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传媒>>传媒专题>>传媒期刊秀:《新闻爱好者》>>2014年第8期

舆论主体、舆论泡沫与舆论领袖的历史之境

刘建明

2014年08月26日10:03    来源:新闻爱好者    手机看新闻

【摘要】舆论有三级主体:公众是舆论的基础与支撑者;舆论人作为舆论的鼓动者,维持舆论的活力;舆论领袖是意见的生产者,成为公众的代言人。任何社会运动和变革,都由公众、舆论人和舆论领袖的正确意见转化为民意,凝聚为巨大的创造力,从而开辟社会前进的道路。错误意见的发出者,时而制造舆论泡沫,时而冒充舆论主体,企图销蚀公众的智慧。

【关键词】舆论主体;舆论泡沫;舆论人;舆论圈;舆论领袖

人们在谈论舆论时,常常忽视其主体作用,有时把没有公众的意见视为舆论。1958年9月15日张春桥曾发表《破除资产阶级法权思想》一文,由于某种压力,全国大小报刊不得不转载,有人称“顷刻,破除资产阶级法权的舆论震动举国上下”,“在当时引起很大反响”。[1]实际上,对这个艰深的政治经济学问题,当时除了发表持有不同意见的20余篇文章外,全国工农大众和知识界一片缄默,“举国震动”和“很大反响”都是子虚乌有。没有公众的舆论,只能是“一言堂”或“舆论泡沫”。作为舆论主体的人,在舆论传播中始终处于主导地位,从公众、舆论人的言说,到舆论领袖的深刻见解,三级舆论主体构成舆论的行动者。

一、公众:舆论的基础与支撑者

社会舆论的第一级主体是公众,所以西方把舆论称为“公众意见”(public opinion)。当公众的看法越来越一致并取得数量优势时,社会舆论便开始萌芽。人们在社会活动中交流观点,是为了寻求和取得共识,社会共识一旦达成,参与的无数个人便凝聚为公众。公众似乎是舆论大厦的基础,没有他们的呼应和支撑,舆论就不存在。

英语“public”(公众)这个词是从拉丁语“populus”(人)来的,意味着经常有很多人出没一个场所相互交谈,养成一种流行的公共习惯。[2]所以泰勒指出:“公共就是指整个社会或者属于社会的,能够成为社会共有的设备、组织和场地等。”[3]《牛津拉丁语词典》对“public的解释是:A.经常共同使用一个场所;B.公开露面,公开交谈;C.站在共同的立场上表示态度。[4]对于早期使用拉丁语区域的人(例如雅典人)而言,在公共场所发表高论,能把他推入极高的赞誉或极为严厉的斥责声中,立刻融入公众或站在公众的对立面。

到15世纪中叶,活字印刷为大众阅读书刊提供了手段,印刷厂、书籍、报刊的增加,使新思想和公众的看法向广阔的领域扩展。进入文艺复兴时期,公众的议论被视为奇妙无比的力量,因为公众的意见使暴君在他的宝座上瑟瑟发抖。斯密特(Schmitt)写道:“公众的光亮就是文艺复兴的光亮,一种从迷途、幻影和野心诡计中走出的解放。在文艺复兴的专制中,公众意见扮演了纯粹的矫正物。”[5]18世纪的公众是有知识、有公民权的大众,在开放空间交流意见,咖啡店、酒吧、讨论会、帮会等不再被国家与教会干涉,公众为追求共同利益、知识和兴趣聚集起来,产生了公共图书馆、演奏会、沙龙等公共活动。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在1762年出版的《社会契约论》一书中,(我们至今看到的)首次将“公众”和“意见”两个词联结起来,创造了一个新语汇“Opinion Publique”(法语,即公众意见)[6]。

1962年哈贝马斯在《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一书中,提出公众意见形成于公共领域的理论。公共领域,首先意指社会生活中的一个领域,某种接近于公众意见的东西能够在其中形成,报纸、杂志、广播和电视就是公共领域的媒介。[7]哈贝马斯还指出:“公共领域说到底就是公众舆论领域,它和公共权力机关直接相抗衡。”[7]随着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发展,公众逐渐从边缘走向中心,他们不仅自由地表达意见,而且还为捍卫自我权利,由权力的统治对象变为公共权力的建构者。

公众是社会舆论的发出者、承载者和表达者,这个第一级主体不仅使舆论每天都在督导权力,而且使公共领域遍及社会。公众不在某个组织及其机制中,而是不经组织则有一致意见的大众。尽管绝大部分成员互不相识,但意志相同;尽管他们的见解也有许多差别,但核心观点的从众者则山呼海应,矢志如归。作为独立的集合人格,公众不再有奴隶身份和对统治者的依附,随时关注自身的命运,自愿结合为整体表达对公共事务的主张,具有一呼百应的行为能力。公众的主体性发挥得越充分,社会思潮越活跃,社会就更加富有生气,舆论也就表现出整体力量。任何舆论都有两个最基本的元素——公众和他们的意见,否则就是舆论泡沫。

