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传媒>>传媒专题>>传媒期刊秀:《今传媒》>>2014年·第9期

手机媒体与大学生人际交往实证研究

王亚芹

2014年09月03日15:05    来源:今传媒    手机看新闻

摘 要:目前,集通讯功能和移动互联网于一体的智能手机,以其便携性、及时性、互动性强等特点与大学生群体追求时尚,崇尚创新的需求不谋而合。手机成为大学生人际交往的重要工具。大学生群体在人际交往时如何运用手机媒体,手机媒体在大学生人际交往方面产生了哪些影响,都是值得重视并进行深入研究的问题。充分发挥手机媒体的积极作用,同时针对消极影响提出对策,力求为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的人际交往献计献策是本文的最终目的。

关键词:手机媒体;大学生群体;人际交往

近些年,电子产品竞争白热化,移动设备迎来了降价风暴,尤其以智能机的表现最为显著。性价比较高的千元智能机迎合了普通消费者尤其是大学生的消费预期,智能手机在大学生群体中拥有较高的普及率。智能手机依托于移动互联网的低廉资费和新型即时通信工具软件,满足了大学生的社交需求,成了大学生人际交往的主流,并影响着他们的社会交往方式。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4年1月的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12月,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5亿,20~29岁年龄段网民的比例为31.2%,在整体网民中占比最大。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占比提升至81.0%,手机继续保持第一大上网终端的地位。大学生是所有青少年网民中的突出贡献群体[1]。

本文通过在网络和现实生活中发放调查问卷,在大学生群体中展开调查。回收有效问卷336份,并在此基础上对大学生的手机使用进行分析。

一、手机媒体对大学生群体的积极影响

手机体积较小,重量轻,便于随身携带,还具有可移动性,资费的低廉性,多媒体性等特点,这为其对大学生人际交往产生积极影响奠定了基础。

1.消除了时空维度的限制,有利于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一方面,大学生,尤其是大一新生,许多都还和自己以往的旧友、同学保持紧密联系。然而由于学习任务、时间、金钱所限,不可能经常奔波去看望在祖国各地的同学,而此时,手机的出现就满足了他们的交往需求。通话、发短信,甚至通过网络登录社交软件,即使相隔万里,也能在第一时间与好友分享信息,交流感受。时空限制的消除为大学生原有交际圈的维护提供了基础和保障。另一方面,鉴于大学生的特殊年龄阶段和心理发育特征,他们对于良好人际交往技巧的了解不够充分,因此,人际交往不可避免的容易陷入困境,交往双方陷入尴尬中。对于正处于人际交往困境的双方,以手机为媒介的间接交往在此时可谓是化解近距离人际交往困境的最佳选择。不仅符合中国人内敛的性格特征,还使得双方的自尊得到了维护,从而无形中避免了尴尬,化解了矛盾。

2.交往时效性强,提高人际交往效率。对于年轻的大学生而言,他们爱好广泛,精力充沛,追求多种多样的人生体验,多数人会选择加入自己感兴趣的组织,参加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而对于这群年轻人来说,追求人际交往的时效性可以为他们争取到更多宝贵的时间,去做自己认为有意义的事情。或许手机通话这种点对点的传播在这方面稍微逊色,但是点对多的传播方式如短信群发,手机QQ群,微信群等等的出现恰好使得人际交往的高效率得到保证,不仅使得信息的大范围快速传播变成现实,还使得信息的有效到达和回馈成为可能。

3.使交际范围扩大,交往内容多样化。手机媒体承载着人们在熟人社会之间的交往,另外一方面,它也为新的社会关系的开辟奠定了基础。QQ,微博,网络摆脱了传统的PC机而扩展延伸到手机上,满足了人们随时随地交流的需要,因而受到热捧。现如今,专门针对手机用户的社交软件如陌陌、微信等层出不穷。而随着这些软件的不断更新,功能更加齐全,用户不仅可以通过手机社交软件和好友保持联系,而且“摇一摇”“漂流瓶”等功能也支持着他们的交际范围逐渐扩大到陌生人领域。根据调查结果显示,32.14%的被调查大学生表示有网友,并与网友保持联系。

二、手机媒体对于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消极影响

任何事物都不是完美至极的,由于满足了人们的某种需要而被发明、生产、使用,这个过程中,它既给人们带来了方便,同时多多少少也会给人们带来不便,作为新生事物的手机也是如此。

1.大范围伪亲密性增强,人情淡漠现象浮现。手机介入人际交往之后,交往主体间见面的时间变少了,交心的机会也随之减少。节假日,走亲访友的少了,群发短信的多了,便捷的操作取代了繁琐的会面,也阻断了情感的交流。而移动互联网的横空出世,更是加剧了这种交际怪现象。手机QQ在线的人数增多,但多数是只挂着不聊天,对朋友视而不见,有事才发送消息。此外,手机QQ的虚拟性也催生了“网友”这一交往对象,而“跟陌生人说真话,和认识的人说假话”成为多数人的心声。在手机QQ和微信中,“点赞”实际上也是助长人情淡漠的因素之一。浏览好友的消息,不管朋友发的是好是坏,一味的点赞。有的甚至出现了“秒赞”,即状态发出的第一时间就点赞,这种单向的“点赞”行为,抹杀了正常的沟通和交流,长此以往,会造成交往的麻木,是一种伪亲密性的体现。手机加剧了大学生的交往负担,人情味锐减。

