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电视综艺节目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与欢迎,与此同时,随着综艺节目的改版与标新立异,主持群这一名词也迅速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中,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大众对主持群这种新鲜的模式很喜欢,并且充满期待。其中,以湖南卫视的《快乐大本营》《天天向上》,台湾的《康熙来了》《大学生了没》等极具代表性,也极其成功。但是,在主持群体如日中天迅速发展的同时,也不难看出其潜在的隐患。本文结合实际案例对综艺节目主持群这一模式进行探析。
关键词:综艺节目;主持群;受众;原因
2008年《新周刊》给湖南卫视“天天兄弟”颁发最佳主持奖的时候提到一个词——主持群,于是主持群作为一种新的主持模式被业界人士所研究,短短几年的发展过程中,虽不成熟且存在一些问题,却十分受大众欢迎。面对“主持群”这种新兴的主持形式,其优势与隐患,发展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及其未来发展趋势,都是笔者所探讨的问题。对该模式的发展笔者持乐观态度,并相信该模式独特的魅力会将电视综艺节目引领到一个新的时代。
一、综艺节目主持群模式
(一)主持群概述
1.主持群的含义
在《综艺节目主持群的分工与配合》中,陈昌辉和王梅认为“所谓主持群”即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特点鲜明的主持人按照特定规律组合在一起的一种主持形式。”也有另外一种概念,即“拥有主持才能的数人(3人以上),共同聚合而成的特殊组合。”然而,在《新周刊》对湖南卫视《天天向上》的主持群颁奖词中,我们也能从另一个方面认识“主持群”这个概念。《新周刊》关于《天天向上》的颁奖词说:“《天天向上》这类既有比赛选秀性质又带脱口秀搞笑风格的综艺节目,多名主持人之间的互动、表演和配合在某种程度上会成为节目本身的一个大卖点。这是一个群体的合力,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角色扮演。”从中,我们可以大体的感受到主持群这个新兴主持群体的优势所在。
2.主持群产生的原因
主持群在近两年的综艺节目中层出不穷,各大卫视的综艺节目纷纷采用主持群的模式。其中以湖南卫视的《快乐大本营》《天天向上》最为成功,台湾地区的《康熙来了》《大学生了没》也都赢得了受众的高度认可。那么,致使主持群产生的原因到底有哪些呢?首先,是节目构成的变化。其次,便是激烈的收视竞争,使各大卫视必须采取主持群的这种新型模式来吸引受众。最后,是主持人管理制度的使然。以老带新,以强带弱,优化主持人资源配置,这一点极其重要。比如说欧弟获得最佳新人奖,也无外乎主持人汪涵在节目中的锻炼与帮助。
(二)主持群风格特点
1.主持人语言特点
大家一提到主持人,往往会想到主持人的妙语连珠,口吐莲花。虽然每个主持人都具备这方面的职业素养,但却各具特色,不一而同。我们以《快乐大本营》作为案例来分析。《快乐大本营》的主持人有何炅,谢娜,李维嘉,吴昕以及杜海涛。何炅,幽默、机智、妙语连珠、有深度有说服力。谢娜则语出惊人,简单却不失幽默元素,李维嘉,成熟、稳重、语言得体大方。吴昕可爱活泼,话语虽少但很重要。杜海涛东北味浓厚,幽默元素贯穿始终。大部分主持群体中,每个人的语言特点基本属于以上几种。
2.主持人的性格特点
这里的性格特点所指的是主持人在节目中所展现出来的而非各位主持人平时生活中的性格特点。同样以《快乐大本营》为例,何炅幽默中不失稳重,成熟中带有时尚,因此,大家总会亲切的称呼他“何老师”,而不仅仅是因为他在北京外国语学院任教。谢娜则古灵精怪,活泼大方,随着阅历的增长又逐渐的表现出一份知性与淡定。李维嘉成熟稳重,作为“元老”级的主持人,亲切、坦诚还不张扬。吴昕活泼可爱,懂得倾听。海涛幽默风趣,憨厚老实。正是这样一群性格各异的人聚集在一起才使主持群体更加的成功,同时也赢得受众的喜爱。
(三)主持群角色定位
在一个主持群体中,每一位都有各自的角色定位,所谓分工明确,各司其职。主要主持人把握着节目的节奏,其余的主持人作为辅助。但辅助的主持人的分工也是不同的。接下来将会以湖南卫视《天天向上》为例,来论述分析主持群的角色定位。湖南卫视的《天天向上》可谓是目前中国综艺节目中主持人最多的一个综艺节目。最多时七个主持人同台,《天天向上》的主持群体命名为“天天兄弟”。包括:汪涵、欧弟、田源、钱枫、小五、俞灏明、矢野浩二。其中,汪涵占主导位置,把握整个节目的整体节奏,控制流程,当节目出现拖沓或嘉宾出现状况等情况时,他会及时用巧妙的语言进行过渡,以保证节目流程与节目质量。田源与欧弟担任着副主持的任务,田源亲民的主持风格赢得受众的喜爱与认可;欧弟则多以模仿著称,增强节目效果,能够是嘉宾更好的融入到节目中来;钱枫则是大家开玩笑的对象,担当的主要就是自嘲与“被嘲”的角色,每一个主持群体中都需要有这样一个人,使节目更加娱乐化。小五与浩二作为国际友人,小五来自韩国,浩二来自日本,使节目的受众群更加广泛,对于吸引不同年龄层次以及国籍的大众十分有效。
(四)主持群与受众
