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信息化社会和新媒体的飞速发展,传统纸媒在报道速度及阅读便捷性上明显处于劣势。但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与新媒体相比较,纸质媒体也要看到自己的长项:在众多报道手段中,深度报道就以其能够揭露新闻本质及报道的广度与深度等特性占据着绝对优势。纸媒专业记者对新闻事件的纵深挖掘,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受众对新闻事件的深度阅读欲。因此,深度报道越来越被纸质媒体推崇,不仅成为其与新媒体竞争的主要利器,也已成为纸媒发展的大势所趋。
深度报道“是一种系统反映重大新闻事件和社会问题,深入挖掘和阐明事件的因果关系,揭示其实质和意义,追踪和探索其发展趋向的报道方式”[1]。可以看出,“深度”重在追踪和探索,贵在实质和意义。记者要出色地完成深度报道“追踪”和“探索”的任务,圆满实现深度报道揭示“实质”和“意义”的要求,就必须具备过人的专业素养,这是“随手拍新闻”的公民记者所不具备的,也是消息报道无法体现的。但一段时间以来,众多报纸被连篇累牍的会议报道和家长里短的豆腐块消息充斥,记者的专业素养几近被淡忘。面对深度报道的兴起,作为纸媒人,我们不仅要认真审视自家报社有几名记者能够写出优秀的深度报道,更应该思索纸媒专业记者究竟该从哪些方面去培养和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从而为读者奉献更多能够深刻反映社会生活的深度报道。这是时代的要求,更是纸媒面对严酷竞争提振士气、成功突围的生存之道。
一、打牢扎实的理论功底
思想的深度决定了报道的深度。要有深刻的思想,必须具备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面对错综纷繁的社会现象,新闻记者要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来指导自己的新闻实践,并在新闻实践中努力做到举一反三,准确观察社会动态,预测走势,未雨绸缪,驾驭局面。具备了扎实的理论功底,记者就能更深刻地认识自己肩负的社会责任,面对眼花缭乱的各种诱惑,做到“铁肩担道义”,写出百姓喜闻乐见的新闻作品。
从事深度报道的记者尤其需要具有较高的理论素养。深度报道之所以受到读者欢迎,往往在于其对时代精神的把握,对新闻事件本质的揭露以及对人物心灵的挖掘。其独特的视角、全新的形式、深刻的内涵,以及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深的特性,都最大限度地满足了读者对新闻事件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的了解欲望。而要做到这些,就必须具备对宏观全局的掌控力和对社会生活的洞察力。只有具备较高的理论素养,在新闻实践中才能高瞻远瞩、见微知著,准确把握事件的新闻价值,才能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写出反映全局、反映规律、反映事物发展趋势,并能打动人心,具有震撼力的深度报道作品。首届全国百佳新闻工作者何平前些年采写的通讯《在大海中永生——邓小平同志骨灰撒放记》,着力描写了邓小平同志的三起三落。报道有激情、有意境、有深度,极富哲理色彩,震撼了亿万读者的心。如果没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很难写出这样的新闻精品。从何平的成长道路,我们可以看出提高理论素养对年轻记者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反观我们现在的新闻记者队伍,普遍存在浮躁心态,轻视理论学习,或者说对理论学习浅尝辄止,满足于一知半解。反映在新闻实践中,则是作风浮漂,满足于跑会议、抄简报,或者在通讯员来稿上涂涂抹抹,写出的新闻作品自然脱离生活、流于肤浅,更谈不上震撼力。要打牢扎实的理论功底,需要记者静下心来,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要从马列主义的经典著作中学习,也要从党的文件会议精神中学习,还要从社会实践中学习。要克服浮躁心态,牢固树立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和大局意识,提高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有了深厚的理论功底,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指导新闻实践,就一定能够在深度报道中把握好主旋律,写出富有时代精神的深度报道。
