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傳媒專題>>傳媒期刊秀:《今傳媒》>>2014年·第3期

從“儀式觀”看真人秀電視節目與名人文化【4】

李  黎

2014年03月04日17:14    來源:今傳媒    手機看新聞

四、傳播“儀式觀”

下文將從“儀式觀”的角度出發分析電視真人秀節目與名人文化之間的關系。

大量與媒體相關的事件都能夠從“儀式觀”的角度進行理解,電視真人秀節目中的普通人轉變成名人的現象也能夠從這個角度去理解。第一個需要介紹的概念便是“儀式”。根據尼克.寇德瑞所說,“儀式”有三重含義。“儀式”首先能被理解為一種沒有涵義的“習慣性行為”﹔或者是傳達一定意義的“正式化行為”﹔再或者是一種具有深刻涵義的行為。“儀式”這個術語最早出現在19世紀,用來定義“一個普遍的人類經驗范疇”[11]。經過一段時間的發展,這個概念逐漸被用來分析社會以及社會現象。儀式的研究更普遍的是與宗教聯系在一起。埃米爾?涂爾干(Durkheim, E.)認為人類社會是由團結及集體意識凝聚而成,而“儀式”的功能便是通過產生社會凝聚力並讓個體產生集體存在感而將社會融合起來。維特?特納(Turner, V.)對“儀式”有著不同的見解,他認為我們的社會是在社會矛盾沖突的基礎上結合在一起,而並不是團結協作。“儀式”的主要功能是用來“調解矛盾”因為我們的社會建立在矛盾的基礎上。

(一)神聖與世俗(Sacred & Profane)

涂爾干(Durkheim, E.)在《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中指出宗教是由信仰及儀式所組成的。信仰是人們腦海裡所銘記的並通過自己的行為表現出來,而儀式就是指人們的行為模式[1]。涂爾干提出的更加有趣的並廣為所知的觀點是其對聖神與世俗的分類。他指出,按照宗教的觀點,世界能夠被劃分為兩個部分:一個部分包含所有神聖的東西,另一個部分則包括所有世俗的東西。神聖的東西與世俗的東西相較擁有更崇高的地位及權利[1]。換而言之,神聖的東西比世俗的東西在生物的等級結構上有著更高的排名。神聖與世俗的劃分也確立了社會生活中的等級符號。他還進一步指出雖然神聖與世俗之間有著明顯的界限,但是並不意味著屬於一個領域內的物體不能跨越兩者之間的邊界進入另一個領域。

基於涂爾干的觀點,媒體可被視為將大眾置身於特殊環境並產生團結意識及促進社會融合的“儀式區域”。在媒體飽和的當代世界,無論是置身於媒體當中還是置身其外,人們都會有歸屬於整個社會的意識感[12]。在《中國好聲音》與《我是歌手》這兩個真人秀節目中,所有的參賽者,演播室內及演播室外的觀眾都因這場特殊的“儀式過程”——聽音樂,分享音樂,對參賽者進行排名——聚集在一起。除此之外,可以發現在所有的流行音樂類真人秀節目的“儀式過程”中始終有排名這個程序。同時,真人秀電視節目似乎在排名的過程中強化了個體的集體歸屬感。

上一頁下一頁
分享到: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