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传媒>>人民日报新闻研究网>>前沿声音>>编采探索

做有料的评论

任大刚

2014年12月12日15:19        手机看新闻

前些年,国内都市报相继推出了“评论”版。这股风潮后来逐渐扩展到杂志、电视、广播,门户网站也相应设立了评论频道。据笔者估计,鼎盛时期,专职从事新闻评论写作和编辑的评论圈,全国大概有数百人之多,一时蔚为大观。

但在微博兴起的当口,新闻评论出现了衰败迹象,主要表现为以下两点:

一是选题高度雷同。稍有从业经验的人都不难估计哪些题材的新闻会在当日的评论圈引起多大程度的关注。

二是观点高度雷同。由于普遍缺乏个案研究能力,更缺乏分析工具,很多评论只需换个新闻由头,就可以在不同时间、不同媒体上刊登。结果是不同的新闻事件,最后都得出相似的看法。

微博兴起之后,这两大败象使评论迅速沦为新闻产品中的“鸡肋”。

不客气地说,传统媒体上的很多千字评论,除了新闻由头,实质内容大概几百甚至几十字就可以把问题阐释清楚。有了微博,受众何必再花时间去看“注水”的文章。传统媒体评论的衰败,并不是受众不再需要评论,相反,很多受众在跟帖跟评中都声称“我是来看评论的”,可见其需求很大,问题的关键是传统媒体提供了什么样的评论。

不可否认,“抖机灵”式的评论仍然为公众所喜闻乐见,但它已经变身为“微博体”。在新媒体时代,甚至出现了一种可称为“智慧接力”的评论,即由某一个人提出某种看法,其他人接着加工概括,反复进行若干轮,最后被概括得相当精炼传神,达到“一语胜千言”的效果。

不过这种评论往往只能带来浅层次的阅读愉悦感,新闻评论要真正起到引领舆论和凝聚共识的作用,还需要在论据上下工夫,这就要提供比新闻本身更有说服力的材料。一种简便的方式是约请采访相关新闻的记者撰写评论,作为最了解实情的记者,其评论有更为扎实的论据基础。记者转型做评论,也是职业转型的通常做法。

相关领域善于公众表达的专家学者也应该有更多的发言机会。专业化的时代必须提供专业的意见,专家的视野和所掌握的、暂时不为公众所熟知的事实和数据,是深刻理解某一领域新闻事件的利器。此外,一个“准外行”如果通过阅读该领域的专业文献,能比较精确地理解一个事件的实质,也可以做出恰当评论。

面对这样专业化的要求,有人会反问:“难道不懂得冰箱制造技术就不能评价冰箱?”满足于“制冷效果好不好”之类情绪表达体感表达,这无可厚非。但要引领舆论,就不得不分析“为何好”或“为何不好”,这就需要专业意见了。而形成专业意见的前提是,所提供的数据和事例,也就是“料”,必须经得起反复推敲和检验,而非道听途说甚至捏造。从一定意义上说,论据本身比论点更有价值,更具说服力。这种有料的评论,才真正可以引领舆论。

(作者系澎湃新闻社论委员会评论主编)

来源:《青年记者》

分享到:
(责编:程惠芬、戴莉莉)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