二、夯实过硬的采写技能
过硬的新闻采访和写作能力是记者的基本功,也是深度报道记者应该具备的看家本领。
要深入挖掘出新闻事件背后的新闻真相,不能仅仅满足于把新闻事件如实报道出来。就采访技巧来讲,也不能局限于一般报道中的常规采访模式。在深度报道的采访过程中,记者要靠腿去跑、靠眼去看、靠耳去听、靠嘴去问。既可以正面采访,也可以侧面迂回;既可以当面交流,也可以电话采访。要勤于跑、善观察、会倾听、巧提问。旁敲侧击,刨根问底,不一而足。此外,资料的准备、座谈的组织以及隐性采访、体验式采访等多种方式都要能够灵活运用。面对采访中遇到的种种困难和阻力,记者要有纯熟的应对技巧。总之,如何能追踪到真相,挖掘出真相,实在是对记者日常采访技能的考验。
深度报道的写作,应该算是最能考验记者写作功底的了。在深度报道的评判中,有一条不成文的标准,就是看能否讲好一个故事。一篇新闻报道的深度挖掘,不仅需要有对事件本身的梳理和深挖,更要有对新闻当事人心灵的探究,故事中的“跌宕起伏”则更能彰显深度报道的独特魅力。因此,一篇立体的、故事性强的深度报道,在众多同质化、平面化的报道中绝对可以脱颖而出。长期以来,纸质媒体的新闻多以消息和通讯为主,消息大多呈现为豆腐块的就事说事,通讯则缺乏深度,靠“文笔”为生的记者写作能力却成了短板。深度报道中所体现的叙事性、逻辑性,要求记者必须在报道的故事性和行文上下足功夫。2012年4月,北京一女子在街上掉入一个塌陷的深坑,不治去世。对此,不少媒体按一般社会新闻进行了报道,而《新京报》独树一帜,以《突来的塌陷——沸腾的断点——记录坠入热力管道女子杨二敬生命最后的198个小时》,报道通过对她的亲人、邻居的深入采访,还原这个普通女子的平凡生活往事。因为那样一个惨烈的句号,这样简单的平凡愈加珍贵。这个普通人的故事,使这一社会新闻增加了厚度,也加大了对事故问责的力度。读完,让人有哀痛、有惋惜、有愤怒、有无奈,这就是深度报道的魅力所在。
三、练就敏锐的“火眼金睛”
新华社总编辑南振中对记者的发现力概括为六个方面,即“善于发现或者找到世界上迄今还没有通过大众传播媒介广泛传播的、鲜为人知的新鲜事实;善于发现或者澄清社会上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的重大事件的事实真相;善于发现或者提炼出有助于解决当前各种困难和社会矛盾的新鲜经验;善于发现和捕捉能给人以启迪的新思想,深刻地揭示改革开放大潮中人们观念上的新变化;善于发现和表现最能体现时代精神、对人们有较大激励和鼓舞作用的典型人物;善于发现能够体现事物发展规律的新苗头、新动向,准确地预测和描绘事物发展趋势”[2]。
如同寻宝者在深山荒野中找到一块发光的石头,如果能够加以深度挖掘,便能找到整座金矿。记者的发现力,就是发现新闻金矿的“火眼金睛”。在分分秒秒爆炸式增长的海量同质化信息中,记者要用“火眼金睛”来及时发现值得深挖的新闻点,或是将普通的常态新闻做出新意和深意,策划出不同的深度报道,这样的能力,就是每一位从事深度报道的记者都应该具有的专业素养之一。
“近年来,随着新闻媒体的不断增加和扩容,加之受到地域性的相对限制,新闻同质化的问题比较严重,新闻资源的共享性随之提高。在这种态势下,哪家媒体能从有限的共享资源中挖掘出更有价值的‘独享’新闻,它就会更具竞争力。这也是新闻策划的魅力所在。”[3]这里我们所说的选择和策划,与普通的记者新闻敏感有所不同。选题的重大性和新闻的挖掘角度决定了新闻的价值,决定了深度报道的影响力。记者在常规报道中发现、挖掘、策划出好的深度报道选题,并形成一定的社会影响,就需要记者用心去观察。在采访中观察到某些细节,其客观性远胜新闻当事人所说的话,而且反映在报道中更具说服力。记者要有能力分析出一个问题的多个方面,对复杂的问题或事物做出自己的独到分析,要能观察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挖掘出新闻背后的新闻。
2007年广州发生了震惊全国的少年杀母事件,对此,多数媒体报道都是局限于事件本身,而《南方人物周刊》的报道《少年杀母事件》却独树一帜,对少年杀母的原因以及新闻背后的新闻进行深度挖掘。记者历时4个月调查少年家庭的生存状态与思维模式,并通过细节呈现出底层生活中令人难以忍受的残酷、痛苦和内心的荒漠,从而对这一新闻背后的新闻做了最真实的还原,很有震撼力,堪称深度报道的佳作。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