2.形成手机依赖,容易忽视现实中的人际交往。正如异化理论所指出的“把自己的素质或力量转化成跟自己对立、支配自己的东西”[2]。某一种事物或者工具为满足人的需要而被人类发明出来,并根据人们进一步的需要而进行技术的不断更新换代,然而,当人过度依赖发明出的东西,受其所控制,而使得自己本身的能力退化,此时,异化就产生了。

手机媒体同样如此,享受到了手机所带来的方便、便捷后,有的人几乎一天24小时和手机捆绑在了一起,无论是吃饭,睡觉,还是上厕所,走在路上都有手机相伴,这种现象在大学校园中更是常见。有上述行为的同学被命名为“校园低头族”,这个庞大的群体的出现也引起了媒体、校园、家长等的多方重视。

大学生的手机开关机情况,每天的手机使用时间,现实人际交往和使用手机进行人际交往的对比情况等能在一定程度上反应其对手机的依赖程度。调查问卷数据资料显示,在被问及“您的手机开关机状况”时,有75%的同学表示手机24小时开机,23.21%的同学白天开机晚上关机,没有同学选择“上课关机下课开机”。在被问及“每天使用手机的时间”时,高达42.86%的被调查者表示平均每天使用5小时以上,这个对于大学生来说,除去每天的上课、吃饭、睡觉等必要的时间,几乎其余时间都花费在手机上。在“您每天与人面对面交流的时间VS用手机交流的时间”这一问题中,“用手机交流的时间多”以46.43%的比例较“面对面交流的时间多”的33.93%多出了将近13个百分点。而在“你会选择用短信联络,或打手机解决问题,即使两人相距不远,见面容易?”这个问题中, 选择“会,经常”的人占据了一半的比例。根据上述四个问题所得到的数据统计分析可知,多数大学生已经对手机形成了依赖,被手机所控制。

3.虚拟现实结合,主体性迷失,自我认同遭遇危机。手机媒体营造的虚拟空间中,陌生人之间的交往不会暴露个人现实生活中的真实情况,双方都认为自己处于一种相对安全的交往氛围中,因此,此时的人际交往中,双方可能有意识的表现出与现实生活中不同,有时甚至是完全相反的性格或者交往方式。例如,现实生活中一个非常内向腼腆,敏感,不愿意与身边的同学做过多交流的大学生,在网络这个虚拟空间的保护下,反而表现的开朗,活泼,热情,健谈,通过这种方式来弥补自己在现实空间中的交往缺陷,容易造成主体性迷失,自我认同遭遇危机。

4.迷恋虚拟空间,人际交往能力退化。目前,大学生沉浸在手机所营造的虚拟空间中,沉迷于手机的便捷与多媒体功能,主动的人际交往减少,他们缺乏对自我的正确认识,没有耐心去倾听、理解身边的人,因此人际交往能力渐渐弱化,有的甚至出现轻微的“社交恐惧”。更严重的是对人脸表情的识别能力下降。而人脸情绪识别是一种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和发展的能力,人们对其敏感则对人脸表情识别的能力得到改善和进步,长久的忽略或不重视则导致识别不善,最终影响人际关系[3]。

三、加强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正确引导

在高校中,手机网络渗透到对大学生人际交往过程中,其中产生的积极和消极方面的影响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4]。不仅如此,大学生作为新生代,他们也是未来社会的建设者,因此,对其行为的指导需要学校、家长、社会等方方面面的关注。

1.学校、家庭、社会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人际交往观念。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际交往观念,应该让大学生意识到通过手机媒体进行人际交往只是人际交往中的一种手段,对人际交往起着补充作用。这种工具性的交往起到了积极的影响作用,但是最终不能代替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将过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手机媒体上,不仅耽误了正常的学习生活,同时还会造成大学生对于移动设备的过分信任和依赖,容易造成大学生的自我封闭,不利于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与维持。

2.社会、学校方面加大对于大学生群体的媒介素养教育。20世纪50年代,一些发达国家就已经意识到要将媒介素养教育引入青少年课堂教育的重要性。美国还针对不同年龄阶段孩子的特点制定了不同的媒介素养教育内容。比如“评估和管理个人的媒介接触行为”“能意识到媒介对人类生活的可能影响”。这给予我们一定借鉴。

首先,政府有关教育主管部门应制定相关政策,对教育目标和课程标准进行规定,组织编写教材,促进媒介素养教育在大学的开展。其次,学校也应该认真贯彻执行相关政策规定。及时配备相关媒介素养课程师资,并对其新媒体使用行为进行指导。当然,媒体也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媒体尤其是新媒体可充分调动自己所拥有的资源,大力推广宣传这方面的知识,让更多的大学生能够更深入有效地了解传媒环境,用思辨的态度对他们自己的媒介接触行为进行正确认识,思考媒介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3.大学生应加强自我监管,树立良好行为模式。对于大学生自身来说,他们应对大学生活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对自身能力有一个合理的评价,并通过各种途径加强自我教育和管理,建立合理的行为模式,提高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注重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技巧,人际交往以真诚为前提,相互理解与帮助,同样也会找到无话不谈,相互理解的好朋友。

参考文献:

[1] CNNIC.2014年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2014-01-16.

[2] 邓治凡等.汉语同韵大词典[Z].武汉:崇文书局,2010.

[3] 王薇.手机成瘾大学生的人际交往问题[D].浙江师范大学,2012.

[4] 佟西原.手机网络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3.

分享到:
(责编:张惠丹(实习)、宋心蕊)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