随着电视行业的发展,竞争也日趋激烈。收视率对于每一个卫视来说都非常重要,因此满足受众的需要,争取受众成为各大卫视的一大课题与难点。由于学历背景,教育程度、工作阅历、生活区域、民俗习惯、性别、年龄等的不同,受众的需求不尽相同。因此,满足一部分受众也许简单,但是满足不同的受众群体就显得十分困难。基于此,主持群这种模式就能更好的满足不同受众群体的需要。“天天兄弟”中,汪涵的涵养可以吸引年龄稍长的受众,欧弟来自台湾,并且模仿能力超强,大部分受众都不会拒绝欧弟的魅力。田源本就是科班出身,加之平和的主持态度,有一定稳定的受众群。钱枫帅气儒雅,在一定程度上吸引了相当多的女性受众。小五有自己的组合,并且来自韩国,浩二来自日本,并且出演过很多作品,有一定的影迷。这样,又有一定的国外受众以及年轻的观众。这样,每一个主持人都能吸引一定的受众,每个人代表一种,因此,对吸引受众起到一定的推进作用。
二、综艺节目主持群发展趋势分析
(一)主持群模式现状
1.主持群的优势
现在媒介的竞争无疑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的集中是媒介竞争的法宝,不同类型人才的聚集更使节目拥有更大的胜算。主持群打破了传统的主持风格,目前来看都是优化组合,起到了恰到好处的主持效果。以“快乐家族”为例,在节目中五个人个性化的展示带有一定的戏剧效果,具有一定的视觉冲击力。加之配合的默契程度,使受众觉得这是缺一不可的一个主持群体,他们五个人站在那里就会给大家带来快乐,他们就是快乐的代名词,这种效果不是一个或两个主持人站在那里能够做到的。这是主持群独特的魅力,特有的优势。此外,这种模式能够更好的与受众互动,这种良好的高度互动是在以往的综艺节目中不曾有过的,因此,主持群在这方面特别突出。此外,主持群每期的开场秀也是其优势所在。
2.主持群存在的隐患
虽然选择主持群这种模式有一定的积极性与必要性,但在这种模式取得极大的成功的背后,却也隐藏着一定的问题。首先是主持人的选择以及搭配问题。虽然我们说,主持群需要不同性格特点的人组合在一起,但并不是任意的几个人组合在一起都可以的,需要优化组合。其次就是角色定位的问题,一般的主持群都会采用一人为主其余为辅的模式,这在上文中也提及过。这样就会造成一种新人融入慢,说话少,边缘化的一种趋势。最后就是主持群过度的参与节目有些喧宾夺主的意思。比如说《天天向上》中欧弟的模仿有的时候比嘉宾的表演还要精彩;不仅如此,有时候“天天兄弟”在台上相互调侃,嘉宾甚至无话可插,这样也会影响节目质量。
(二)主持群未来展望
主持群作为一种新兴的主持模式,2008年才在真正意义上被作为一种现象来研究,它的存在使综艺节目又上升了一个新的台阶,尤其是内地的综艺节目,使节目更具新意,在不缺失娱乐性的同时又对受众起到了良好的导向作用。它的存在带有时代的进步性,也就是说这是一种流行趋势。并且,主持群作为广播电视领域的新现象,其特点决定了它会给综艺节目带来一定的积极效应。这种前所未有的模式给受众带来了新鲜感,从媒介本身的传播效果来讲,这也是较好的一种方式,为我国综艺节目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综上,笔者对主持群模式的发展趋势持乐观态度,认为其定会有很好的发展并逐步走向成熟。
三、结 语
主持群作为一种年轻的主持形式,如想一直势头较好的发展下去,笔者认为,要注意一下几点:首先,成员搭配合理化,切勿为追求节目效益而随便组合。其次,凸显个性不等同于哗众取宠。主持群个性的凸显以及吸引受众的不要过多的流于外在,而是要注重内涵,主持人自身关于这一点也要注意。再次,主持人之间要团结,切记面和心不合。资深策划人薛宝海曾说:“团结的主持群才能打胜仗”。笔者十分认同这一点。保持团结,是一个主持群体可以发展的根基。最后,切记同质化,节目与主持方式都要创新。雷同节目加之形式相同的主持群体,势必不会受到大众的青睐。也会使主持群模式大打折扣。例如以山西卫视为代表的《庄园乐翻天》这类大型游戏类节目。主持模式节目形式各大卫视几近相同,也就失去了创新的意义。
综上,任何一个新的模式产生都要进过时间的检验。问题都会在今后的实践中过程中慢慢解决、改善,瑕不掩瑜,主持群模式定将会以其独特的魅力和优势,逐步走向成熟,为节目的改革创新带来活力。
参考文献:
[1] 刘洋,林海.综艺娱乐节目主持概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
[2]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3] 梅文慧,何春耕.综艺大本营《快乐大本营》娱乐模式[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
[4] 朱晓兰.节目主持新现象研究[J].新闻界,2009(3).
[5] (英)罗杰·迪金森著.单波译.受众研究读本[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
[6] 吴郁.当代广播电视播音主持[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7] 陆锡初.节目主持人概论[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
[8] 季兴帅.浅析综艺娱乐节目中的主持群模式[J].新闻知识,2009(8).
[9] 范开云.娱乐节目主持群现象研究[J].青年记者,200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