否则,即使强力推开,也无法长久。这就需要推行媒体融合的相关部门加大对传统媒体的支持扶持力度,通过拨款、投资、支持等种种方式,使传统媒体的媒体融合有经济基础。

6.在报业转型中,你认为商业模式再造的必要性有多大?也就是说传统的以广告为主的商业模式还能持续多久?

陈国权:只能说,展示性广告的末路基本上已经来到了;特别是报业的展示性广告。千人成本极高,效果无法评估,与新媒体广告类型相比,缺点太多,优点几乎没有。展示性广告的衰微是必然趋势。但是,广告应该分为很多种,很多其他种类的广告类型并没有如此深转型为活动类广告重的危机。报业转型中的商业模式再造,应是展示性广告向其他类型广告的转型,而不是由广告模式转变为其他模式。

7.在目前的传统媒体衰落大潮中,你认为都市报和行业报将分别沿着什么样路径发展?生存下去的机会在哪里?

陈国权:都市报的危机已经很深重,今年上半年都市报的广告下滑与去年同期相比,都在两位数以上的下滑速度。得亏新闻纸价值的下跌,才使报业的利润率没有下滑太多。

都市报是市场化最彻底的报纸,它的转型没有多少可以凭借的东西,只能继续依靠市场。从市场需求来看,转型为社区报、地铁报将是至今为止都市报的可行方向;当然,社区报、地铁报、免费报的赢利能力远远不能够与以前的都市报相比,但活下去应该问题不大。

对于都市报的未来,我们不能寄予太多厚望,能够慢慢地发展下去,不至于倒闭关张裁人,也就做到极致了。

而行业报,从现在的情况来看,由于行业报所倚靠的行业因素,行业报所受新媒体的冲击要比都市报小得多,在都市报收入利润大幅下滑的衬托下,一些行业报纸近两年来的靓丽业绩显得那样光辉夺目。《中国汽车报》2013年竟然比2012年增长了40%,即使是冶金这个已经低迷了数年的行业,行业的两家主要报纸2013年也取得了比2012年略有增长的成绩。

未来的行业报将继续依靠所在的行业,充分挖掘行业资源,利用行业优势继续生存发展。(原文发表于《中国出版传媒商报》2004年7月11日)

分享到:
(责编:宋心蕊、赵光霞)

相关专题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