现在有一种“媒体舆论”的说法,即大众传媒发表的意见也是舆论。如果媒体意见没有得到公众的赞同和呼应,就会失去主体的支撑,只能是媒体意见。即使千万种媒体发出同一种声音,连篇累牍,势如燎原,公众不理不睬,甚至嗤之以鼻,这种意见也不过是舆论泡沫。“四人帮”控制全国媒体时,制造了很多这种舆论泡沫,今天,在历史之境前已昭然若揭。

公众建立了情感与意志联系,跨越互不相识的界限,发出的共同呼唤注定形成咄咄逼人的声势。在同一信念的支配下,公众有明确、共同的表意目标,因而从众汹涌鱼贯,内心的感应炽烈,热情激荡,牢牢打下社会舆论的根基。公众具有整体性、不相识性、相互感染性、参与公众事务的主动性和发表意见的踊跃性,如果他们的意见符合全民利益,就会一步步推动舆论的高涨。公众不是预先形成的,而是因共同问题的产生,又因共同问题的解决而消失,不断变换言行的向度和汇聚结构。而大众、群众则不同,只要有政府、官员存在,大众、群众就总是存在的,不会消失。公众舆论的蔓延,舆论态势的扩大,都是公众意志互动的结果,表现出整体观念的集群化和紧迫感。

二、舆论人、舆论圈与舆人

当某种意见得到较多人的赞许,社会沟通就在若干人中间进行,出现了议论圈,这标志着个人意见正在转变为公众意见。公众意见处在讨论阶段的特征是:1.以辐射的方式向四处扩散,在具体场所出现多人聚议,街谈巷议随处可见;2.意见讨论的范围不断扩大,出现了不同形式的、有组织的社会沟通,诸如论坛、沙龙、各种小型会议,直至发展到大型集会;3.多数议论圈中总有一个或几个主动发言并善于言谈的人,发挥引路和鼓动作用,他们被称为舆论人;4.公众的议论或讨论进入网络、报刊等大众媒体,很快风靡整个社会。

议论圈又称舆论圈,由少至几个、多至十几个人聚合在一起交谈,是一级舆论主体——公众的初级活动。舆论圈是自发形成的,若干人对议论的话题表现出兴趣,自愿聚合共议,成为民间舆论的主要形式。舆论圈之所以出现和不断扩大,因为在每个舆论圈中都有一个积极、主动和活跃的发言人,即舆论人。

中国古代,舆论人简称为舆人。《周礼·考工记·舆人》中说“舆人为车”,指“驾驶车辆的人”,后来与车有关的各种人都通称为舆人,如车夫、随车师卒和差役。春秋后期,舆人——爱发表意见的人越来越多,“舆者,众也”[8],先后出现了“舆人诵之”“舆人之谤”“舆人之谋”的说法。积极发表意见或向国君进言的人,有的颂扬国政、献计献策,有的散布流言蜚语,攻击时政。《国语·晋语三》中有:“惠公入,而背外内之赂,舆人诵之。”《左传》记载,子产执政郑国,“舆人诵之曰:我有子弟,子产诲之;我有田畴,子产殖(繁殖)之”。秦国宰相李斯评价这类人说:“以非当世,惑乱黔首。”“入则心非,出则巷议;夸主以为名,异取以为高;率群下以造谤。”[9]进入战国时期,传播舆论成为一种职业,出现了专职的舆论人,代表国君、贵族或豪杰,游说四方,鼓吹思想说教,被称为说客。

舆论人分布在社会底层,都是能说会道的“好事之徒”,一有风吹草动就到处“活动”。他们往往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比如一个人既是科长,又是学生时代的班长,还是社区的楼长,以特有的社会关系和威信,在不同范围把个人知道的事件和意见向熟人诉说,使意见传播的空间不断扩大。有些舆论人听命于舆论发动者的部署,充当民间宣传家,扮演“大造舆论”的能手。衡阳贿选的发起者和推动者,唆使一些舆论人对参选人大代表的企业家私下说:“×总,你不懂选举文化”;“上届当人大代表的行情是千元一票,这届要涨才能选得上”;“为了当选,县镇村上下都要打点,候选人一般要向选区内十来个行政村书记、村长各送3000,村小组长送1000,然后小组长会挨家挨户找村民签字投票,一般都能搞定。”[10]舆论人散布的这类言论,似乎在大造“贿选正常”的舆论。舆论人之所以这样有恃无恐,是因为背后有人指使,或对贿选的信念坚信不移。

战国时期各国列强都有养士之风,把能言善辩的舆论人招揽至门下。齐国的孟尝君田文、赵国的平原君赵胜、魏国的信陵君魏无忌、楚国的春申君黄歇、秦国的文信侯吕不韦都养食客达3000多人,集各学派于一室。他们认为“坐而论道”的作用不大,四处奔波,周游列国,“上说下教”才能笼络人心。有的“裂掌裹足,日夜不休”。孟子“后车数十乘,从者数百人”(《孟子·滕文公下》),到处摇唇鼓舌。《淮南子·泰族训》说:“墨子服役者百八十人,皆可使赴火蹈刃,死不还踵,化之所致也。”墨子门下的180个舆论人都有异常的感染力,个个言论感化人心,遇到危险还不惜拼命,可谓文武双全。

下一页
分享到:
(责编:张惠丹(实习)、宋心蕊)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